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另一種的「潤」:中國年輕人擺脫國內壓力 追求全球遊牧生活方式
【人民報消息】隨着COVID「清零」結束,中國開放邊境後不久,張川南(音譯,Chuanan Zhang)失去了上海一家化妝品公司會計的工作,她決定探索這個世界。 據美國之音報道,34歲的張說,「化妝品生意慘淡」,因爲疫情期間每個人都戴着口罩。下崗後,她花了1400美元參加了在線泰語課程,獲得了教育簽證,搬到了風景秀麗的泰國北部城市清邁。 張是越來越多移居海外的中國年輕人之一,他們不一定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而是爲了逃避在嚴格的疫情政策下生活了三年後,中國競爭激烈的工作文化、家庭壓力和有限的機會。東南亞因地理位置接近、生活成本相對低廉和熱帶風光而成爲熱門目的地。 自中國結束防疫封控措施並重新開放邊境以來,還沒有關於移居海外的中國年輕人數量的確切數據。但在中國流行的社交媒體平臺小紅書(Xiaohongshu)上,數百人討論了他們移居泰國的決定。許多人獲得了學習泰語的簽證,同時制定了下一步計劃。 今年年初,在清邁帕亞普大學,大約500名中國人開始了在線泰語課程。 曼谷私人語言機構杜克語言學校(Duke Language School)的老闆羅伊斯·衡(音譯,Royce Heng)表示,每個月約有180名中國人詢問簽證信息和課程。 遠離家鄉尋找機會的部分原因是中國16至24歲人羣的失業率在6月份升至21.3%,達歷史新高。好工作的稀缺增加了長時間工作的壓力。 紐約奧爾巴尼錫耶納學院社會學教授貝弗利·阮·湯普森(Beverly Yuen Thompson)表示,對年輕員工來說,選擇急流勇退是一種越來越流行的應對當前向下流動時期的方式。 「在20多歲和30歲出頭的時候,他們可以去泰國,自拍,在海灘上工作幾年,感覺自己的生活質量很高,」湯普森說。「假如這些遊子在自己的祖國有他們希望的同樣機會,他們本可以只是旅行度假。」 在中國疫情期間,張曾一度被關在上海的公寓裏幾個星期。即使解除封鎖,她也擔心再次爆發COVID疫情會阻止她在國內四處走動。 「我現在更看重自由,」張說。 一筆慷慨的遣散費資助了她在泰國的時光,她正在尋找長期留在國外的方法,也許是通過在線教授中文。 搬到清邁意味着早晨在鳥鳴聲中醒來,享受更輕鬆的生活節奏。與在中國不同,她有時間練習瑜伽和冥想、購買復古衣服並參加舞蹈課程。 38歲的阿莫尼奧·梁(音譯,Armonio Liang)離開中國西部內陸城市四川省成都,前往印度尼西亞巴厘島,這是一個受歡迎的數字遊牧目的地。他的Web3社交媒體初創公司受到中國政府的限制,而他使用的加密貨幣交易應用程序則招致了警方的騷擾。 搬到巴厘島給了他更大的自由和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而這些錢在家鄉可能只夠勉強生活。 「這是我在中國無法得到的,」梁說,他指的是在海灘上用筆記本電腦工作並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人士進行頭腦風暴。「成千上萬的想法在我的腦海中湧現。我以前從未如此有創造力。」 他也很享受他遇到的微笑歡迎。 「在成都,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如果我對陌生人微笑,他們會認爲我是個白癡,」他說。 不過,海外生活並不全是海灘聊天和友好的鄰居。湯普森說,對於大多數年輕工作者來說,這樣的停留將只是他們生活中的插曲。 「他們不能有小孩,因爲孩子必須上學,」湯普森說。「他們無法履行對父母的責任。如果年邁的父母需要幫助怎麼辦?因爲這樣的事情會發生,他們最終還是要回去找全職工作,或者被叫回家。」 張說她面臨着結婚的壓力。梁希望他的父母和他一起搬到巴厘島。 「這是一個大問題,」梁說。「他們擔心離開中國後會感到孤獨,擔心這裏的醫療資源。」 2020年,由於航班在大流行病期間停止,32歲的黃萬雄(音譯,Huang Wanxion)在菲律賓保和島滯留了七個月,他花時間學習自由潛水,也就是在沒有氧氣瓶的情況下潛水到深處。 他最終飛回了中國南方城市廣州的家,但在政府2021年打擊教培行業後,他失去了在一傢俬人輔導公司的工作。他的下一份工作是每天駕駛超過16個小時的網約車業務。 「那段日子我感覺自己就像一臺機器,」黃說。「我可以接受穩定不變的生活,但我不能接受沒有任何希望,不努力改善現狀,向命運投降。」 黃於2月份回到菲律賓,逃離了家人要他在中國找到更好工作和找女朋友的壓力。他與保和島恢復了友誼,並獲得了潛水教練資格。 但由於沒有中國遊客可教,也沒有收入,他於6月再次飛回國。 他仍然希望以潛水員的身份謀生,可能會回到東南亞,儘管他也可能會同意父母的提議,移民到祕魯,在一家家庭經營的超市工作。 黃回憶說,有一次他從40米(131英尺)的潛水中浮出水面太快,他的雙手因缺氧危險而顫抖。他吸取的教訓是避免匆忙併保持穩定前行。在下一步行動之前,他計劃利用自由潛水員的紀律來應對在中國生活的焦慮。 黃說:「我將從島嶼周圍的海洋中學到的平靜運用到我的現實生活中。」「我會保持自己的節奏。」 (本文依據了美聯社發自曼谷的報道。) △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中國工業利潤半年下滑兩位數 A股全變綠(圖) 2023/7/28 (12,995次)
習近平頭很痛!地方債務正吞噬中國經濟 2023/7/26 (29,761次)
廣州大量年輕人坐電動輪椅出行(圖) 2023/7/18 (35,158次)
「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 黨媒宣傳點燃民衆怒火 2023/7/13 (34,876次)
捂不住了!接種「滅活」疫苗的年輕人開始爆發癌症(多圖) 2023/7/12 (208,041次)
陸媒稱七成年輕人有十萬以下存款 網民熱議 2023/7/5 (90,519次)
5萬元買房 第一批去鶴崗的年輕人現在怎樣(視頻) 2023/6/28 (52,189次)
中共統治下的社會病了 有志向的年輕人沒有出路(圖) 2023/6/26 (40,125次)
腳底抹油 中國百萬富翁"前赴後潤"居全球之首(圖) 2023/6/14 (23,146次)
 
火箭軍🔥全軍覆沒,司令員李玉超、副司令員劉光斌等落馬,
火箭軍🔥全軍覆沒,司令員李玉超、副司令員劉光斌等落馬,
外星人真實存在💥震撼爆料💥美國政府藏有外星人遺體和UFO,
外星人真實存在💥震撼爆料💥美國政府藏有外星人遺體和UFO,
孫中山容共非聯共,中共混入國民黨篡權|中共自1949年建政後,
孫中山容共非聯共,中共混入國民黨篡權|中共自1949年建政後,
【聽人民報】🔥🔥清朝典當行離奇案件,張掌櫃失蹤之謎|
【聽人民報】🔥🔥清朝典當行離奇案件,張掌櫃失蹤之謎|
🔥秦剛和火箭軍什麼關係?🔥中共史上最短命外長令習近平難堪,中共政地震
🔥秦剛和火箭軍什麼關係?🔥中共史上最短命外長令習近平難堪,中共政地震
秦剛事件🔥又爆新料🔥,中共方寸大亂,末日敗相盡顯 |
秦剛事件🔥又爆新料🔥,中共方寸大亂,末日敗相盡顯 |
 
毛用這樣的目光望着他的私生子 2023/8/1 (194,359次)
中國債務令專家搖頭 化解危機習近平敢放手一搏嗎?(圖) 2023/7/31 (28,127次)
中共急眼了!爲了出席APEC李家超低頭認慫(圖) 2023/7/31 (68,252次)
繼續挖!外交部恢復秦剛資料 但秦剛繼續被雪藏 (圖) 2023/7/28 (27,606次)
從秦剛想到江時代的兩位幹部 2023/7/28 (65,011次)
提到秦剛怕變「陽」 發言人施展「甩鍋」功夫求自保(圖/視頻) 2023/7/26 (77,223次)
意外!王毅當「回鍋肉」 爲何「外交部長」成爲兩派勢力爭奪焦點(圖) 2023/7/26 (36,595次)
習近平揮淚罷秦剛 王毅回爐 證實內鬥傳言 2023/7/25 (116,866次)
軍隊把黨當作聾子耳朵 何衛東話中有話?(圖) 2023/7/24 (45,646次)

神奇!轉變觀念 變「敵」爲友 末期腫瘤竟然聽話變小(圖/視頻) 2023/7/24 (122,846次)
網友驚呆了!這位大五毛要把火引向外交部?(多圖/視頻) 2023/7/22 (116,358次)
習欲保秦剛 傅曉田美夢成空(圖) 2023/7/22 (92,628次)
七成英國人不信任中國 真正辱華的是「它」(多圖) 2023/7/22 (80,354次)
馬屁官員獻忠心 中共內部的權力危機(視頻) 2023/7/22 (60,030次)
特異功能是人本能 越純淨越超強(圖) 2023/7/21 (76,223次)
就爲這個!百歲基辛格拄着柺棍也要訪問北京(多圖) 2023/7/20 (84,240次)
川普涉國會騷亂被調查 共和黨人痛斥司法不公 2023/7/20 (17,058次)
習近平四大憂懼 全黨上下爲極端情況做準備 2023/7/20 (88,640次)
好可怕!強迫居民驗血建檔 網友憂被隨用隨取(多圖) 2023/7/20 (18,474次)
金裏奇預測川普勝選 執政1年有驚人政績 2023/7/19 (91,460次)
古埃及法老情人借體還魂 解密古遺址(圖) 2023/7/19 (74,949次)
美將軍積極練兵 準備迎戰中共軍隊 2023/7/18 (49,163次)
驚見美人魚!她興奮目睹"骨骸"還有頭髮(圖) 2023/7/17 (129,606次)
聽信中共的代價:洪都拉斯白蝦被砍半價 業者崩潰(圖) 2023/7/17 (38,784次)
耐人尋味!如果泄密是爲阻止臺海戰爭 你怎麼看?(多圖/視頻) 2023/7/15 (73,746次)
20大後最大老虎落馬 上海宣傳系統三連震 2023/7/14 (50,797次)
疫情後 中國經濟復甦美夢變噩夢 2023/7/14 (33,811次)
習大大「關懷」所羅門羣島(圖) 2023/7/14 (53,288次)
這可能是一個信號:秦剛遇到的麻煩不小(圖) 2023/7/13 (69,250次)
軍方內部有分歧 習近平面臨「黨指揮槍」不順手的局面(多圖) 2023/7/12 (55,396次)
七常委中有「渣男」 習李爲何「不近女色」(視頻) 2023/7/12 (103,929次)
全軍爲何急盼習近平下臺(圖) 2023/7/11 (50,245次)
影響習命運的12條歷史性政策(圖/視頻) 2023/7/11 (103,109次)
「趁你弱 要你命」習總又被俄爹狠狠捅了一刀(圖) 2023/7/10 (32,348次)
大開眼界!韋伯望遠鏡完成了一大創舉的原因就在於此(多圖) 2023/7/10 (78,192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