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本週五在華盛頓近郊的戴維營(Camp David)會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和韓國總統尹錫悅(Yoon Suk Yeol)。此次峯會上,三國領導人尋求三方合作"制度化",以共同應對朝鮮持續核威脅和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激進的挑釁,而早前備受矚目的三方聯合聲明細節也正式揭曉。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週二的記者會上介紹說,峯會將使三方合作進一步「制度化」,包括政府不同級別和高層之間的定期會議。此外,峯會還將推出「具體舉措」,三方合作涉及範圍從實體安全到經濟安全,從人道主義援助到金融發展,從全球公共衛生到關鍵新興技術的使用和交流。 美政府高級官員:此次峯會是"歷史性事件"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週五在峯會開幕前告訴記者,此次峯會標誌着「美日韓三方合作的新時代」。 他說:「三國領導人和高級官員將每年定期舉行會議,討論安全技術、區域戰略、經濟夥伴關係等廣泛議程。」 他還透露,三國已同意達成一項全新安全承諾,包括年度軍演計劃、彈道導彈防禦協調一體化,改善信息共享和危機溝通,以及與應對印太地區突發事件相關的政策協調。此外,經濟和能源安全最新舉措也有望公佈,包括供應鏈中斷預警機制。 「可以說,這是一件大事。」沙利文強調:「這是一個歷史性事件,它爲更加和平和繁榮的印太地區以及一個更強大、更安全的美國創造了條件。」 8月18日上午,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韓國總統尹錫悅終於在戴維營會面。拜登在歡迎儀式上直言,此次峯會標誌着美日韓三方合作的新篇章。 他說:「加強我們民主國家之間的聯繫長期以來一直是我的首要任務……只要我們團結起來,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強大,世界也會更安全。」 三方聯合聲明正式揭曉 旨在對抗中國和朝鮮 週五下午正式發佈的美日韓三方聯合聲明指出,將完善三方溝通機制,至少每年舉行一次領導人、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和國家安全顧問之間的三邊會議。與此同時,三國還將舉行首次三邊財政部長會議,並啓動每年舉行一次的商業和工業部長會議。 此外,年度三邊印太對話也將啓動,以協調實施印太方針,並不斷確定共同行動的新領域。今年10月將舉行三國發展政策對話,推動深化發展政策協調的具體討論。 聯合聲明重申了東盟的中心地位和團結,支持東盟印太展望的有力實施和主流化;還重申了對太平洋島國的支持。三方計劃協調東盟和太平洋島國的區域建設能力。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在接受本臺採訪時分析說,面對美中在印太地區的大國競爭,該地區國家長期陷入「選邊站隊」的困境。此次聯合聲明點名東盟和太平洋島國,是對這些地區國家釋放了一種強烈信號。 「這個信號不只是單純美方跟這些太平洋島國和東盟喊話,甚至透過跟東盟有密切經濟合作關係的韓國和日本來做串聯,我覺得訊號更強大。」 點名中國 三方對臺政策無變化 「我們對不符合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破壞地區和平與繁榮的行爲表示擔憂。」該聯合聲明特別點名中國:「回顧我們各自國家所目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近期在南海支持非法海事主張的危險和侵略行爲,我們強烈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印太海域現狀的企圖。」 聲明指出,美日韓重申對國際法的堅定承諾,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主張的航行和飛越自由。三方合作堅決反對對主權不明海域進行軍事化;危險使用海岸警衛隊和海上民兵船艦,及任何強制活動。 聲明還指出,三方聯盟對臺海的立場並無改變。「我們重申臺海和平與穩定作爲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的重要性。我們在臺灣問題上的基本立場沒有改變,主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但聲明並未明確指出,一旦中國入侵臺灣,三方聯盟是否會採取「具體舉措」。葉耀元認爲,美國的戰略模糊政策並沒有核心上的改變,只不過朝着清晰的趨勢發展。 他說:「但某種程度通過日韓加入這樣的對話機制,加入這樣的喊話過程,也就加深了對中國嚇阻的力道。」 年度聯合軍演計劃揭曉 共同應對朝核危機 此外,朝鮮也是此次三方峯會的焦點。聯合聲明敦促朝鮮放棄核計劃和彈道導彈計劃,併成立一個新的三邊工作組以打擊朝鮮網絡威脅並阻止其逃避制裁。美日韓三方仍致力於無條件與朝方恢復對話。 年度多領域三邊聯合軍演也最終得到聯合聲明的確認。聯合聲明表示,到今年年底,美日韓將實現對朝鮮導彈預警數據的實時共享。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隨即在聲明中對這一三方合作表示支持。 此外,三國領導人還承諾就供應鏈彈性,特別是半導體和電池,技術安全和標準,清潔能源和能源安全,生物技術,關鍵礦物,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及科學研究等領域開展三邊合作,並擴大全球供應鏈潛在中斷的可能的信息共享。 聯合聲明顯示,科技、無線電網絡、太空安全、人權、民間交流等領域也在三方合作的擴大範圍內。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三國還將繼續加強技術保護措施合作及出口管制合作,深化執法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協調,以防止技術被轉用於可能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軍事用途等。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