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诚认为,中共政协主席王沪宁领导一个“内统团队”,企图从内部搞垮台湾。 (Photo by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金欣综合报导)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中国问题与国际战略学家宋国诚发表文章指出,“和统”或“武统”都对中共不利,中共已经开始对台湾进行“内统”,达到“以台湾自己反对台湾,从台湾内部统一台湾”的政治目的。 宋国诚于3月18日发表在上报的文章《中共新对台政策──内统》中指出,从中共的战略角度来看,“和统”进度缓慢、成效低微,对于穷兵黩武又急功近利的习近平来说,耐性有限且不堪等待。而“武统”,成本太大、代价过高,加上中共国内财政枯竭、经济恶化,若发动“渡海夺岛”战争必将遭受台湾国军的顽强抵抗,也将遭受国际多国联军的干涉与反击,“伤人八百,自损一千”,是一项“边际效益最小化”的糟糕选择。 他认为,中共已经开始采取“(中共)委托(台湾)代理”的形式,借用“台湾吴三桂”与“在地协共者”,以台湾自己反对台湾,从台湾内部统一台湾!由于国会“三党不过半”的态势,使得“蓝白+无”的策略联合,形成亲共的“红色结构”已经成为中共并吞台湾的“内部杠杆”。 他说,这条“内部杠杆”就是“中共-立法院”的日常连线,以政协主席王沪宁为首脑,底下包括统战部、国台办与涉台智库为幕僚团队的任务性组织,宋国诚称之为“内统团队”。其次,这个组织以幕后操盘的方式,串联并指导台湾内部的“亲共集团”(“台湾吴三桂”)或“在地协共者”和红色媒体,在台湾内部建立“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简单说,就是建立“中国共产党台湾支部”。这条“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的其初期目标,就是让台湾自乱阵脚、相互争斗,制造党派壁垒与政治乱象,以台湾自己裂解台湾,削弱并瓦解台湾社会的集体共识与凝聚力量。这条爱国统一战线分为上中下三个领域,分别是“国会造乱”、“中产洗脑”、“基层贿赂”。
示意图:中共企图让台湾立法院变成“红色国会”。(陈柏州/大纪元)
他分析说,首先,以藏在国会的亲共立委形成“里应外合”的常态性结构,把台湾立法院改造成“红色国会”。利用民进党“立院不过半”的趋势,提出诸多“利共乱台”的争议性法案。例如“总统选举二轮投票制”、“缩短中配入籍年限”、“在中国设立‘在籍投票所’”等等主张或草案,为中共打通“输台和乱台”的任督二脉,为中共掌控台湾国会开辟秘密门道。 第二,台湾内部的亲共媒体与名嘴,进行“强中弱台”、“扬共贬台”的舆论制造和带领风向。例如每当中共有新的武器出炉,便利用“退将”大肆宣扬其武威与战力,每当台湾执政党出现施政缺失,便利用“前立委”开足火力进行体无完肤的攻击(从过去的疫苗、毒鸡蛋到现在的“苏丹红”食安事件)。这些“红色名嘴”为中共卖力宣传、唱衰台湾。 此外,由退将、名嘴、红媒所组成的“乱台义勇军”,对台湾安全与利益危害最深、破坏最大。例如在大陆“快艇”金门翻船覆事件上,他们迫不急待上演了一场“帮助中共谴责台湾”、“帮助中共霸凌台湾”的“无间道戏码”,上演了一场颠倒是非、倒果为因的“强盗抓官兵”,为中共侵略台湾主权鸣锣开道! 第三个领域是,全面渗透台湾的基层组织。以免费旅游、机酒招待、全程陪伴、礼物满满等等贿赂手段,从台湾的村里长、宫庙人士、社会团体,包括农会、渔会、水利会、商会、学生会、同乡会等等,对台湾基层组织进行“撒网捕鱼”的渗透。一方面借机拔除民进党的地方桩脚,一方面培植民间亲共力量(例如“韩粉”与“小草”)。 宋国诚还说,王沪宁在“政协”报告中提出的四套战略:产业合作、共同市场、基层治理、融合发展,正是“内统”第三领域的范本与手法。产业合作既可避开“改变台海现状”的指控,共同市场则是对台湾经济的蚕食鲸吞,基层治理则是对台湾地方组织的利诱与掌控,融合发展则是一张蜘蛛网,以黏网当糖衣,以毒液当蜜汁,目的就是麻醉台湾、吃掉台湾。 宋国诚认为,中共的对台政策已经转向从台湾内部实现统一的“内统”策略。中共的“内统团队”对台湾进行长臂赤化、内部裂解、国会造反,以不费一兵一卒的方式,渐进侵蚀、慢吞台湾。只有认清并透视中共的“内统”策略,才能穿透中共并吞台湾的暗黑手法,才能洞察台湾内部“第五纵队”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