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中国的银行业正陷入危机(图)
 
程晓农
中国银行。 (Photo by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人民报消息】银行是绝大多数中国家庭存放财产的最后“安全港”。2019年之前,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已经造成了银行业普遍的压力;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的中国经济衰退,再度重压银行系统,现在中国的银行业已经陷入了危险境地。由于很少有人了解银行系统的运营状况,本文为读者们剖析一下,中国的银行业危机因何而来。简言之,这场即将到来的银行业危机,是各级政府共同造成的;而金融危机则预示著中国不久的将来会“暴雨欲来风满楼”。 一、银行界起风潮:裁员降薪、高管求辞 最近中国的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上半年财务报告,有媒体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那就是,银行出大问题了。《中国基金报》9月3日率先报导,《北京商报》9月4日也跟进报导说,中国所有银行总共255万员工中,有42家上市银行的员工数量半年内减少4万人,其中国有的六大银行减员超2万人,其他中型银行裁员2万人;同时,银行业今年上半年薪酬比去年上半年平均下降5,321元,平均每个月降薪887元。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三点。第一,银行当中的上市银行,都是规模大、服务范围广的金融行业佼佼者。当这些佼佼者开始裁员降薪时,规模小的地方银行的情形可能就更糟了。 第二,银行往往是上半年发上一年的年终奖,银行员工今年上半年的薪酬包括了年终奖。而结果是,正常薪资加上年终奖,银行员工今年人均比去年同期少了五千多元,这显然是银行经营艰难的征兆。 第三,这条消息中提到的国有的六大银行,都是中国金融界的巨无霸,业务覆盖全国,其中的“领头羊”中国工商银行乃资产规模排名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型银行。这六大国有银行的放贷规模占中国银行业的六七成,它们尚且要裁员2万人,说明这些巨无霸银行同样与中小型银行一样,经营不佳。 代表著中国金融业危机征兆的另一个信号是,最近一个月内,有超过1,100位上市公司的高管已经辞职,其中不乏董事长、副董事长或总经理级别的高管,其中一半是金融业高管,有的银行居然多位高管同时提出辞职。中国的银行都是政府设立的,分别由各级政府控股,董事长、副董事长和总经理都由他们的上级政府任命。银行高管想辞职,必须向主管的政府部门递交辞呈,已经得到批准的其实只占一小部分,而多数想辞职的银行高管却未能获准。因为中共高层考虑到,大量银行业高管辞职,会引起社会恐慌,加速金融危机的到来。 现在银行业大量高管害怕继续留任会面临银行倒闭,他们可能因此而被追责坐牢,所以纷纷想在自己的银行破产前开溜。那存款客户怎么办?他们是不是把自己的存款转移到“巨无霸”银行去,相信那些银行“大到不会倒”,如此便能保住自己金融资产的安全呢?银行一向被视为“金饭碗”,如今高管纷纷求辞,员工降薪被裁,说明中国的银行业确实出现了危险的警号。 二、银行是如何生存的? 最近两年来,由于中国的经济持续衰退,很多中小企业倒闭,业主把经营资金从日常运营中抽了出来,大笔存入了银行。银行收存了大量存款之后,是不是就安然无忧了呢?其实,银行并非这些存款的主人,它们只是受存款人的委托,来运营这些资金。所以,对银行来说,存户的存款其实是银行的负债,是银行欠存户的。而且,银行收取了存户的存款,就得付存款利息,对银行来说,存款利息其实是银行的成本开支,存款越多,成本越大。 银行经营的收益,来自发放贷款所获得的贷款利息。每家银行都必须尽量为存户的钱找到可靠的贷款客户,按期收取贷款利息,这样才能支付存款客户的存款利息。银行的日常运营还需要开支人事和办公成本,当银行的利息收入扣除了银行的利息支出之后,剩余的差额才能让银行有钱来维持日常的人事和办公开支。 这个差额就是金融界通常所说的净息差(net interest margin),其计算公式是:(银行的全部利息收入-银行的全部利息支出)/全部的生息资产。如果一家银行的净息差数额超过银行的人事和办公成本,银行就有盈利;反之,如果净息差数额小于银行的人事和办公成本,银行就属于亏损状态。今年上半年中国的银行界普遍降薪,就是因为大小银行全面亏损,才不得不降薪裁员。 经济繁荣时,市面上资金短缺,银行的贷款利率会比较高,这时银行的净息差会相对高一些;然而,经济萧条时,绝大部分的贷款企业经营状况恶化,难以承受贷款的高利息,中央银行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就会不断降息,帮助企业降低利息成本。这样的金融政策正好打痛银行,银行的利息收入会因为央行降息而不断缩减。 按照国际银行业的通常规律,银行系统维持生存所需要的净息差警戒线是1.8%,只要净息差低于警戒线,银行就会开始亏损。以中国的国有银行为例,2022年1季度净息差首次跌破2%之后,一路直线下落;到2023年第4季度,国有银行的净息差已跌破1.5%,进入了危险区间。今年上半年中国工商银行的净息差只剩1.43%了,下半年的数字还未出来,但肯定会更低。 银行入不敷出,亏损严重,就会吞噬居民存款来求活。为什么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型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状况也如此狼狈?因为,它还有另一个难以启齿的造成制度性亏损的原因,那就是,它是国有银行,其资金要服从中央政府的支配,而中央政府长期用中国工商银行的居民存款,去补贴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集团,让中国工商银行坏账高企,不堪赔累。 三、中国的银行皆官办 中国的银行业有两个特点,一是超大型银行占大头,二是中国的银行皆官办。这种政府垄断金融业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征,注定会葬送银行业。 中共建立政权之后,把所有的私营银行都充公合并成官营银行了。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为止,中国只有四家国有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八十年代后期,中国出现了一些半官方背景的股份制银行,这些银行的诞生,并非民间行为,其组建和资金来源仍然有官方背景。 再后来,各级地方政府设立了许多地方银行。这些地方银行分为两类,一类是城市商业银行,另一类是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虽然数量很大,有几千家,但都属于局限于乡村范围的小区域银行。 现在,真正在中国的银行业里占据重要地位的是6家大型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和125家城市商业银行。这125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占银行业的总资产规模,去年是16%;而国有的六大银行占银行业资产规模的六到七成。支撑中国经济的,主要就是这几家超大型银行。 这些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都是上市公司。但是,它们并非独立运营的商业银行。虽然它们通过上市,吸收了民间投资,有了非政府股东,但政府持股或国有金融机构持股的比例依然很高。 比如,中国工商银行的股东结构是,中央汇金公司和财政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合计持股占七成。中央汇金公司是中国政府操作外汇储备的投资公司,它是中国工商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中国工商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是中国财政部;第三大股东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它对各家公有银行都有资本投入。 由此可见,中国并没有真正的独立经营的商业银行,几乎所有银行,不管大小,都是官方设立的,官股占重要部分;每家银行的高管都由官方任命,为官方服务,政府要用钱,银行必须给,而如果政府不还钱,银行却没资格动问。每家银行归谁管,要看银行的大小。超大型银行都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城市商业银行则由本地市政府控制。政府控制银行,会最后要了银行业的命。 四、“工商行”=政府的ATM 官办银行如何为各级政府服务,下面以资产规模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商行”)与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之中国铁路集团(以下简称“国铁”)为例,加以说明。 “工商行”完全听命于中央政府,而中央政府则用这家银行来支撑大批的全国垄断型超大企业,比如中国铁路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还有各大军工集团等等。“工商行”一直奉命给这些垄断性集团巨额贷款,动辄数千亿,或者是奉命购买这些集团发行的债券,累以兆计。 中国是全球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的国家,虽然中国政府修建高铁网的目的不单纯是经济必要性,此外还有军事等考量,但对“国铁”的融资银行“工商行”来讲,“国铁”的无利运营和巨额债务,始终是一个沈重的负担。 “国铁”今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显示,营业总收入近6千亿元,净利润却只有千分之三,几乎近于零。去年底中国的高铁营业里程是4.5万公里,但盈利的里程只有2,300公里,占全部里程的6%。如此业绩的“国铁”集团,是如何不断得到融资来扩张高铁网路的?中共养活赔钱的“国铁”之办法,就是让国有银行充当政府的ATM,所以,“国铁”可以不断从银行拿钱来“无利”运营,而全无还债之虞。 每次“国铁”有一笔债务到期,国家发改委就发一个公文,规定由“工商行”等银行认购“国铁”的又一笔新债券,其中部分资金用来替换旧债,另一部分资金用于“国铁”的日常运营和建设。就这样,“工商行”奉命用买新债、顶旧债的方式,一直帮助“国铁”不断扩张,同时维持著“国铁”的无利运营。 “国铁”2022年的债券余额是1.8万亿,长期借款是2.75万亿。这4.6万亿的银行债务,“国铁”既没能力还,也不想还。而“工商行”2023年的贷款余额26万亿当中,“国铁”一家的长期借款余额,就占“工商行”全部贷款余额的10.6%;“国铁”的债券余额更是占“工商行”承购债券余额的36.1%。 “国铁”欠“工商行”的贷款和债券合计已达到4.6万亿,而“国铁”基本是零利润,完全不可能偿还银行贷款或债券,所以,“国铁”只能持续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这4.6万亿的银行债务,就相当于“国铁”对“工商行”的“千年不赖,万年不还”之巨额坏账,也意味著同等数额的居民存款,其实已经化为乌有。 从金融的角度看,“工商行”因为承担著“国铁”债务的不断攀升,银根就不断受到挤压。“工商行”同时还负担著像“国铁”一样的上百家国有垄断性大企业集团的同类巨额债务,再加上一万多亿失败的晶片开放项目投资,这样的银行能不出问题吗?中国的银行业出问题,是早晚的事,不出问题才奇怪呢。 五、“一手好牌打稀烂”,还是“一手烂牌装好牌”? 中国人最近经常有人讲,习近平是“一手好牌打稀烂”,所以造成了今天的这种危险局面。其实,中共并非“一手好牌打稀烂”,而是“一手烂牌装好牌”。所谓的“一手烂牌装好牌”就是,中共的官办银行制度和政府不断巨额挪用银行资金的做法,明明是“摆烂”之举动,中共却假装是“一手好牌”。 当大型银行长期“输血”大型垄断型工业企业,城市商业银行则持续“输血”当地政府,这样的制度型政府行为已成积年恶习时,这些垄断型的企业集团或地方政府,都是债多不愁之“老赖”,它们永远都用新债顶旧债。政府担保的一笔债券到期了,它就下一纸公文,再发一笔新债,原来欠一千亿,现在公文写两千亿,让政府自己控制的银行认购。债滚债,理还乱,银行存户的钱就这样源源不断流到政府手里,用掉不还了。 越是大银行,由政府造成的资产坏账就越大越多。现在这些坏账都挂在账面上,银行根本没能力用资产减值准备金去对冲,因为,坏账多达上百万亿。我在自由亚洲电台刚发表的《中国股市的最后一波起飞?》一文中指出,中国各级政府的债务余额大体相当于中国GDP的数额。其中,单是地方政府设立的本地城建融资平台公司未偿还的银行债务就达到65万亿,地方政府对银行欠下的政府债券还有几十万亿,地方政府的债务总共相当于中国GDP的85%。 既然这些坏账已经达到上百万亿的规模了,而银行的资产减值准备金仅及坏账的百分之一而已,所以,银行实际上已经再也不可能消化如此巨额的坏账了,它们只能一面耗尽储户存款,一面维持著政府债务不致于立即崩盘。有关中国的庞大国家债务数额,很多国外研究者只是拿这个数额与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作对比,但这样的对比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中国独有的事实,即中国政府的巨额债务已经转移给了全国的银行系统,造成了潜在的金融危机。 中国的大中小银行之坏账高筑,意味著各家银行可以使用的对民间中小企业的贷款资源在不断枯竭,因此,中共通过银行来拉动经济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而经济越差,银行的坏账就加速堆叠,银行撑不下去时,那一定是储户倒霉。所谓的储户倒霉,就是居民保命用的最后之金融资产化为乌有,只剩下存折上的一个虚拟数字。 中共模式的“政府办银行、银行充当政府的ATM”,必然会造成一种双重效果。银行可以让政府的房地产开发或盲目的高铁扩建如虎添翼;但同时也会促成房地产和高铁的过度开发,进而把银行拖进深渊。从中就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改革的真正失败之处了。 改革之前,中国的银行也是官办的,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一靠财政拨款,二靠财政性存款和国营企事业单位的存款。这种金融架构当时在中国被称为“大财政、小银行”模式。如今,中国的金融架构已经形式上改成了“小财政、大银行”模式。然而,财力有限的各级政府,却能把银行里的居民存款,当作自己可以任意挥霍的资金来用。这种“官吃银行”或“官府吞噬银行存款”的社会主义制度运营模式,正在迅速掏空银行里的居民存款,进而掏空支撑政权的最后支柱---银行系统。 正所谓,如今莫谈改革好,且看银行几多日。△(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美国大选投票在即 中国议题为何没成为选举的焦点? 2024/10/29 (9,207次)
禁止美国人投资某些中国敏感技术 美国公布最终规则(图) 2024/10/29 (9,227次)
北京一小学门口发生持刀伤人案 五人受伤 含三名儿童(图) 2024/10/29 (9,990次)
经济困境迫使当局放松监管 中国私人课外补习服务或再起 2024/10/29 (9,412次)
从愤怒-失望-绝望到爆发 一场新型反共运动蔓延中国多城市(图组/视频) 2024/10/29 (25,195次)
上海前首富周正毅直播带货 至今仍被香港通缉 2024/10/28 (23,764次)
逼走台商 中国经济奄奄一息!(视频) 2024/10/28 (46,303次)
海外民运人士组绝食团 声援许志永 2024/10/28 (9,208次)
万圣节前夕上海气氛紧张:当局禁“角色扮演” 闹市仍见“奇装异服” 2024/10/28 (10,173次)
 
危!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或破产?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真相【 #财经透视 】
危!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或破产?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真相【 #财经透视 】
他们为孩子和资产闯荡美国!新一波资金外逃规模巨大;
他们为孩子和资产闯荡美国!新一波资金外逃规模巨大;
上海怕什么?万圣节草木皆兵 满街公安防Cosplay| #人民报
上海怕什么?万圣节草木皆兵 满街公安防Cosplay| #人民报
咋回事?习中央为何突然对印度大幅让步?中国引来集体返贫时代;黑吃黑?
咋回事?习中央为何突然对印度大幅让步?中国引来集体返贫时代;黑吃黑?
统一台湾被百姓当笑话 中国网民纷纷表示 愿意投诚台湾!| #人民报
统一台湾被百姓当笑话 中国网民纷纷表示 愿意投诚台湾!| #人民报
中南海现“柔性兵变”?习被夺军权;习被降格接待 党内地位衰落?【
中南海现“柔性兵变”?习被夺军权;习被降格接待 党内地位衰落?【
 
从愤怒-失望-绝望到爆发 一场新型反共运动蔓延中国多城市(图组/视频) 2024/10/29 (25,195次)
习反扑 政治局会议高调反腐 四中全会落空 2024/10/29 (93,000次)
范长龙张又侠皆曾访问越南 官媒报导有不同 2024/10/28 (81,138次)
中共“虎视”美国大选 干扰不成自取其辱 2024/10/28 (25,959次)
万圣节上海草木皆兵 警察装神弄鬼剥夺“鬼权” 2024/10/28 (27,314次)
逼走台商 中国经济奄奄一息!(视频) 2024/10/28 (46,303次)
刺激了个寂寞 地方政府企业欠款超12万亿! 2024/10/27 (34,847次)
小说:红朝毁灭记(5)令狐无间道(图) 2024/10/27 (163,937次)
人类的出路(五)出路在哪 2024/10/27 (55,661次)

共军又现塌方式腐败 传俩军工电子巨头被查 2024/10/27 (29,519次)
习权力危机加剧 被逼退迹象又增新例(图) 2024/10/27 (38,976次)
上海万圣节 年轻人和警察打游击战(视频) 2024/10/27 (41,233次)
天下奇谭(46)人生在世莫做亏心事 须知迟早要还(图) 2024/10/26 (90,254次)
上海人绝望了 万圣节全城戒备(视频) 2024/10/26 (42,240次)
张又侠突访越南 信号异常 2024/10/25 (93,505次)
金砖峰会 普习莫“三国演利”,习悄悄溜回北京 2024/10/25 (30,560次)
多个正国级被翦“党羽”,中共官场不断翻旧帐 2024/10/25 (81,117次)
武统台湾成笑谈 民众愿意投诚台湾!(视频) 2024/10/25 (39,645次)
习尚在北京 军方大动 张又侠独霸全军会议讲台(图) 2024/10/25 (29,561次)
股民跑步进场 中共此次托市及忽悠力度空前(图) 2024/10/25 (27,769次)
天下奇谭(44)他蒙菩萨赦免免死 回魂前游地府见证善恶有报 2024/10/25 (42,262次)
黑社会头子是公安局副局长 中共把“迫害”延用于全体官民 2024/10/24 (28,057次)
吉林税务大楼突然倒塌 网友:中共豆腐渣政权必须倒 2024/10/24 (28,606次)
找不到工作 没吃饭 饿晕在街头!(视频) 2024/10/24 (45,553次)
普京干瞪眼 俄国6道红线全被踩踏 2024/10/24 (29,184次)
民间最新共识:靠近共产党几代不安宁(图) 2024/10/24 (28,959次)
小说:红朝毁灭记(4)接班人遇刺(图) 2024/10/23 (171,849次)
习近平军权易手 张又侠再添新证 2024/10/23 (94,598次)
人类的出路(四)毁灭的方式 2024/10/23 (55,512次)
要革了共党的命?各地纷纷再现白纸革命 2024/10/23 (86,279次)
利益至上的金砖峰会 难形成反西方联盟 2024/10/23 (24,013次)
中国大妈成世界奇葩 走到哪打到哪!(视频) 2024/10/23 (42,667次)
一张令中南海极度尴尬的照片(图) 2024/10/23 (31,286次)
中共魔掌伸向中美洲 走线中国人随时被抓(图) 2024/10/23 (41,167次)
天下奇谭(42)万物皆有灵 动物报恩报仇皆有因(图) 2024/10/23 (105,717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