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将“伤害中华民族感情”行为入罪 想潤的人趕緊出來
 
趙誠
 
2023年9月8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如果你因為講外語、穿連衣裙、穿高跟鞋、燙捲髮,或者穿西裝、打領帶、吹西裝頭、吃西餐、吃日本飯糰、吃韓國石鍋飯等,令某些人感到中華民族感情受到傷害,你可能因此被治罪。這樣的國家,你還能生存下去嗎?把國家治理成如此混亂的人,算不算是歷史罪人?有專家說,“奉勸想潤的人通過這個事情趕快出來”。 根據中共官媒報導,中共計劃將“有損中華民族精神、傷害中華民族感情”的行為,列入治安處罰範圍。例如,“在公共場所或者強制他人在公共場所穿著、佩戴有損中華民族精神、傷害中華民族感情的服飾、標誌的”;“製作、傳播、宣揚、散佈有損中華民族精神、傷害中華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者言論的”,都要治罪受罰。有上述行為者,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或者人民幣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罰款。 但這個《治安管理處罰法》(草案)並未相應提出“有損中華民族精神、傷害中華民族感情”的具體定義。該草案目前正公開徵求意見,9月30日截止。 綜合媒體報導,目前,此事已在中國和海外網路掀起一面倒的批評聲浪。外界認為這是習近平上臺以後,進一步限制民眾個人自由的最新例證。這個《治安管理處罰法》(草案)開啟了亂鬥模式,絕非哪個條款、細節、局部定性模糊主觀無預期的問題。當“抹黑論”“砸鍋論”“漢奸論”“陰謀論”滿天飛時,每個中國人都將身處朝不保夕的自危境地。 有網友批評這是拿來扣人“漢奸”、“反賊”帽子入罪的口袋法。 網友責問“這種無法量化完全憑主觀臆斷的條文能作為執法依據嗎?” 有人反問“吃日本海鮮、穿日式服裝算不算傷害中華民族感情?” “要是穿著文革時期造反派服飾的算不算?文革可是黨中央明確否定的事件。” 在社群微博,多位大V發文反問“傷害民族感情”由誰界定?怎麼算傷害?“什麼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感情,一個管理治安的警察能說了算嗎?” 很多專家學者對此表示反對和擔憂。 清華教授勞東燕指出,該條例內涵模糊、處罰標準模糊,容易造成員警察選擇性執法,出現濫權現象。可能激化警民矛盾,給社會穩定帶來新的風險。而且,新立法可能會刺激民粹主義或極端民族主義情緒的肆意蔓延,激化國家之間的對立情緒,導致外交上的被動。勞東燕的這段貼文發表不到兩天已經收到了超過20萬點贊。 貼文下一條點贊最高的評論寫道:“支持,模糊最容易造成擴大,最後變成人人自危。”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童之偉在社交媒體上指出,“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感情”由誰確認、按什麼程式確認,這都是“幾乎無法循法治原則操作”的問題,如果新法通過,執法上必將造成依循長官意志抓人、定罪的實際後果。 華南理工大學葉竹盛副教授在微信公眾號發文,對新條款進行了一番調侃,稱“西裝”是不是傷害了東方大國的民族感情,東方大國穿西裝,屬於方向性錯誤。又稱“比基尼”傷害了中華民族的感情,這種“洋涇浜”的服裝名稱這聽著就不正經,看著更是有傷風化。葉教授還調侃,“警察制服”也要禁止,“因為現代警察是清末跟殖民國家學習的,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太負能量了”。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趙宏在一篇文章裡表示,將“侮辱”、“謾駡”當作阻礙行為,意味著普通人或許會僅僅因為辱駡就被拘留,這違背了現代法治的“少拘慎罰”觀念。 《美國之音》的評論指出,在中共官方近年來不斷加劇打壓異議聲音的當下,公眾人物和學者公開反對政府決議變得越來越少見。儘管中國公眾對於此次草案支援與不支援的真實比例還不清楚,但目前網路上的幾個投票都顯示這是一個兩極化嚴重的話題。 海外時評人士蔡慎坤分析指出,許多人沒有意識到這是非常非常非常危險的信號!千萬別小看這樣的鬧劇,當權者的任性,可能誘發並導致一場全民互撕、互毆、互損、冤冤相報的毀滅性大災大難!這場大災難,一旦引發,必是一場鏈式相互出賣靈魂的核爆級的萬劫不復! 海外時評人士鄧聿文寫道,治安管理法修法徵求意見,法學家和線民一片反對。如果最後修法通過,那就是強暴民意。這是一件可以觀察執政黨是否有些微進步的非常好的個案,假如擺出一副問計於民的樣子最後又踐踏民意,奉勸想潤的人通過這個事情趕快出來。△
 
分享:
 
人氣:14,27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中共面臨崩潰危局已成國際共識|經濟崩潰|政治黑箱化|文化像「羅剎國」
中共面臨崩潰危局已成國際共識|經濟崩潰|政治黑箱化|文化像「羅剎國」
元老北戴河挑戰習近平?習缺席G20暗示中國國內政治動盪|
元老北戴河挑戰習近平?習缺席G20暗示中國國內政治動盪|
颱風海葵橫掃福建、廣東、香港,導致嚴重的內澇和城市混亂。市民被困,
颱風海葵橫掃福建、廣東、香港,導致嚴重的內澇和城市混亂。市民被困,
習近平不斷在軍中搞清洗,軍隊接連出大事到底怎麼回事?
習近平不斷在軍中搞清洗,軍隊接連出大事到底怎麼回事?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