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多元化供應鏈戴琪指「仍是過渡期」 分析:對中共打擊大
2024年2月14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任內對大量中國產品加徵懲罰性關稅,拜登2021年上台後未有取消,且積極與盟友推動「去風險」(de-risking),加快供應鏈多元化腳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周一(12日)表示,全球化新願景包含加強民主,近年提倡的供應鏈韌性有助防範經濟脅迫。有學者分析認為,供應鏈韌性對中共打擊比高關稅政策大,半導體斷鏈更可能讓中共在高科技領域無法再追趕西方國家。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戴琪在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的活動上,與曾在奧巴馬政府出任貿易代表的傳洛曼(Michael Froman)討論華府的貿易政策。戴琪說,美國存在部分財貨(商品)過度依賴外國的問題,特別容易受特定國家影響,例如中共國,會引發焦慮;目前仍是過渡期,供應鏈韌性、分散貿易風險不盡理想,部分產品可能漲價,但長遠而言,現在的改變有助因應日後通脹風險。
根據美國商務部剛公布的數字,美國與中共國的貿易逆差較2022年下降了近20%,而墨西哥更超越中共國,成為美國最大進口國,為21年來首次,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的關稅是原因之一。
戴琪說:「貿易權衡並非零和,今天做出改變,才不會一再面對相同風險。」她表示,拜登政府貿易政策以勞工為核心,希望創造並保護國內就業機會,而中產階層更是美國民主、經濟活力的棟梁,重點是和貿易夥伴一同打造更強的勞動力,合力加強民主,這是美國對全球化的新願景。
批評中共掌控資訊「有入無出」
談及數碼經濟,戴琪直言中共監管的方式是「控制」,政府有權掌控數據流向何處,資訊流進中共國卻沒有流出來,最終不是落入政府手中,就是政府能任意取用,但這並不符合美國價值觀,也不是美國與其他眾多貿易夥伴想要的體制。
多間中港台傳媒將戴琪的講話,解讀為回應特朗普早前提出,如果當選將考慮對中國大陸製商品課徵60%或更高的關稅。
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向本台表示,就戴琪講話中提到「不應僅為了關稅而徵收關稅」以及「供應鏈韌性」來講,特朗普執政時提高關稅政策對中共的殺傷力不大。
朱岳中說:「進口關稅是由本國國民來承擔而不是出口商,簡單的說就是,中國廠商出口到美國去,然後美國政府對這些商品課關稅。問題是這個關稅是要美國的進口商去負擔的,而不是中國的廠商需要負擔的。所以之前也有統計的數據,當年特朗普的政策百分之80幾的稅,其實是美國民眾來承擔的。」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李正修指出,美國目前仍依賴中國的低價民生用品,高關稅對北京影響不大。
李正修說:「他比較擔心的是科技業方面的斷鏈,尤其是被美國為主的半導體供應鏈如果被阻斷的話,對於中國大陸未來快速發展,跟他想要追上美國的科技技術就有相當大的打擊。」
李正修又表示,如果一旦跟西方國家被拉開差距的話,中共要追趕不管是投入龐大的資金或人力也好,都不見得能達到他們預期的目標。
歐盟對俄新制裁涉4中港公司
另外,《彭博社》報道,歐盟建議對包括由中國及香港等地,超過20間涉及支援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公司實施貿易限制,當中3間來自中國,其餘來自香港、印度、泰國及土耳其等地,大部公司被指進口被禁輸往俄羅斯的電子設備及科技,然後出口到俄羅斯以支援俄軍。
報道指,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透過中亞和中國公司進口的軍民兩用商品激增,其中包括西方公司生產的電子產品和部件,例如微晶片和無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