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進化假說未觸及精神世界(下)(多圖)
——《透視「進化論」》第四章(下)
2023年8月23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接前文)本章目錄:
第四章 進化假說未觸及精神世界
一、進化假說忽略精神
1.1 人眼看到的人體器官
1.2 顯微鏡檢測到的人體細胞
1.3 更微觀的人體結構
1.4 實證科學的侷限性
1.5 傳統文化對人體精神和能量的研究
二、精神是一種物質存在
2.1 腦電圖──被檢測到的精神
2.2 現代版的「讀心術」
2.3 可遺傳的精神
2.4 可轉移的精神
三、精神相對獨立於大腦而存在
3.1「修女研究」的啓示
3.2 「無腦人」研究
3.3 人的意識究竟從何而來
3.4 諾獎得主提出精神或靈魂獨立於大腦而存在
3.5 精神是大腦的指揮官
3.6 人的精神不可能進化而來
四、精神具有能量屬性
4.1 人體存在能量場
4.2 精神影響人體能量場
五、 精神影響人體健康
5.1 精神是如何影響身體的
5.2 壓力和情緒影響健康
5.3 性格影響健康
5.4 道德觀念影響人體健康
5.5 打坐提升身心健康
5.6 以精神爲主導的「心身整體觀」
有人可能會認爲,談「精神」層面的東西跟「進化論」沒有什麼關係。其實關係重大。因爲一百多年來,人們受實證科學的侷限,長期受進化假說的洗腦,一提到人,想到的都是人眼可見的肉體。可殊不知,人的精神作爲一種獨特的物質、一種肉眼不可見的物質,是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精神才是人體的本質所在。
在人的起源這樣重大的問題上,人精神的起源卻被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有意地忽略掉了,進化假說根本沒有解釋精神來自何處。更多關於精神的屬性和精神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我們將在第四章(下)繼續展開。人類起源的終極答案──人究竟來自何處,也會在整本書中繼續探討,直至揭曉全部答案。
四、精神具有能量屬性
精神不僅具有物質屬性,還具有獨特的能量屬性,能影響人體能量場。
4.1 人體存在能量場
現代實證科學的指導思想是「眼見爲實」,但人眼能看到的物質世界極其有限。
光線落在物體上,一部分會被物體吸收,另一部分會被反射或折射出去。人之所以能看到物體,是因爲被物體反射或折射之後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通過視神經傳導到大腦對應的視覺區域,從而產生了視覺。
光是一種電磁波,整個電磁波譜頻率從低到高,分別爲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伽瑪射線。不同電磁波之間,電磁波譜頻率可能差異很大,可以從幾個赫茲到至少10²⁰赫茲的範圍。
而人眼看到的可見光只是電磁波譜中很小的部分³²⁸,從波長約700納米(nm,即十億分之一米)的紅光到約400納米的紫光。而那些人眼看不到的光,則對應着人類未能直接以肉眼去探知的世界。
電磁波的波譜 Original source: Nl74, Inductiveload, NASATranslated by Tonys (talk) – File:EM Spectrum Properties edit.svg,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4951505 |
從物理學理論就可以分析出人體能量場的存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波又是粒子,我們談到過很多粒子,而光波則是一種能量,量子是能量屬性的自然單位³²⁹。
享譽世界的物理學泰斗──生於德國的猶太裔美國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指出,任何物質都有能量和質量。能量(Energy,簡稱E)和質量(Mass,簡稱M)是同一事物的兩種不同體現形式。愛因斯坦提出的質量能量轉換方程E=mc²,被現代物理學應用至今。³³⁰
能量,在物理學中,是指做功的能力。任何一種物質結構都有一種能量分佈,能量分佈中有高能量往低能量流動的特性。故能量的流動,可以產生做功的效果。所以,能量也是一種物質結構流動能力。或者更通俗地說,任何一種時空中物質結構的分佈,都有一種時空中的能量分佈。因此,也可以定義能量是物質的時空分佈可變化程度的度量,用來作爲物理系統做功本領的表徵。
能量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形式存在,所有形式的能量都與運動相關。按照物質的不同運動形式分類,它可以以機械能(勢能、動能)、熱能、電能、化學能、核能或其它各種形式存在。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此外,還有熱和功──即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的過程中的能量。例如,能量被轉移後,傳遞的熱量可能會變成熱能,而所做的功可能會以機械能的形式表現出來。³³¹
從18世紀後期開始至今二百多年的近現代生物物理學研究表明,人體能夠發出電子和光子,產生肉眼看不見的輝光。當人體處於電磁場中,這種電光子的發射會被激發,並且能夠被拍攝下來,這就是人體能量場實實在在的證明。
1777年,德國物理學家喬治‧利希滕貝格(George Lichtenberg, 1742—1799)記錄了在高壓電場中一種特殊的放電過程,它會在某些物體內部形成類似樹枝狀的放電圖案,後人稱其爲「利希滕貝格圖形」(Lichtenberg figures)。³³²
1888年,捷克物理學家納夫拉蒂爾(Navratil)用「電圖」(eletrography)進一步描述了這類圖像。
19世紀90年代,白俄羅斯科學家雅各布‧納克維奇‧約德科(J.Narkevich-Yodko)開發了原創技術,拍攝了1500餘張關於人的手指、植物葉子、穀物的「電圖」,並多次爲俄羅斯聖彼得堡、德國柏林、奧地利維也納、法國巴黎等多國醫學和科學界的專業人士發表學術演講和報告。
1939年,前蘇聯發明家塞米楊‧克里安(Semyon Kirlian, 1898—1978)對人體在電場中發光的現象產生了極大興趣,於是做了各種各樣的實驗和研究,併發明了「克里安照相術」(Kirlian Photography)³³³。
克里安照相術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對物體施加高頻電流,導致物體的能量場電離周圍的空氣,讓周圍空氣產生可見光,然後用照相底片來捕捉這些輝光。這種攝影可以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效果。³³⁴
儘管這種測試方法不夠穩定³³⁵──輝光的大小受到多種測試環境因素³³⁶包括溼度³³⁷、溫度、壓力、底片等影響,但這種現象具有可重複性,也值得我們關注,只是測試方法有待改進。
1995年,俄羅斯生物物理學家康斯坦丁‧科羅特科夫(Konstantin Korotkov, 1952—)教授發明了一種更加穩定、不受環境影響的更先進的克里安照相術──氣體放電顯像術(GDV, Gas Discharge Visualization)。科羅特科夫擁有17項生物物理學發明專利,發表了二百多篇專業論文。其代表著作《醫學中的電光子分析:GDV生物電圖研究》是對GDV生物電圖在醫學中應用的總結,包括會議和同行評審的期刊論文。³³⁸
該書的共同作者葉卡捷琳娜‧雅科夫列娃(Ekaterina Yakovleva)醫學博士,是俄羅斯莫斯科國立研究醫科大學教授,也發表了多篇關於該主題的論文。
科羅特科夫研究發現,人體能量場會受到人際關係、感情交流、思維活動等影響。下面的圖片均來自大紀元健康版團隊對科羅特科夫的專訪。
4.1.1 相愛之人真的會「放電」
兩個相愛的人,他們能量場之間具有相互作用。研究發現,當兩個人相愛時,指尖發出的能量場是相互交融的,兩人的能量場延伸出閃電一樣的輝光,連在一起,真的就是俗話所說的「觸電」「放電」的感覺。而若兩人之間沒有這種情感,他們的能量場就沒有這樣的交融。
兩個相愛的人,指尖能量場發出閃電一樣的輝光,連結在一起。(康斯坦丁‧科羅特科夫提供) |
4.1.2 表達愛意時的「能量」傳遞
科羅特科夫從受測試對象全身能量場的電子圖像看到,當一個人向另一個人表達愛意的時候,在圖像裏可以看到一團清晰的能量物質,從示愛者的心臟部位飛向被示愛者的心臟部位。
科羅特科夫表明,這種能量傳遞不只是想像中的,而是真實存在的「物質能量團」的傳遞。這個能量團中包含了電子、光子、次聲波等多種能量物質形式。這應該是爲什麼當一個人生病時,如果有戀人在身邊支持和陪伴,病會痊癒得更快的原因之一。
GDV電子圖像顯示,示愛時有能量傳遞現象。(康斯坦丁‧科羅特科夫提供) |
4.1.3 人能感知「能量場」
爲什麼人的「直覺」能夠感知到周圍的人和氣氛的變化?科羅特科夫還通過GDV照相術實驗證實,人體不只能散發能量場,還能通過自身的能量場來感知周圍的能量場。
科羅特科夫在一次實驗中,讓一個人A坐在座位上,請另一個人從其背後靠近,同時觀測A的反應。結果顯示,當背後靠近的是陌生人,A的能量場大多沒有變化。當A的家人從背後靠近A時,A的能量場會立即增強。
當陌生人從背後接近,受測者能量場沒有變化;當家人、戀人從背後靠近,受測者的能量場立即增強。(康斯坦丁‧科羅特科夫提供) |
4.2 精神影響人體能量場
人的身體具有能量屬性,這種能量場能被拍攝下來。精神作爲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具有能量屬性。人的正在進行的思想活動不同、情緒狀態不同,人體的能量狀態也不同。下面我們列舉一些關於精神活動影響人體能量場的科學研究證據。
4.2.1 聽音樂影響能量場
很多人喜歡聽音樂,不過很多人可能沒有想到的是,聽不同的音樂,對人體的能量場和健康都會有影響。
科羅特科夫進一步發現,當人聽搖滾音樂時,人的能量場先短暫提升一個高峯,然後不斷下降,跌至起始數值以下,說明搖滾音樂對人體的能量場有負面影響。
在聽搖滾樂的過程中,人體能量場的變化。(康斯坦丁‧科羅特科夫提供) |
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的馬克‧貝利斯(Mark A Bellis)教授等,於2007年在《流行病學與社會健康》(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期刊上曾刊登過一份研究報告,研究對象涵蓋了1956到1999年間成名的1064名北美和歐洲流行歌星,包括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和說唱藝人埃米納姆(Eminem)在內。結果表明,流行歌星成名後3到25年的死亡率顯着高於普通大衆70%以上。北美和歐洲流行歌星的中位死亡年齡分別爲42歲和35歲,明顯比一般人的壽命短。³³⁹
科羅特科夫的研究爲上述研究結果提供了能量場層面的解讀。搖滾樂的聲波頻率,尤其是重金屬,是典型的噪音;歌手情緒發泄般發出聲嘶力竭的嗓音,也是噪音。這種頻率與人的正常頻率不協調,可產生損害生命能量的後果。
此外,科羅特科夫發現古典音樂會對人的能量場產生正面的影響,並能夠提升人的健康。這可能是因爲古典音樂的頻率在某種程度上與人的身體頻率相合,因此能對人體本身的能量場起到正面促進作用。
大都會人壽(MetLife)保險公司從1956年到1975年做過一項研究,研究對象包括437名主要地區和社區的交響樂團的現任和前任指揮,發現他們的死亡率比一般人羣低38%。其中,50歲至59歲的指揮家,死亡率比一般人羣低56%。³⁴⁰
這個研究的結論具有代表性,世界著名的指揮家長壽的例子可謂比比皆是。比如:
美國指揮家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 1882—1977),活了95歲³⁴¹。
意大利指揮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活了90歲³⁴²。
美國指揮家尤金‧奧曼迪(Eugene Ormandy, 1899—1985),活了86歲³⁴³。
英國指揮家托馬斯‧比徹姆爵士(Sir Thomas Beecham, 1879—1961),活了83歲³⁴⁴。
美國指揮家莫頓‧古爾德(Morton Gould, 1913—1996),活了82歲³⁴⁵。
所以人體的生命奧祕是無窮的,既然聽不同的音樂對人體的能量場和健康都有這麼大的影響,我們就應該有選擇地去聽對人的身心健康有益的良性音樂,而不能聽那種不好的傷害人體健康的音樂。
4.2.2 正負情緒影響能量場
人生活中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俗話說:「七分精神三分病。」情緒可影響人的各種身體系統,長期積累的負面情緒甚至會導致人生病,這裏面牽扯到一系列的神經、心血管和內分泌系統方面的機制,我們在本章第五節會詳細闡述。另外,情緒也會影響人體的能量場。
科羅特科夫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具有積極情緒的時候,能量場會增強,比如當受試者看完喜劇電影后,能量場增強了;相反,負面情緒(包括生氣、嫉妒、憎恨等等)會使人的能量場縮小、缺損。更嚴重的是,一個人的負面情緒不僅削減自身能量場,還會給他周圍人的能量場帶去負面影響。
出現負面情緒後人體的能量場出現缺損。(康斯坦丁‧科羅特科夫提供) |
五、 精神影響人體健康
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身體包括五官五臟、肌肉骨骼、神經、內分泌、免疫等不同層次的系統、器官和組織。同時,每個人也都有思想、情緒和情感,還有決定好壞、對錯的道德觀念,這都屬於精神的範疇。
身體和精神組成了人的整體,它們之間緊密、完整地聯繫在一起,而精神作爲人體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怎麼產生的,並沒能被進化假說所涵蓋。
中國有句俗話:七分精神三分病。早在1964年哈佛大學的研究就指出,60%~80%的病人就診看醫生的原因是精神壓力或不良情緒引起的³⁴⁶。
我們的身體對精神(包括壓力、情緒等)的反應非常靈敏,我們的思想、情緒和信仰時時刻刻在影響着我們人體的狀態,也時時刻刻在影響着我們的健康,這就是心身整體觀的最直白的闡述。
現代醫學把它稱之爲心身醫學³⁴⁷(Mind-body Medicine),又叫身心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是建立在心身整體觀基礎上、探討人體如何保持健康的學問。由於研究的角度和側重點不同,衍生出許多相關交叉學科或概念名詞,比如精神神經免疫學(Psychoneuroimmunology,簡稱PNI)、心理神經內分泌學(Psychoneuroendocrinology,簡稱PNEC)等等。
5.1 精神是如何影響身體的
精神是如何影響身體的呢?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精神對身體健康之所以能起作用,至少通過一個軸(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和三種物質(神經遞質、內分泌激素和細胞因子)起作用。這是精神神經免疫學研究的一個關鍵研究內容。
首先,精神、神經和免疫系統之間不斷地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簡稱HPA軸)進行多向溝通,通過各種身體的應激反應來適應外界的刺激。該軸包含三個主要結構:下丘腦、垂體和腎上腺。³⁴⁸
1. 下丘腦(Hypothalamus):下丘腦是位於腦底部的一個重要結構,也是HPA軸的起始點。下丘腦分泌一種叫做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CRH)的化學物質,這是控制垂體的一種激素。
2. 垂體(Pituitary Gland):垂體是位於腦下方的小腺體,它接收來自下丘腦的CRH信號,然後釋放另一種激素──稱爲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ACTH進入血液循環,隨後抵達腎上腺。
3. 腎上腺(Adrenal Glands):腎上腺位於腎臟的頂部,它是兩個小腺體,分爲腎上腺皮質和腎上腺髓質。當受到ACTH的刺激,腎上腺皮質釋放出類固醇激素,如皮質醇(cortisol)。皮質醇是一種激素,它在應激狀況下調節代謝、免疫系統和身體的反應。而腎上腺髓質則釋放出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是另一種重要的應激反應激素,可以調節心臟和血管系統的功能。
HPA軸在身體的應激反應中起着重要作用,當我們感到有壓力、危險或威脅時,下丘腦會釋放CRH刺激腦垂體,隨後腦垂體會釋放ACTH來刺激腎上腺釋放應激激素,即皮質醇和腎上腺素,這些變化會影響很多器官,讓我們的身體進入戰鬥模式,將身體調整到應對這些挑戰的最佳狀態。
然而,如果應激反應長期持續或過度活躍,可能會對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例如,皮質醇會損害我們的免疫系統,降低抗病毒能力並引起炎症和過敏,使人容易感染病毒。此外,腎上腺分泌的激素促進免疫細胞分泌炎性細胞因子,免疫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可以穿過血腦屏障,也會進一步引發大腦的炎症反應。這些都是壓力反應帶來的問題,包括焦慮、抑鬱和身體的免疫功能受損。
精神影響身體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精神壓力會抑制免疫力。(大紀元) |
精神對身體起作用的媒介物質主要有三種:神經傳遞物質(腎上腺素等)、激素(比如壓力激素、褪黑素),另外還有很重要的就是細胞因子(比如白細胞介素-6,英文是Interleukin-6,簡稱IL-6)。
爲什麼細胞因子這麼重要?比如,在恐懼、壓力等負面情緒下,可以產生炎症細胞因子(IL-6)。在成年雄性SD大鼠反覆社交失敗壓力模型的實驗中,促炎細胞因子就會增加。雖然細胞因子本身比較大,不容易進入大腦,但是細胞因子信號可以觸及到大腦,影響大腦、神經系統和免疫細胞功能,加重神經系統的慢性炎症,形成惡性循環。
5.2 壓力和情緒影響健康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德國飛機轟炸倫敦的那段時間裏,倫敦的胃潰瘍病例明顯增加。一位德國海軍精神病學家觀察到「在這場戰爭中,是胃在顫抖,而不是手在顫抖」。人們最後找到明顯的焦慮和緊張與胃潰瘍之間的因果關係。³⁴⁹
這是現代醫學第一次明確建立了人的精神壓力和健康之間的關係,成爲精神對身體有影響的醫學教科書級別的經典案例,也開啓了心身醫學、精神神經免疫學研究的新紀元。
5.2.1 急性壓力對身體的影響
1996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心理學學者在《心身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期刊上發表了一項經典心理學研究,通過設置社交恐懼性質的實驗環境,研究情緒所誘發的身體反應,主要包括心血管和激素反應。³⁵⁰
實驗進行了兩次,第一次實驗(E1)有39人公開演講。安排了一個恢復過程,然後進入第二次實驗(E2)。第二次實驗受試者有70人,其中40人演講、30人對照。第二次實驗沒有安排恢復過程。兩組受試者都接受了相同的檢查。
實驗對象都是健康的受試者,是大學一年級學生。第一次實驗男17名、女22名,平均年齡23歲;第二次實驗平均年齡21歲,兩組男女大致各半。
結果表明,當衆說話會使人產生社交恐懼,實際是產生一種壓力,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E1在恢復期放鬆之後,受試者的血壓和心率指標降至正常。
短暫的壓力帶來的緊張情緒通過交感—腎上腺影響血壓心率,壓力導致受試者心率加快。
人體的皮質醇分泌的正常節律,本來在上午8點—12點是應該穩定下降的,所以對照組從100%下降到75%,下降幅度25%。但是實驗組都沒有明顯下降,E2組的反而上升了5%。皮質醇升高了,免疫力也會相應受到影響。
這是短暫的恐懼情緒帶來的壓力,通過交感—腎上腺影響血壓、心率和壓力激素的直接科學證據。
5.2.2 慢性恐懼對身體的影響
短暫的恐懼、壓力情緒能給人帶來負面的身體反應,當壓力積累成了慢性壓力的時候,會給人帶來進一步的身體傷害。
傑里米‧阿米爾‧羅森克蘭茨教授³⁵¹(Jeremy Amiel Rosenkranz, PhD)是美國羅莎琳德‧富蘭克林醫學與科學大學(Rosalind Franklin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Science)壓力恢復和精神疾病神經生物學中心(Center for Neurobiology of Stress Resilience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的成員、腦科學研究所的所長。他牽頭做過一個慢性恐懼對人的身體影響的研究³⁵²,2020年發表在《大腦行爲免疫》(Brain Behav Immun)期刊上。
該研究使用了一個已經被公認的「大鼠反覆社交失敗壓力」模型(Repeated Social Defeat Stress,簡稱RSDS)。這個模型中使用了兩個不同品種的大鼠,一個是成年雄性斯普拉格—道利大鼠(Sprague-Dawley rat,簡稱SD大鼠),SD大鼠是一種非攻擊性大鼠,而另一種不同品系的是具有攻擊性的成年雄性長埃文斯大鼠(Long-Evans rat,簡稱LE大鼠)。
研究者把溫和弱小的SD大鼠放到具有攻擊性的LE大鼠的籠子裏,先讓LE大老鼠從身體上欺負弱小的SD大鼠,根據SD大鼠的身體情況,一般接觸5分鐘~10分鐘,最多不超過15分鐘。然後,中間放下一個透明隔板。雖然這時SD大鼠身體上不會被欺負了,但也不得不面對兇悍的LE大鼠,精神上再繼續害怕、緊張15分鐘。實驗連續進行五天。對照組SD大鼠除了沒有LE大鼠在身體和精神上的欺負之外,其它實驗條件都相同。
被欺負的SD大鼠,不僅精神上緊張、害怕,身體被欺負,而且身體裏面成熟T輔助2型淋巴細胞百分比增加,這種細胞多了,容易引起慢性炎症,使其身體不容易抵抗病毒。
被欺凌恐嚇後,大鼠身體的促炎細胞因子增加,但對身體有保護作用的抗炎細胞因子水平不增加。
在這個大鼠實驗中,研究者還發現,被欺負後的SD大鼠出現了基底外側杏仁核(BLA,是大腦中主管情緒、憤怒、引起焦慮的主要神經細胞)、小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是大腦的常駐免疫細胞)活化,進一步導致慢性炎症狀態。
在行爲學檢測方面,被欺負後的SD大鼠,焦慮樣行爲明顯增加。主要表現有:
A. 在曠場實驗 (Open field test, OFT)中,被欺負後的SD大鼠減少了對中心區域的探索距離和時間。
受到恐嚇欺凌的大鼠焦慮樣行爲增加,社交互動次數減少。(大紀元) |
B. 被欺負後的SD大鼠減少了社交互動的次數,出現了類似社交恐懼症的表現。
C. 減少了在高架十字迷宮(Elevated Plus Maze test,EPM測試)開放臂上花費的時間。
受到恐嚇欺凌的大鼠焦慮樣行爲增加,在高架十字迷宮開放臂上的時間和進入次數減少。(大紀元) |
從這個實驗的結果可以推演出,如果在一個社會中,人們在持續的恐懼心態下,會引起身體的慢性炎症狀態,導致焦慮樣行爲,對人體的身心健康具有負面影響。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統治者,作爲強勢羣體,對相對弱勢的民衆的管理手段會影響人民的身體健康狀態。
5.3 性格影響健康
每個人因爲自己所在的家庭、教育、社會文化環境不同,人生經驗、觀念、信念都不一樣,對於外來的刺激,比如工作的更換、家庭的變故、社會的動盪,每個人會有不同的理解,會在人的心理層面產生不一樣的情緒反應和行爲模式,也就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性格。
人的這種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模式,在人生的經歷中,經過反覆重複,最終形成了一種相對穩定的固化心智狀態,也就是人的性格³⁵³,它也是精神對人的身體起作用的一種體現。
尤其重要的是,人一旦形成了一些不健康的人格模式,容易患上某些類型的疾病。有大量研究將人格特質與健康聯繫起來。
5.3.1 奇怪的椅子磨損與A型人格
有這樣一種人,會對行動遲緩的售貨員咆哮,遇到堵車會按喇叭、大發雷霆,感覺必須同時做幾件事──也許一邊付賬單、一邊打電話、一邊刮鬍子。他們是那種經常感受到時間壓迫、有動力的人。
20世紀50年代,美國心臟病專家邁耶‧弗裏德曼(Meyer Friedman, 1910—2001)注意到,病人候診室的椅子上有一種奇怪的磨損模式。椅子的前緣似乎比其它部分磨損得更嚴重。這是因爲他們的病人顯然傾向於坐在座位的邊緣,表現出他們的不耐煩、攻擊性以及無法安靜地坐着。弗裏德曼的團隊開始了研究計劃,他們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1959年,弗裏德曼與共同作者、同事雷‧羅森曼(Ray Rosenman, 1920—2013)博士將研究結果發表在JAMA上,由83名男性組成的A組被選爲表現出強烈、持續的成就動力,並在工作和業餘愛好中不斷體現出競爭性。該組的血清膽固醇水平、老年弓出現的頻率以及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率均遠高於表現出相反行爲模式的另外兩個對照組,即83名男性組B和46名男性組C。³⁵⁴
老年弓(Arcus Senilis),又稱老年角膜,是在角膜外部區域呈環狀出現的脂質沉積物,大多是灰色或白色的,通常與潛在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較高發病率相關。³⁵⁵
弗裏德曼的研究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理論,認爲長期憤怒和不耐煩的人的「A型」行爲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並在1974年出版了一本暢銷書《A型行爲和你的心臟》³⁵⁶(Type A Behavior and Your Heart)。
1991年,英國倫敦大學精神病學研究所心理學系的漢斯‧J‧艾森克(Hans J. Eysenck, 1916—1997)發表在《歐洲人格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³⁵⁷的文章和出版的《吸菸、性格和壓力 預防癌症和冠心病的心理社會因素》³⁵⁸(Smoking, Personality, and Stress: Psychosocial Factors in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一書中,總結了三個長期隨訪中得到的流行病學研究結論,進一步確認了憤怒、攻擊性和敵意的A型人格行爲特徵是冠心病(CHD)的危險因素。
這三個前瞻性研究包括南斯拉夫研究(Yugoslav study)、海德堡「正常」研究(Heidelberg 『normal』 study)和海德堡「壓力」研究(Heidelberg 『stressed』 study),總計隨機選取了3235名身體健康的受試者,確定了其人格類型,並獲取了其基線時的吸菸、飲酒、膽固醇水平、血壓、血糖等健康相關信息。過10年之後,收集受試者是否死亡和死亡原因的資料。如果他們仍然存活,研究者會再次聯繫受試者;如果他們不幸去世,則會查閱其死亡證明,了解死亡原因。隨後,研究者將其死因與個性類型結合,進行相關分析。
研究者將受試者分成四種不同人格類型:I型、II型、III型、IV型,並且分別定義如下:
第I型,又被稱爲C型人格,易患癌症型,這種類型的人特點是抑制與親人的親近感,導致無法滿足他們對情感親密的渴望。這種情感壓抑可能導致人易患癌症。
第II型,又被稱爲A型,易患冠心病型,這種類型的個體在面對人際關係中的挫折時會出現憤怒和興奮的反應。這種類型可能更容易患上冠心病。
第III型,歇斯底里性格,這種類型交替出現第I型和第II型的特點,在某種程度上患癌症和冠心病的風險都有所下降,被作者歸類爲「相對健康」的人格類型。
第IV型,健康、自治型,這種類型能夠在人際關係中適當地做出回應,不會出現極端的情感反應。他們似乎對待關係採取了平衡的態度,這可能有助於他們獲得整體幸福感。
三個研究的合併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具有A型(II型)或C型(I型)人格特點的受試者在10年之內的病死率明顯高於III型和IV型人格類型的受試者。A型人格受試者死於冠心病的比率明顯升高,C型人格特點的受試者死於癌症的比率明顯升高。根據原文表1提供的原始數據計算的百分率如下:
具有A型人格特點的受試者10年內病死率56.8%,25.4%死於冠心病、4.4%死於癌症、27.0%死於其它疾病;具有C型人格的受試者10年內病死率62.5%,6.8%死於冠心病、38.5%死於癌症、17.2%死於其它疾病;具有III型人格的受試者10年內病死率19.1%,3.7%死於冠心病、1.4%死於癌症、14.0%死於其它疾病;具有IV型健康人格者10年內病死率5.4%,1.0%死於冠心病、0.3%死於癌症、4.1%死於其它疾病。各組之間的數據比較,有顯着的統計學意義,p<0.001。
其中一個1988年的南斯拉夫研究(Yugoslav study)的數據圖如下:
受到恐嚇欺凌的大鼠焦慮樣行爲增加,在高架十字迷宮開放臂上的時間和進入次數減少。(大紀元) |
大量的歷史研究發現,大多數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A型人格特徵,有強烈的求勝欲、野心,易怒、急躁和充滿敵意。A型人多具有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疾病/綜合症)、高血壓、焦慮、抑鬱和睡眠障礙的高發風險。
具有A型人格的個體,交感神經容易興奮。交感神經一旦興奮,則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大大增加,排血量增加,血壓容易增高。在長期的反覆刺激模式下,容易產生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和代謝症候羣,慢慢會導致冠心病的發生。
2018年,學者們經過進一步研究發現,A型人格個體具有更高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更快的凝血時間、更高的膽固醇水平和更高的血脂水平等生理特徵,經常尋求具有挑戰性和競爭性的環境。他們在受到壓力時,可能傾向於使用不良的應對方式,比B型人更傾向於吸菸和飲酒,可能會導致不利的生理和行爲後果。此外,他們更容易攜帶遺傳易感基因。³⁵⁹
5.3.2 C型人格與癌症
研究發現,C型性格的人被動、順從、壓抑、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不善於表達自己,容易焦慮、抑鬱或患癌症。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神經免疫學中心的邁克爾‧R‧厄文(Michael R. Irwin)博士、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埃默裏大學醫學院的安德魯‧H‧米勒(Andrew H. Miller)博士通過總結20年來對抑鬱這種精神現象的研究數據,在《大腦、行爲和免疫力》 (Brain, Behavior, Immunity)上發表論文指出,經常抑鬱的人,淋巴細胞的增值反應力下降,T細胞對病毒免疫應答減弱,NK細胞的活性下降,這樣導致人體抗腫瘤、抗病毒免疫力整體下降,使人體容易生長腫瘤、感染病毒和細菌。³⁶⁰
5.3.3 具有保護性的B型人格
B型人格的特徵,如性格開朗、輕鬆、幽默,爲人隨和、耐心、放鬆、樂觀和對新事物、新知識比較開放,這與促進健康的行爲有關,是一種保護性強的、健康的性格,發生各種心身疾病的風險降低,被稱爲「心臟保護」人格特質,比較不容易得心臟病等多種疾病。³⁶¹
5.4 道德觀念影響人體健康
越來越多的身心醫學、精神免疫學研究證明,人的精神不僅存在,而且與我們的身體緊密相連。人的精神和道德層面的因素對健康能產生巨大影響。比如人的性格、幸福觀、道德理念等等,都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精神的物質屬性還體現在,具有積極向上的道德觀念的人,抗病毒的免疫力比較好。這就能解釋爲什麼新冠病毒來襲的時候,具有積極向上的道德觀念的人不容易感染病毒。
打個比方,病毒就像種子,得有適合它生長的土壤。免疫力好的人,沒有病毒生長的土壤,人的細胞不是它的培養皿,也就不容易感染病毒。
5.4.1 善良的人免疫力更好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史蒂芬‧W‧科爾(Steven W. Cole)教授於2013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上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幸福觀的人的免疫細胞基因表達模式不同。³⁶²
與比較注重物質層面享受的人相比,具有明確人生目標、利他、更富有同情心的人,他們的外周血免疫細胞干擾素基因表達更高,產生抗體的能力更高,炎症水平更低。
具有利他型人格的人,免疫細胞的基因表達模式會幫助他們贏得與病毒或癌症的戰鬥。換句話說,人的價值觀和道德層次會影響我們身體免疫細胞的基因表達狀態,會影響我們的免疫力,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
不同幸福觀的人,身體免疫細胞DNA的表達不同,抗病毒的免疫力也不同。(大紀元) |
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由於長期封鎖造成的慢性壓力,容易讓人抑鬱,進一步導致免疫力下降,因此人們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形成惡性循環。2021年8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神經免疫學中心的喬治‧斯拉維奇(George M Slavich)博士、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賈米爾‧扎基(Jamil Zaki)教授等在《焦慮、壓力和應對》(Anxiety, Stress, &Coping)雜誌上發表文章,提出三種基於循證醫學研究證據的策略。其中兩種與人的道德層面有關──實踐同情心以及做善事,可以幫助人們減少焦慮、壓力和抑鬱,促使人類更快地走出疫情、展望未來。這是符合健康規律的合理建議。³⁶³
5.4.2 誠實的人更健康
哈佛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者,2015年在《心理學最新觀點》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討論了不誠實行爲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誠實的人,體內的催產素水平較高,有益於增加抗病毒的免疫力,而且催產素能減輕皮質激素對免疫細胞的抑制作用,會進一步增強抗病毒的免疫力。³⁶⁴
而不誠實的心態會給身體帶來負面影響,包括大腦執行區域的耗竭、增加血壓和心率、皮質醇反應性增加,血中游離的睾固酮的水平升高。
大腦執行區域的耗竭,指的是大腦中負責執行復雜認知和控制功能的區域在長時間或高強度使用後出現疲勞或能量消耗後不足的狀態。這些執行區域包括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前扣帶皮層(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等,負責調節注意力、情緒、自我控制和計劃等高級認知功能。當這些區域耗竭時,可能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等問題。
另一項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和伯克利大學等機構的聯合研究也發現,說謊者的皮質醇反應性比說真話的人明顯升高,皮質醇反應性越高,體內的壓力激素水平越容易升高。皮質激素對免疫細胞有一種抑制作用,抑制人體的抗病毒能力。所以在疫情之中,不誠實的行爲也會讓人們自身的免疫力下降,會導致抗病毒能力下降³⁶⁵。
5.4.3 寬容忍讓對健康有益
2017年8月8日,美國長春藤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圖書館發表了一篇應用積極心理學碩士(Master of Applied Positive Psychology, MAPP) 論文綜述,標題是「寬恕:如何體現在我們的健康、福祉和長壽中」(Forgiveness: How it Manifests in our Health, Wellbeing, and Longevity)³⁶⁶,論文作者是凱西‧諾曼(Kathi Norman)博士。
論文分析指出,寬恕(forgiveness)或者寬容忍讓,是一個人遭他人冒犯或侵犯時產生的一種親社會行爲。當一個人寬恕時,他們對冒犯者的動機和行爲反應產生積極的轉變,表現出仁慈、寬容和慷慨,減少了報復和迴避的心理反應。寬恕可以被視爲一種仁慈的表現,反映出對冒犯者的同情和寬容。
寬恕不僅僅只是一種美德,還能起到調解人際關係的作用,而且這種精神反應模式在人體中能產生物質效應,能給人身體帶來實實在在的健康益處,包括對自主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等多個系統有益,可以改善慢性疼痛、自身免疫性疾病、焦慮、抑鬱和艾滋病毒感染等疾病,甚至能延長人的壽命。
不懂得寬恕的人,情緒容易陷入憤怒、報復、憎恨和怨恨等負面情緒之中,這些情緒會引起壓力反應,損害身體健康,包括血壓升高、血管阻力增加、降低免疫力;憤怒等情緒會導致冠狀動脈疾病等,還會增加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導致免疫功能進一步惡化,引發慢性疾病。
實踐寬恕可以使被冒犯的人減少他們感受到的憤怒、怨恨和憎恨,相當於一種緩衝因素,保護人體免受壓力和負面情緒對人體健康的負面衝擊。因此,經常寬恕別人,可改善心身健康。
5.4.4 尋找人生意義有助健康
美國科學家做過一個調查,研究尋找人生意義的積極程度與人的健康的關係。結果發現,越是積極尋找人生目標並擁有人生目標的人,免疫系統就越強。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神經免疫學、精神和行爲科學研究專家朱麗葉‧鮑爾(Juliene E. Bower)博士等2003年在《行爲醫學年鑑》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研究對象是43名平均年齡爲42歲的女性,她們的近親(主要是母親)因乳腺癌去世。³⁶⁷
喪親是一個典型的生活負面事件,導致她們釋放壓力激素、抑制免疫細胞功能,打擊了她們抗病毒、抗腫瘤的免疫力;而且由於這些喪親的女性有一些乳腺癌易感基因,她們具有乳腺癌的高發風險。
調查結果顯示,開始重視尋求有意義的生命目標的女性,體內的一種抗腫瘤免疫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的功能更爲強大,從而對她們以後發生乳腺癌的概率的預測也有所下降。研究者們建議將「尋找有意義的人生目標」作爲促進人們心理健康和增進自身修復力的重要因素。
因爲思考的問題不同,導致罹患乳腺癌的概率也發生了變化,這是爲什麼呢?這對我們思考精神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又帶來怎樣的提示呢?生命意義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哲學、思想話題,卻跟我們人體的細胞功能、免疫功能有直接關聯,跟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
2016年美國《心身醫學》雜誌發表了一個薈萃分析,對10項前瞻性研究進行分析,共有136,265名參與者,年齡約67歲,平均隨訪7.3年,在此期間有14,518名參與者死亡,此外還發生了4316次心血管問題。結果表明:生活具有更高目標感的人,出現心血管問題或各種情況下死亡的風險相對於之前降低了17%,排除了包括年齡、基線心血管疾病等混雜因素之後,結果仍然相似。³⁶⁸
對此,主要研究作者、西奈山聖盧克醫院和羅斯福醫院的預防心臟病專家蘭迪‧科恩(Randy Cohen)對公衆表示:「在生活中有目標感,與避免死亡或避免發生心血管問題之間有緊密的聯繫」,「培養和完善人們的使命感可以保護我們的心臟健康,並可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
阿茲海默症(AD,俗稱老年癡呆症)是一種會導致失憶、失智的常見難治性疾病。2010年《老年精神病學檔案》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前瞻性隨訪951名老年人,入組的平均年齡80歲,隨訪長達7年,期間155 人(16.3%)開始患阿茲海默症。比例風險模型顯示,人們若有更大的生活目標,可以顯着降低(52%)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當然,根據參與者的年齡、性別和教育程度,患病的風險也會有所不同。³⁶⁹
尋求更大的生活目標可以減低人們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大紀元) |
圖中,紅線是在生活目標方面得分高的人,綠線爲得分低的人,可見他們得阿茲海默症的可能性明顯不同。這種關聯獨立風險因素,不受其它混雜因素的影響,如抑鬱、神經質、社交規模和慢性疾病等。
同時,生活目標得分高的人患輕度認知障礙(MCI)的風險也會降低。輕度認知障礙(MCI)是阿茲海默症(AD)的前兆。
不僅如此,樹立生活目標除了可以預防老年癡呆之外,對老年人其它方面的健康也有好處。2009年發表在《心身醫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使用兩項縱向隨訪研究的數據,對1238名未患癡呆症的老年人進行了長達5年的隨訪評估。³⁷⁰
分析表明,在生活目標評估中得分高的人的死亡率比得分低的人下降了43%。這個結果不受年齡、性別、教育或種族的影響。
生活目標評估中得分高的長者,死亡率下降了43%。(大紀元) |
另外,2014年美國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社會工作學院的奈利斯‧迪亞茲(Naelys Diaz)博士等發表的對吸毒者³⁷¹的研究和2018年英國肯塔基大學護理學院伊麗莎白‧索爾特(Elizabeth Salt)博士對腰痛患者³⁷²的研究結果顯示,有清晰人生目標的人比較少出現抑鬱症狀。
簡而言之,具有清晰人生目標的人,他們在日常活動中容易具有目標導向性,這些心態有助於長壽;另外,他們也重視生命存在的價值,平時比較注重預防疾病的誘發因素,更加重視養生保健,會控制自己儘量不做或少做損害健康的事,也就更容易保持健康。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問自己:我有沒有生活目標?我的人生意義是什麼?如果沒有,可能需要努力爲你的身體健康尋找一個目標和人生存在的意義。設立人生目標,需要結合我們剛才提及的「善良利他」「誠實」「寬容」等研究結果來綜合考慮,也要符合其它方面有利於健康的特質,才能形成一股合力,達到人身體健康最優化的整體效果。
5.5 打坐提升身心健康
西醫的藥物療法和手術的進步,帶來了很多健康益處,幫助患者重獲健康。但是,由於西方醫學對人精神方面與健康之間的關係認識不足,導致在治療許多疾病時面臨着巨大的挑戰。³⁷³
許多疾病與壓力、情緒、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有關,單靠藥物往往只是抓住了細枝末節,沒有抓到根本,無法根治,所以往往病情越來越複雜,醫療費用持續飆升。
五十年前,冥想(meditation)被認爲是一種與健康無關的宗教儀式;如今,冥想和正念(mindfulness)等身心練習越來越受到歡迎。據2018年的一項統計,有14%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在過去一年中曾嘗試過這些練習,注重精神訓練的冥想打坐越來越成爲一種流行的健身方法。³⁷⁴
隨着公衆興趣的不斷增長,截止到2023年8月4日,有2997篇以冥想(Meditation)爲主要醫學主題詞(MeSH Major Topic)的學術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管理的公共醫學文獻資料庫(Public Medline,簡稱PubMed)中。大量的研究證明,冥想、打坐或正念相關的練習能夠減輕壓力症狀,降低壓力激素水平,提升情緒控制能力,改善抑鬱情緒,整體上良性調整大腦,逆轉年齡相關的大腦結構和功能的衰老,提升免疫力等等。
5.5.1 打坐減輕壓力反應
研究顯示,冥想練習可以減少耗氧量,降低血壓和心率,並且與在應激反應期間引發的「戰鬥或逃跑」(fight or flight)反應相反,被稱爲「放鬆反應」。
1979年,美國心理學家喬恩‧卡巴特-辛(Jon Kabat-Zinn)在美國麻薩諸塞州醫學中心開發了正念減壓(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簡稱MBSR)。一般人在各種內外刺激的作用下,白天的思維容易散亂。正念(mindfulness)練習旨在幫助人集中注意力,觀察自己當下的思想和情緒,而不是對它們作出反應或評價。這種正念練習有助於改變人們對壓力和情緒的反應方式,從而減少消極情緒的出現,提升情緒調節能力,增強自我意識和自我同理心(self-compassion)。³⁷⁵
正念減壓(MBSR)結合了正念練習、冥想、打坐等方式,通過培養人們對當下的覺知和接納,旨在幫助人們管理和減輕壓力、焦慮和情緒困擾。
2007年一項加拿大的身心醫學研究中,49名乳腺癌患者和10名前列腺癌患者參加了爲期8周的正念減壓(MBSR) 計劃,包括放鬆、冥想等練習。隨訪12個月後的結果顯示,患者的壓力症狀顯着改善(下圖左),皮質醇水平下降(下圖右);另外還伴隨促炎細胞因子持續減少和收縮壓下降等對身體有益的效應。³⁷⁶
打坐顯着改善壓力症狀、減低壓力激素水平。(大紀元) |
5.5.2 打坐提升情緒控制能力
打坐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控制情緒。專注於打坐的人需要放下負面情緒,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經常練習,可以提高冥想者控制情緒的能力。
2007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學者在《動機和情感》(Motivation and Emotion)期刊發表題爲「正念冥想和減少對認知任務的情緒干擾」(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reduced emotional interference on a cognitive task)的文章中說,研究發現,打坐者較少被帶給人負面情緒的照片(如展示車禍或暴力場景)嚇倒,他們控制情緒的能力增加了。³⁷⁷
正念冥想組在經過7周打坐之後,不管是看到令人不愉快還是令人愉快的圖片之後,情緒反應的指標──最大皮膚電導響應(SCR)變化的幅度都明顯減少。這反映了人打坐之後,控制情緒的能力增加,情緒不容易被那些圖片所改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般的情緒刺激,動不了他們的心。
美國馬薩諸塞州總醫院和埃默裏大學等機構在2012年聯合發佈的一項名爲「同情和注意力縱向冥想」(Compassion and Attention Longitudinal Meditation, CALM)的研究指出,8周的冥想訓練對人們情緒處理的正面影響,不僅僅是在冥想時,還會轉移到日常的非冥想狀態。這說明冥想訓練可能引發的不僅是特定刺激或特定任務的變化,還是一種過程或機制的變化,是心理反應模式的持久性變化。也就是說,冥想訓練可能會改善人們的日常情緒處理模式。³⁷⁸
5.5.3 帶着慈悲心態打坐改善抑鬱情緒
另外,上面講到的這項「同情和注意力縱向冥想」研究還發現,帶着慈悲心態打坐或「慈悲冥想」( compassion meditation),又稱爲「愛和善冥想」或「慈心冥想」,包括對他人和自己的欣賞、肯定和慈愛,能較有效地降低抑鬱評分。³⁷⁹
研究提到的「慈悲冥想」是一種獨特的冥想練習形式,是一種專注於培養對自己和他人產生慈悲、同情和善意情感的正念練習。這種冥想旨在發展和加強仁愛及友好的情感。慈悲、同情心可以理解爲在目睹他人痛苦時產生的感覺,並激發隨後的幫助慾望。慈悲冥想帶來的與健康相關的益處與我們上文中討論的善良利他的心態給人帶來的健康益處互相呼應,從科學層面上詮釋了傳統價值觀中的善良對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所在。
5.5.4 打坐能整體上良性調整大腦
2015年,德克薩斯理工大學神經科學家唐一源等在《自然—綜述神經科學》(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期刊發表的文章中談到,他們發現正念打坐對大腦多個區域具有良性調整作用,包括注意力控制(attention control)相關的前扣帶皮層(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紋狀體(striatum);與情緒調節(emotion regulation)相關的多個前額葉區(multiple prefrontal regions)、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包括杏仁核amygdala)以及紋狀體;與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相關的腦島(insula)、內側前額葉皮層(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後扣帶皮層(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楔前葉(precuneus)。³⁸⁰
5.5.5 打坐逆轉與年齡相關的大腦衰老
基因和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之間的關係就像種子和土壤一樣。基因就像種子,而表觀遺傳學就像土壤。人體的基因在出生後通常不會改變。它們就像休眠在土壤中的「種子」,有的會發芽,有的則不會。決定這些種子能否生長的是基因「開關」或「表觀遺傳學」。
「表觀遺傳學」是對影響基因開啓或關閉的因素的研究。具體來說,一種常見的基因開關(DNA甲基化)可以改變基因的表達、關閉它們並使其失去功能。甲基化是體內一個複雜的生化過程,需要記住的重要一點是,它是表觀遺傳發生的方式之一,也是基因打開和關閉的過程。由於DNA甲基化,同一基因在不同器官、不同年齡能否表達以及表達量存在差異。³⁸¹
人類經歷出生、衰老、疾病和死亡,現在科學家發現這是由我們內部的表觀遺傳時鐘控制的。這與我們觀察到的宇宙萬物都有成、住、壞、滅的循環一樣。
隨着年齡的增長,細胞會衰老,這意味着它們停止分裂並進入一種停滯狀態。它們並沒有像平常那樣死亡,而是持續存在,但會改變形狀和大小,並分泌炎症分子,導致附近的其它細胞衰老。
2018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遺傳學教授兼生物統計學家史蒂夫‧霍瓦斯(Steve Horvath)在《自然評論-遺傳學》(Nature Reviews Genetics)發表的文章《衰老的表觀遺傳時鐘》(DNA methylation-based biomarkers and the epigenetic clock theory of ageing)指出,人類DNA的甲基化狀態隨着年齡增長而變化,並可通過甲基化譜來估計生物年齡,進一步觀察基因甲基化情況可精確衡量衰老進程。³⁸²
在2017年,法國巴黎大學的Raphaëlle Chaix等人在《心理神經內分泌學》(Psychoneuroendocrinology)期刊上刊登了一篇研究報告,探討冥想練習對衡量生物衰老的表觀遺傳時鐘(epigenetic clock)是否有影響。受試者包括18名長期從事冥想的個體以及20名未曾嘗試冥想的對照組。Raphaëlle Chaix等人對受試者的DNA甲基化數據進行了分析,以評估其衰老速度。這些長期冥想者的靜坐經驗範圍爲5年至30年,每日靜坐至少30分鐘。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在52歲及以上的定期冥想者,其表觀遺傳時鐘速度顯着減緩。冥想練習減緩衰老的作用主要在老年受試者中觀察到,提示冥想對表觀遺傳時鐘的保護作用可能是漸進和累積的。³⁸³
打坐減緩年齡相關的表觀遺傳衰老 。這裏的「小提琴圖」是一種常用於顯示數據分佈的視覺化工具,外形類似於小提琴,實心區域表示數據的中位數和四分位數。(大紀元) |
2007年,埃默裏大學精神病學和行爲科學系的朱塞佩‧帕尼奧尼(Giuseppe Pagnoni)和米洛斯‧切基奇(Milos Cekic)發表在《衰老的神經生物學》(Neurobiology of Aging)上的對照研究結果顯示,從健康個體中觀察到的與年齡相關的大腦衰老情況可通過定期冥想得到減緩。³⁸⁴
大腦灰質體積是指大腦內部的灰質物質(neuronal cell bodies)的總體積。灰質是大腦皮層和深部核心結構的主要成分,包括神經元的細胞體、樹突、軸突終端等。大腦灰質體積是評估大腦結構和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會隨着人年齡的增長,由於衰老而體積變小。
他們對13名冥想常規練習者和13名匹配對照者進行研究後發現,對照組受試者的大腦灰質體積顯示出與衰老相關的正常減少,但冥想者的灰質體積並未顯示出隨年齡增長而減少。冥想對灰質體積的影響,在殼核中最爲突出。殼核是一種與注意力處理密切相關的結構。這表明,定期練習冥想可能對神經具有保護作用,可以減少與正常衰老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
研究還發現,隨年齡增長,對照組注意力下降,反應時間延長,而打坐組的注意力則沒有變化。
5.5.6 打坐提升免疫力
2021年,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醫學院兒科的維賈延德蘭‧錢德蘭(Vijayendran Chandran)和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的森蒂爾庫瑪爾‧薩達西瓦姆(Senthilkumar Sadhasivam)等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一項大規模基因組研究顯示,冥想打坐上調了220個與改善的免疫應答相關的基因表達,下調了氧化應激和細胞週期調節相關的基因通路,總體上對於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抗病毒的功能、減輕COVID-19病人的病症的嚴重程度具有顯着的意義。³⁸⁵
5.6 以精神爲主導的「心身整體觀」
本章我們探討了被進化假說所忽視的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作爲一種實實在在的物質,雖然看不見,但是是人體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成分,具有明顯的物質屬性和能量屬性。精神可被檢測到、可遺傳、被身體所記憶,甚至能隨着器官移植被轉移。
科學界現有翔實的科學研究,爲我們提供了壓力、情緒、性格和人的道德觀念影響健康的多方面證據,綜合說明了人的精神對人的物質身體的巨大和深刻的影響;同時也有力地證明了精神這種物質作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物質身體具有多層次、多系統的影響,時時刻刻在影響着人體的健康。
人們一般都聽說壓力會影響健康,可是往往沒有意識到人的思想性格和道德觀念都能影響人體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特別是良好的道德價值觀,能夠增進健康。一個人如果能擁有比較善良、誠實、寬容的心態,會增進身體的免疫力,促進身體健康;如果能經常思考人生的真正意義,樹立積極向上、符合傳統價值觀的人生目標,則能增強免疫力、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病死率,有助於長壽。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精神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至少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和三種物質(神經遞質、內分泌激素和細胞因子)來共同起作用。同時,人體是一個龐大複雜的生命體系,人體的很多奧祕沒有被人類現有的科學方法所認知,精神對身體的影響很可能還有更多的作用環節。
我們前面談到了實證科學具有的兩個侷限性──眼見爲實和失去整體。而那些跳出實證科學思維邏輯、採用其它科學方法研究人體和提升心身健康的開拓者和探索者,對人體的了解和認知不見得比實證科學家少。
過去西醫認爲通過身體的運動,例如各種體育鍛煉,加強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可以改善人的健康,不動則不利於健康。但傳統的冥想打坐,看上去人身體靜止不動,卻能起到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促進身心健康的作用。比如,傳統的冥想打坐能減輕壓力症狀、降低壓力激素水平,提升情緒控制能力,整體上良性調整大腦,逆轉大腦隨着年齡增長而出現的結構和功能的衰老,提升免疫力等等。而結合善良心態的靜心打坐,還能有效改善抑鬱的情緒。關注於精神訓練的冥想打坐已經越來越成爲一種流行的健身方法。
西方醫學未能解決的人的生理衰老、精神健康等問題,卻可以被傳統的冥想打坐方法所改善,這裏面的內涵耐人尋味。身體與精神融爲一個有機的整體,而精神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更是起着主導作用。人們如果能主動注重對精神層面的體察和訓練、注重道德層面的提升,就可以整體提升身心健康。
進化假說在解釋人的起源的問題上,不僅具有十三個方面的生物學和邏輯學錯誤,避而不談人「精神」的起源,更有意忽略精神對維繫人健康的主導作用,造成了人們對人體生命現象的錯誤認知,導致生命科學走上了歧路。詳細內容我們會在第五、六章闡述。
前面的第一章,我們爲大家疏理了進化假說的邏輯錯誤、否定進化論的實驗數據和科學事實,第二章是破除進化假說的基本迷思,第三章深入解讀了否定進化假說的現代分子生物學研究成果。基於前面三章的大量科學研究和實驗證明,進化假說已經被徹底否定了。它甚至連假說都談不上,只是達爾文的猜想,應該從教科書中刪除。
第四章我們主要探討了被進化假說所忽視的構成人體的重要成分「精神」的物質屬性以及精神對維繫人體健康不可或缺的作用。精神作爲一種特殊的物質,還有一個顯着的特徵──具有相對獨立性,能獨立於肉體而存在。那麼,人的肉體死了之後,人的精神(靈魂)到哪裏去了?人生命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這些內容,我們將在第五章繼續探討。待續。
參考文獻:
328. Stark, Glenn. 「light」.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5 May.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light. Accessed 17 June 2023.
329.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quantu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 Jun.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quantum. Accessed 17 June 2023.
330. Kaku, Michio. 「Albert Einstei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8 Jun.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lbert-Einstein. Accessed 17 June 2023.
331. Energy. Physics. Written and fact-checked by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Last Updated: Jun 19,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energy
332.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7 Jun.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Georg-Christoph-Lichtenberg. Accessed 31 July 2023.
333. Hoosain Ebrahim (Director) (Medical photographer) & Robin Williams (1982) Kirlian photography—an appraisal, Journal of Audiovisual Media in Medicine, 5:3, 84-91, DOI: 10.3109/17453058209154332;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3109/17453058209154332
334. Boyers, David G. & Tiller, William A. Corona discharge photography.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73, 44 (7): 3102–3112. doi:10.1063/1.1662715;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63/1.1662715
335. Allan Mills (2009) Kirlian Photography, History of Photography, 33:3, 278-287, DOI: 10.1080/03087290802582988;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80/03087290802582988
336. Watkins, Arleen J; Bickell, William S. (1986). A Study of the Kirlian Effect. Skeptical Inquirer 10: 244-257.
https://cdn.centerforinquiry.org/wp-content/uploads/sites/29/1986/04/22165326/p54.pdf
337. John O. Pehek et al., Image Modulation in Corona Discharge Photography. Science 194,263-270(1976). DOI:10.1126/science.968480; https://sci-hub.st/10.1126/science.968480.
338. Dr Konstantin Korotkov (Author), Dr Ekaterina Jakovleva (Author). Electrophotonic Applications in Medicine: GDV Bioelectrography Paperback–February 10, 2013. ISBN 978-1481932981.
https://www.academia.edu/7359742/GDV_in_Medicine
339. Bellis, M. A., Hennell, T., Lushey, C., Hughes, K., Tocque, K., & Ashton, J. R. (2007). Elvis to Eminem: Quantifying the price of fame through early mortality of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rock and pop stars.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61(10), 896-901.
https://doi.org/10.1136/jech.2007.059915
340. Barondess, J. A. (2004). How to Live a Long Time: Facts, Factoids and Descants.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Clinical and Climatological Association, 116, 77-8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473132/
341.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Leopold Stokowski」.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4 Apr.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Leopold-Stokowski. Accessed 4 August 2023.
342.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Arturo Toscanini」.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8 Jun.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rturo-Toscanini. Accessed 4 August 2023.
343.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Eugene Ormand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8 Mar.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Eugene-Ormandy. Accessed 4 August 2023.
344.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Sir Thomas Beecham, 2nd Baronet」.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5 Apr.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Sir-Thomas-Beecham-2nd-Baronet. Accessed 4 August 2023.
345.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Morton Gould」.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7 Feb.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Morton-Gould. Accessed 4 August 2023.
346. Dossett, M. L., Fricchione, G. L., & Benson, H. (2020). A New Era for Mind–Body Medicin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2(15), 1390.
https://doi.org/10.1056/NEJMp1917461; https://sci-hub.st/10.1056/NEJMp1917461
347. Dossett, M. L., Fricchione, G. L., & Benson, H. (2020). A New Era for Mind–Body Medicin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2(15), 1390.
https://doi.org/10.1056/NEJMp1917461; https://sci-hub.st/10.1056/NEJMp1917461
348. Glaser, R., Kiecolt-Glaser, J. Stress-induced immune dysfunction: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Nat Rev Immunol 5, 243–251 (2005).
https://doi.org/10.1038/nri1571;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38/nri1571
349. Jones, E. (2012). 『The gut war』: Functional somatic disorders in the UK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History of the human sciences, 25(5), 30.
https://doi.org/10.1177/0952695112466515;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177/0952695112466515
350. Gerritsen, W., Heijnen, C. J., Wiegant, V. M., Bermond, B., & Frijda, N. H. (1996). Experimental social fear: immunological, hormonal, and autonomic concomitant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58(3), 273–286.
https://doi.org/10.1097/00006842-199605000-00011; https://sci-hub.se/https:/doi.org/10.1097/00006842-199605000-00011
351. Jeremy Amiel Rosenkranz, PhD, MS. Rosalind Franklin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Science. Faculty Directory.
https://www.rosalindfranklin.edu/academics/faculty/jeremy-amiel-rosenkranz/
352. Munshi, S., Loh, M. K., Ferrara, N., DeJoseph, M. R., Ritger, A., Padival, M., Record, M. J., Urban, J. H., & Rosenkranz, J. A. (2020). Repeated stress induces a pro-inflammatory state, increases amygdala neuronal and microglial activation, and causes anxiety in adult male rats.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84, 180–19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010555/pdf/nihms-1546584.pdf
353.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character」.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0 Feb. 2016,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haracter-biology. Accessed 27 July 2023.
354. Friedman, M., & Rosenman, R. H. (1959). Association of specific overt behavior patterns with blood and cardiovascular findings: blood cholesterol level, blood clotting time, the incidence of arcus senilis, and clinica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69(12), 1286-1296.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325609; https://sci-hub.se/10.1001/jama.1959.03000290012005
355. Munjal A, Kaufman EJ. Arcus Senilis. [Updated 2022 Aug 1].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3 Jan-.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54370/
356. Meyer Friedman (Author). Type A Behavior and Your Heart Hardcover – March 12, 1974.
https://www.amazon.com/Type-Behavior-Heart-Meyer-Friedman/dp/0394480112
357. Eysenck, H. J. (1991). Personality as a risk factor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2), 81-92.
https://doi.org/10.1002/per.2410050203;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02/per.2410050203
358. Smoking, Personality, and Stress. Psychosocial Factors in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1-4612-4440-0#bibliographic-information
359. Sahoo, S., Padhy, S. K., Padhee, B., Singla, N., & Sarkar, S. (2018). Role of personality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 issue that needs to be focused too! Indian Heart Journal, 70(Suppl 3), S471.
https://doi.org/10.1016/j.ihj.2018.11.003
360. Irwin, M. R., & Miller, A. H. (2007).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immunity: 20 years of progress and discovery.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1(4), 374–383.
https://doi.org/10.1016/j.bbi.2007.01.010
361. Pelin Kanten and Selahattin Kanten. Exploring the Role of A, B, C and D Personality Types on Individuals Work-Related Behaviors and Health Problems: A Theoretical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Invention. 2017; Volume 6 Issue 7; PP—29-37, 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Exploring-the-Role-of-A-%2C-B-%2C-C-and-D-Personality-%3A-PelinKanten-SelahattinKanten/fdb8f5bf94f7a504ed527bea84846a14dcdf6cfc
362. Fredrickson, B. L., Grewen, K. M., Coffey, K. A., Algoe, S. B., Firestine, A. M., Arevalo, J. M., Ma, J., & Cole, S. W. (2013). A functional genomic perspective on human well-be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0(33), 13684-13689.
https://doi.org/10.1073/pnas.1305419110
363. Slavich GM, Roos LG, Zaki J. Social belonging, compassion, and kindness: Key ingredients for fostering resilience, recovery, and growth from the COVID-19 pandemic. Anxiety Stress Coping. 2021;9:1-8.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0615806.2021.1950695?journalCode=gasc20
364. Brinke LT, Lee JJ, Carney DR. The Physiology of (Dis)Honesty: Does it impact Health?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COPSYC). 2015: 6, 177-18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250X15001980?via%3Dihub
365. Carney DR, Yap AJ, Lucas BJ, Mehta PH, McGee JA, Wilmuth C. Power buffers stress – for better and for worse.
https://view.officeapps.live.com/op/view.aspx?src=http%3A%2F%2Ffaculty.haas.berkeley.edu%2Fdana_carney%2Fdrcarney-pbs.doc&wdOrigin=BROWSELINK
366. Norman, K. (2017). Forgiveness: How it Manifests in our Health, Well-being, and Longevity..Master of Applied Positive
Psychology (MAPP) Capstone Project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22.
http://repository.upenn.edu/mapp_capstone/122
367. Bower JE, Kemeny ME, Taylor SE, Fahey JL. Finding positive meaning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natural killer cell cytotoxicity among participants in a bereavement-related disclosure intervention. Ann Behav Med. 2003 Spring;25(2):146-55.
https://academic.oup.com/abm/article/25/2/146/4631586
368. Cohen, R., Bavishi, C., & Rozanski, A. (2016). Purpose in Lif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ll-Cause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A Meta-Analysi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78(2), 122–133.
https://doi.org/10.1097/PSY.0000000000000274
369. Boyle PA, Buchman AS, Barnes LL, Bennett DA. Effect of a purpose in life on risk of incident Alzheimer disease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rsons. Arch Gen Psychiatry. 2010 Mar;67(3):304-10. doi: 10.1001/archgenpsychiatry.2009.208
370. Boyle, P. A., Barnes, L. L., Buchman, A. S., & Bennett, D. A. (2009). Purpose in Life Is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rson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71(5), 574.
https://doi.org/10.1097/PSY.0b013e3181a5a7c0
371. Naelys Diaz, E. Gail Horton & Tammy Malloy (2014) Attachment Style, Spirituali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Individuals in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Journal of Social Service Research, 40:3, 313-324, DOI: 10.1080/01488376.2014.896851,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80/01488376.2014.896851
372. Salt, E., Wiggins, A. C., Rayens, M. K., Johnson, R., Hardy, J. K., Segerstrom, S., & Crofford, L. J. (201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Purpose with Depression and Disability in Acute Low Back Pain Patients. Orthopedic nursing, 37(5), 287.
https://doi.org/10.1097/NOR.0000000000000480
373. Dossett, M. L., Fricchione, G. L., & Benson, H. (2020). A New Era for Mind–Body Medicin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2(15), 1390.
https://doi.org/10.1056/NEJMp1917461
374. Clarke, T. C., Barnes, P. M., Black, L. I., Stussman, B. J., & Nahin, R. L. (2018). Use of Yoga, Meditation, and Chiropractors Among U.S. Adults Aged 18 and Over. NCHS data brief, (325), 1–8.
https://www.cdc.gov/nchs/data/databriefs/db325-h.pdf
375. Kabat-Zinn, J., 1990.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Delacourt, New York.
376. Carlson, L. E., Speca, M., Faris, P., & Patel, K. D. (2007). One year pre-post intervention follow-up of psychological, immune, endocrine and blood pressure outcomes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in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 outpatients.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1(8), 1038–104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7521871/; https://sci-hub.se/10.1016/j.bbi.2007.04.002
377. Ortner, C.N.M., Kilner, S.J. & Zelazo, P.D.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reduced emotional interference on a cognitive task. Motiv Emot 31, 271–283 (2007). https://doi.org/10.1007/s11031-007-9076-7;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07/s11031-007-9076-7
378. Desbordes, G., Negi, L. T., Pace, T. W., Wallace, B. A., Raison, C. L., & Schwartz, E. L. (2012). Effects of mindful-attention and compassion meditation training on amygdala response to emotional stimuli in an ordinary, non-meditative state.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6, 23050.
https://doi.org/10.3389/fnhum.2012.00292
379. Desbordes, G., Negi, L. T., Pace, T. W., Wallace, B. A., Raison, C. L., & Schwartz, E. L. (2012). Effects of mindful-attention and compassion meditation training on amygdala response to emotional stimuli in an ordinary, non-meditative state.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6, 23050.
https://doi.org/10.3389/fnhum.2012.00292
380. Tang, Y., Hölzel, B. K., & Posner, M. I. (2015). The neuroscience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6(4), 213-225.
https://doi.org/10.1038/nrn3916
381. Fridovich-Keil, Judith L. and Rogers, Kara. 「epigenetic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9 Jul.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epigenetics. Accessed 4 August 2023.
382. Horvath, S., & Raj, K. (2018). DNA methylation-based biomarkers and the epigenetic clock theory of ageing.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19(6), 371-384.
https://doi.org/10.1038/s41576-018-0004-3
383. Chaix, R., Alvarez-López, M. J., Fagny, M., Lemee, L., Regnault, B., Davidson, R. J., Lutz, A., & Kaliman, P. (2017). Epigenetic clock analysis in long-term meditators.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85, 210.
https://doi.org/10.1016/j.psyneuen.2017.08.016
384. Pagnoni, G., & Cekic, M. (2007). Age effects on gray matter volume and attentional performance in Zen meditation. Neurobiology of aging, 28(10), 1623–1627.
https://doi.org/10.1016/j.neurobiolaging.2007.06.008
385. Chandran, V., Bermúdez, M. L., Koka, M., Chandran, B., Pawale, D., Vishnubhotla, R., … & Sadhasivam, S. (2021). Large-scale genomic study reveals robust activa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following advanced Inner Engineering meditation retrea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51), e2110455118.
https://www.pnas.org/doi/epdf/10.1073/pnas.2110455118
《透視「進化論」》寫作組
點閱【透視「進化論」】系列文章。
前言
第一章:進化論是未經證實的假說(上)
第一章:進化論是未經證實的假說(下)
第二章:破除進化假說的經典迷思(上)
第二章:破除進化假說的經典迷思(中)
第二章:破除進化假說的經典迷思(下)
第三章:分子生物學否定進化假說(上)
第三章:分子生物學否定進化假說(中)
第三章:分子生物學否定進化假說(下)
第四章:進化假說未觸及精神世界(上)
(版權歸大紀元和寫作組所有,歡迎轉載,不得更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