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日本可能尋求和美國建立核子磋商機制 以應對核戰緊急狀態
2024年10月5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本週開始主政的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有可能倡導在日美之間建立一個與美韓「核磋商小組」(NCG)類似的機制,以便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核戰緊急狀態作出規劃。
「如果核威脅持續上升,美韓的辦法也許是美國和日本未來可以做的事情,」美國笹川和平基金會(Sasakawa Peace Foundation USA)美日NEXT聯盟倡議高級主任詹姆斯.肖夫(James Schoff)指出。
「這與核分享或日本自己製造核武無關–因為在目前這兩項既政治上不可能也無必要–而是聯盟採取更為務實的措施在必要的情況下為美國的核報復做準備,」肖夫說。
他指出,創建這樣一個機構將向任何潛在的對手展現決心、可信度和戰備狀態,從而可以在一開始便對核武器的使用進行威懾。
核對話機制
新設的機構可以與韓國和美國在2023年4月發表的華盛頓宣言中宣佈成立的核磋商小組相似。華盛頓-首爾這一核磋商小組的目的就是為朝鮮可能導致的潛在核緊急狀態做規劃。
分析人士認為,建立美日核磋商小組除了應對朝鮮之外,還將聚焦中國和俄羅斯所構成的核威脅。
日美七月舉行安全磋商委員會會議後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對中國「核武庫迅速的擴充」表達了共同的關切,並同意通過雙方目前的延伸威懾對話來加強威懾。
「石破茂很可能繼續奉行岸田文雄的對華戰略,而且很可能在實際上變得更為大膽,」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印太安全倡議非常駐高級研究員兼東京國際大學副教授山口亮(Ryo Hinata-Yamaguchi)指出。
反制中共
石破茂並不特別反華,但是作為一位前防衛大臣,分析人士認為他通常會從安全的角度看待對外關係,因此預計他對中國的軍事強勢行為會持強硬立場。
「石破茂首相曾公開談論中國對日本構成的嚴重安全挑戰,」哈德遜研究所日本問題主任肯尼斯.溫斯坦(Kenneth Weinstein)指出。
「這些挑戰催生了他構建亞洲版北約和進行核分享的願望,不過這兩項都不大會成為政策,」溫斯坦說。「相反,我們很可能會看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態度變化,首相府對中國挑釁的反應會比更加建制派的岸田政府的反應更為強硬。」
石破茂在當選為自民黨總裁之前,曾在九月份為華盛頓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撰寫過一篇文章,希望建立一個將考慮分享美國核武或在亞洲部署核武的亞洲版北約。
他指出,如果中共和朝鮮在地區的核威脅升級,「美國在地區的延伸威懾將失去作用」。
延伸威懾是指美方作出的一個承諾,即美國將使用包括核武在內的所有軍事資產保衛亞洲地區。這一承諾旨在嚇阻潛在的對手挑起衝突。
但是近年來,美國的盟友對其延伸威懾的承諾越來越有疑慮,一度導致韓國放話要自己研發核武。
韓國總統尹錫悅2023年1月曾表示,韓國可能不得不考慮研發自己的核武或要求美國在韓國部署核武器。
不過在美韓核磋商小組2023年4月成立以後,尹錫悅又收回了他之前的表述,強調韓國將與美國聚焦提升威懾,以應對朝鮮的核威脅。
亞洲版北約
斯坦福大學專攻日本外交政策的國際政策講師丹尼爾.斯奈德(Daniel Sneider)認為,石破茂呼籲建立一個亞洲版北約那樣的集體安全機制以及分享和部署核武的選項主要源自於「完全」依賴與美國安全聯盟所產生的不確定性。
斯奈德認為,石破茂認為「有必要保護臺灣免遭中國人的強制統一」,因為北京將這個自治的島嶼視為其領土的一部分。由於外界對美國11月總統大選後的外交政策有關切,他還希望日本「為一切可能性做好準備,包括美國從全球領導地位退卻」。
在日本自民黨本月舉行總裁選舉之前,石破茂八月份曾經訪問臺灣,並且告訴臺灣總統賴清德有必要提升威懾來抵禦中共在臺灣海峽的侵略行動。
美國笹川和平基金會的肖夫認為,石破茂可能知道亞洲版北約行不通,但「他要向中共和俄羅斯傳遞一個信號,即富有侵略性地使用軍力騷擾其他國家以及侵入這些國家的海空域已經引起注意;如果它們繼續這麼做,那麼就會推動亞洲國家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進行集體防禦」。
日本指責中共一架間諜飛機八月份有史以來首次入侵日本領空。
東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GRIPS)教授馬修.布魯默(Matthew Brummer)表示,日本將不會呼籲組建亞洲版北約,而是很可能增加與北約國家的合作,強化安全安排,特別是在聯合進行科技研發和分享方面。△(轉自美國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