取消總理記者會,鬧劇變啞劇
吳國光
【人民報消息】「今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如無特殊情況,本屆全國人大後幾年也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今年的中共人大、政協「兩會」開幕前夕,新上任的全國人大會議發言人如是說。簡簡單單一句話,引起國內外輿論嘩然。這位新聞發言人也算弄了個大新聞,新聞就是中國總理不再和新聞記者談新聞。
近年來中國政壇可稱「瓜壇「,而且還是喜獲豐收的瓜壇,三天兩頭弄個大新聞不算個啥子,不料這點兒小事還是很受人們關注。既然關注,就有說法;種種說法,各有奧妙。我對此也有個說法,下面不妨徐徐道來。
「皇帝新衣」的後現代版?
坊間對於中國取消總理記者會的一種說法是,李強去年記者會上表現還不錯,至少口才比他的「偉大領袖」習近平強一些,所以今年和今後那是不能讓他出來襯托習近平的無能了。哈哈,這顯然是故意黑習的說法,算是吃瓜的一點唾沫星子橫飛吧。你看人家習近平在中國新聞聯播裡的形象和作派,哪裡能說口才不好?每到一地,兩腿一岔,指手劃腳,指天畫地,指點江山,指明方向,不妨稱為「四指領袖」,在任十一年已經出版講話稿子幾十大本,那明明是口若懸河啊!
這不,有人說,其實是李強怕搶了老大的戲,這才出此下策、回歸深閨的。當然,也有人說是李強惜命。為啥?你沒看見嗎,前任總理李克強在任時,有過十次記者會,每次大約總歸要講一句真話的,包括「中國有六億人口每人每月收入不超過一千元人民幣」這句讓國人深深感動的話。結果呢,禍從口出吧?
還有深一層的說法,說是中國經濟狀況太差,總理面對媒體沒辦法解釋,於是乾脆取消記者會。如此說來,是不是當今中國領導階層已經預見了今後數年中國經濟都不可能好轉呢?發言人還說什麼「如無特殊情況」雲雲。依照這種說法,似乎當局也留下了經濟向好的可能,只不過把那列為未來的「特殊情況」了?
於是,也有人為此慨嘆:本來是政府最高官員向大眾解釋經濟局勢的一個好機會嘛,這麼放棄真是不明智。這話說的,好像總理記者會本來真的面對民眾解釋了什麼似的。其實,黨代會也好,人代會也好,會上的報告也好,會後的記者會也好,還有目前暫時還保留著的什麼「部長通道」也好,不管報告如何連篇累牘又臭又長,也不管記者會怎樣舉手提問裝模作樣,其實都不過是「皇帝的新衣」,穿的人自以為冠冕堂皇,看的人也好像與有榮焉,但在天真誠實的小孩子的眼裡不過是光屁股過街而已。現在的皇帝據說是個讀書種子,顯然知道皇帝新衣的故事,誰能說他不是福至心靈,至少不要他的丞相這樣招搖過市了呢?
真是與時俱進,整個一後現代。後現代,那就是你弄不明白真面目與裝樣子,那就是你明明知道真實的東西但還是喜歡它裝樣子,那就是你看到了皇帝的光屁股但也願意相信他那種新衣在身的自信表現。究竟是後現代還是前現代?咱也不明白。
回歸黑暗,回歸沉默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記者會都是裝樣子。白宮記者會也不是沒有貓膩,但這個樣子必須裝,要裝好。政客拿出一副笑臉去親別人家的小孩,儘管不乏虛偽,但遠比命令坦克開上大街去殺青年學生好上不止十萬倍。這也許是人們熱議中國取消總理記者會的原因之一:即使只是個擺設,至少說明人家還知道這東西是個體面;多少要點兒體面的人,或許不至於太無恥?
何況,這東西在中國來得並不容易。1987年秋天,中共十三大閉幕時,總書記趙紫陽開了黨代會後舉行記者招待會的歷史先河。當時趙並沒有站在主席台上,而是帶著新當選的幾位政治局常委在亂哄哄的記者群裡擠來擠去,頗為隨興地接受並回答他們/她們的問題。一個日本記者問:你這套西裝蠻漂亮,是中國做的嗎?趙回答:我的衣服都是在中國做的;請你寫這個,幫助我們中國服裝多多銷往日本。這樣的問答真沒什麼,因為日常生活太常見了。或許好就好在至少沒有事先安排的官腔官調。第二年開完人大,總理千不甘萬不願,卻只能照葫蘆畫瓢也開記者會。這符合那時當局推動「政治透明度」的方針。趙在十三大報告中強調:「重大情況讓人民知道,重大問題經人民討論」──雖然後來沒有做到,但有這種意願比拒絕人民的知情權好!
是的,中共體制的一大特色就是大事小事都不讓人民知道,權力更是黑箱作業,一切都在暗中操作。回到開頭所說中國政壇變瓜壇、三天兩頭新聞不斷這個話題。其實,那些新聞,比如秦剛出事,比如火箭軍領導層大清洗,比如夏天河北大水,比如近來貴州到處山火,我見聞有限,有哪家像模像樣的中國媒體當真報道、分析、調查、挖掘過?在中國,吃瓜也是對著一片黑漆漆的螢幕吃瓜,新聞也都是關起門不讓民眾知道的新聞。現在,當局倒也實事求是,就拿不給你新聞當新聞。
我在本欄上篇文章裡談過「解放思想」的悲劇與鬧劇,沒想到一週後就被打臉:人家鬧劇也不給你看了!木偶劇,影子戲,踩高蹺,唱雙簧,這些中共向來拿手的把戲,如今都不給你演了,就給你看一場啞巴劇!也好也好,或許應了魯迅老先生那句話:「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轉自美國之音)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3/6/8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