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逃美者:幾步靈堂 四處哀樂 死人之多前所未有(圖)
圖為大陸一家火葬場正在抬死者進入藏屍櫃。(網絡截圖)
【人民報消息】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專家石正麗警告,冠狀病毒疫情未來「極可能」再次爆發。與此同時,近日中國多地疫情再次升溫,兒科醫院爆滿。今年初中國大陸大規模染疫及死亡的情況會不會再次出現?令人無不擔心。 剛從中國大陸走線來美的華人,親身經歷了年初在中國發生的疫情海嘯,他們對記者講述了當時「前所未有」的死人狀況。 一個村一天死七八個人 殯葬業忙不過來 來自湖南永州、今年5月上旬走線入美的張永紅對記者表示,政府在去年12月初突然宣布封控放開,僅一兩天時間,疫情像燎原的烈火,馬上燒遍全國,基本人人皆陽,沒有陽的很少,死亡人數暴增。 「永州祁陽黎家坪鎮有兩個村,其中一個村一天死七八個人,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我長這麼大,從沒有過一天死七八個人的。」 張永紅有一個朋友是家族做殯葬行業的,做了20多年,當地的殯葬業都被他「壟斷」了,他們經常在一起喝茶聊天。 「我的朋友對我說:從來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死人死到忙不贏(忙不過來),找人幫忙都找不到。他的生意好到什麼程度?同時開工做幾個死人的生意,就是這邊死了一個,給做完出殯,馬上到那邊去,同時做幾家。他自己也陽了,但死人太多,不斷有人找他,他站都站不起來了也要接單,因為個個都陽了,請人請不到。」 街上都是哀樂、靈堂 「由於死人太多,也找不到人幫忙送殯,喪事也只得從簡了。以前要擺道場、做法事,然後下葬(農村是土葬)。死人多時,就隨便挖個坑埋了算了,比較草率。」張永紅說,「一條街死幾個人是正常的,死者家人就按習俗在家門口設靈堂。所以看到街上沒走幾步就是靈堂、花圈,路邊都是棺材,這種情況真是前所未有。」 張永紅說,原來殯葬業一般沒人做,都是壟斷的,經歷死亡高峰後,殯葬業也不壟斷了,因為做不過來,而且有人看到殯葬這行業能賺到錢,也不忌諱了,現在家鄉從事殯葬業的人多起來了。 張永紅的妹妹張豔對記者說,那些日子「天天聽到哀樂,走到哪裡都聽到哀樂,以前請人幫忙辦喪事最高一天180元(人民幣,下同),一般是150元,那段時間300元一天都找不到人做」。 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先生在今年1月揭示,三年多來中共一直在掩蓋疫情,中國的疫情已經死了四億人,這波疫情結束時中國會死五億人。中國政府對此沒有反駁,反而真相被揭開後,中共政府馬上修改死亡數字,公布的死亡人數暴增——1月14日公布去年12月解封以來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接近6萬人,比先前公布的37人暴增1600倍;而且很多人的死因不許寫新冠肺炎。 「死四億人我是相信的。」張豔說,有的家庭不止死一個人,「我隔壁鎮——文明鋪鎮有個家庭死了三代人,爺爺死了,接著爸爸死了,後來孫子也死了。」 張豔還說,農村的家庭送葬完後一般都請吃飯,「我們院子有個人,她去幫忙做飯,工錢300元一天,還忙不過來。」 法拉盛華人:大陸家裡老人、年輕人都有走的 法拉盛華人林女士表示,有些在海外的華人不相信中國疫情三年已經死了四億人,「這些人認為如果中國有12億人,那就是三四個人死一個人,說好像看不到這個情況。那是因為這些在海外的華人以偏概全,信息不夠全面,我自己在大陸的家族就死了三個人。除了老人外,還有年輕人。」 林女士說,有的年輕人表面上是猝死,其實很有可能與疫情有關。「例如我媽媽的叔公93歲,是今年初染疫去世的;他的孫女今年40多歲,是廣州一個高中英語老師,今年突然猝死;我姑姑的兒子,是一個會計師,40多歲,2022年突然猝死,他們都是在疫情期間走的。」 華人走線與中國疫情很有關係 今年9月從中國河南走線來美的華人張東鵬對記者表示,今年年初醫院排起長龍不說,連走廊都住滿了人,「更甚的是棺材都賣光了,要定製,提前好幾天定製,沒有現貨。」 三十多歲的張東鵬說,這麼多中國人走線來美國,與大家經歷了中國疫情的可怕狀況是很有關係的。「中共疫情封控、清零,不把人當人看,中國經濟疲軟,疫情死人一大片。到處都很蕭條,年輕人找不到工作,讓人感到在中國沒有前途,紛紛『用腳投票』想方設法離開中國。」△ (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體制內人三陽 政府不讓說(圖) 2023/9/27 (42,147次)
杭州亞運開幕極盡奢華 網民借古諷今批揮霍無度 2023/9/26 (22,341次)
中共全球收集人類DNA 意欲何為 2023/9/25 (36,473次)
安徽入殮師:全國疫情死人不少於3億人(圖) 2023/9/25 (151,027次)
中共為何不敢公開G20宣言全文(上) 2023/9/11 (44,174次)
中國疫情又起 法輪功創始人:針對共產黨 2023/9/11 (40,051次)
小粉紅因疫情看透中共本質 冒死走線逃亡美國(圖) 2023/9/4 (52,038次)
中國多省民衆「三陽」 中共用政治解決醫療(多圖) 2023/9/1 (139,372次)
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上半年虧損超125億 2023/8/31 (37,047次)
 
習放棄政治承諾 步入險境,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其相信超自然力量,
習放棄政治承諾 步入險境,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其相信超自然力量,
身陷三重高層內鬥🔥中共最高層官員最近出事的消息頻傳實現「三連任」的習近平
身陷三重高層內鬥🔥中共最高層官員最近出事的消息頻傳實現「三連任」的習近平
🔥為躲避中國古代預言中的政變劫難,
🔥為躲避中國古代預言中的政變劫難,
紅二代大佬張又俠,中國版普里戈津? 🔥習為確保掌軍「安全穩定」,
紅二代大佬張又俠,中國版普里戈津? 🔥習為確保掌軍「安全穩定」,
李尚福到底因何激怒習近平? 🔥中共國防部長李尚福已傳出貪腐落馬。
李尚福到底因何激怒習近平? 🔥中共國防部長李尚福已傳出貪腐落馬。
郭伯雄覆滅記(中)郭徐同盟對抗,大陰謀集團架空胡溫🔥火箭軍被一鍋端,
郭伯雄覆滅記(中)郭徐同盟對抗,大陰謀集團架空胡溫🔥火箭軍被一鍋端,
 
【內幕】習近平放棄政治承諾 步入險境(視頻) 2023/9/29 (72,013次)
清洗帶弓軍人 習近平著魔(視頻) 2023/9/28 (73,609次)
預製菜進大陸校園 家長強烈抵制 網友炮轟(視頻) 2023/9/24 (73,672次)
江蘇罕見龍捲風 畫面如末日電影(視頻) 2023/9/21 (74,350次)
試解《推背圖》第四十六象 習近平的結局如何?(多圖) 2023/9/16 (188,869次)
一碗水端平!毛澤東嫂子是革命專嫁戶(多圖) 2023/9/4 (78,538次)
聽信共產黨大V被禁言 與中共對着幹武漢人變聰明(多圖) 2023/9/2 (56,468次)
催人淚下!中共「刃民政府」無視「忍民」的悲慘生活(多圖/視頻) 2023/9/2 (202,582次)
從沒看到過這樣的場面,整個人都驚住了 2023/9/1 (143,545次)

習總書記有了新的封號——總負責師 2023/8/31 (109,949次)
一定得看!兩個令人震撼的真實故事(圖) 2023/8/31 (143,779次)
美國史無前例大動作 中共又要跳腳說瘋話(圖) 2023/8/31 (48,275次)
火箭軍高層暗殺習遭一鍋端 推背圖預言軍人政變 習膽戰心驚 2023/8/31 (131,006次)
習近平出訪南非前 出現多個危險信號(圖) 2023/8/30 (51,356次)
習近平南非大撒140億美元 厲害國網友因一則視頻哭斷腸(多圖/視頻) 2023/8/29 (227,166次)
十年前將軍擬問鼎白宮 中共派八戒二姨上床(多圖) 2023/8/28 (67,720次)
美麗模特多重性格 原來是22鬼上身(圖) 2023/8/28 (93,078次)
老毛的膽突突與習近平的肝顫顫 2023/8/27 (73,113次)
習近平憂心忡忡防暗殺 武攻臺灣將撞死在「山這邊」(多圖) 2023/8/27 (86,151次)
中國留學生愛上沒有雷鋒的南韓(圖) 2023/8/27 (101,436次)
真是一隻虎!意大利總理替國人買單 挽回尊嚴(圖) 2023/8/23 (28,236次)
真男兒!拒當共產黨順民 抗暴致富保宗祠(多圖) 2023/8/22 (34,394次)
扳倒秦剛,反對派和習近平權斗的轉折點 2023/8/21 (103,069次)
小笑話:江綿恆問鄧文迪被退貨原因(圖) 2023/8/21 (90,384次)
中共國反戰聲浪:窮人上戰場賣命 有錢人都跑了 2023/8/21 (32,221次)
拜登口吐「真言」 三點習近平死穴
 2023/8/17 (64,282次)
中共的承諾不值錢 中融國際信託拒絕履行還款義務(圖) 2023/8/17 (40,438次)
默多克鐵樹又開花 紅娘竟是中共間諜前妻鄧文迪 2023/8/17 (36,659次)
央視「加速」證實 黨要「總加速師」當民憤的標靶(圖) 2023/8/17 (63,123次)
歷史回顧:胡錦濤黃海驚魂(多圖) 2023/8/15 (117,190次)
這個男孩給遊客讓路跌落大峽谷 奇蹟生還(圖) 2023/8/15 (109,761次)
畫大餅 中共推出24條向外商招手(圖) 2023/8/15 (35,154次)
中共高幹病房和特權戳破了「人民至上」的彌天大謊(多圖/視頻) 2023/8/14 (144,203次)
中共內鬥很精彩 習近平不去災區只爲躲暗殺?(圖) 2023/8/12 (71,694次)
如果習近平能像他一樣 就不怕暗殺了 2023/8/12 (41,104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