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北京頒佈激勵措施白搭 中國青年寧可四不度日
【人民報消息】儘管北京當局頒佈諸多激勵措施,但居高不下的青年失業率和經濟壓力,以致越來越多中國青年仍選擇四不度日,也就是不戀愛、不結婚、不買房、不生子。 據中央報道,據中國民政部6月發佈的報告,全國婚姻登記數連降8年,已觸及37年來最低水平,去年僅683萬對新人登記結婚,最新中國人口普查年鑑指出,2020年中國的初婚平均年齡爲28.6歲,比2010提高近4歲。 在中國,越來越多年輕人,特別是90後和零零後女性,對於早婚的社會期望日益無動於衷,她們接受更多教育因此經濟更獨立。 像是山西省的29歲教師侯靜宜,過去3年父母爲她安排約20次相親,但她目前小姑獨處,也不覺得需迫切找個結婚對象,並說:「婚姻關乎自由。並非每個人都需要儘快結婚。」 化名克麗絲塔(Christa)的某製造企業主管也說:「結婚並不是必需的,我相信結婚會影響我的個人成就,尤其是我的事業。」 而近來中國經濟疲弱不振,也導致年輕人對婚姻缺乏興趣,尤其今年中國年齡介於16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破紀錄達20.8%,化名珊珊(Shan Shan)的上班族說,謀生難,因此找工作的壓力讓她沒精力考慮婚姻。 化名小剛(Xiao Gang)的軟體工程師也說,擔心被解僱,科技業的大規模裁員迫使他經常加班,「當朋友邀請我和女孩一起出去玩時,我根本沒有精力去」。 另一方面,中國雖已廢止一胎化政策並鼓勵二胎、三胎,但是仍不利於在職場打拚的女性,加上中國的勞動立法不健全,難以保護女性生育權力以及勞動力市場的平等競爭權力。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劉氏中國研究院高級講師劉葉(Liu Ye,音譯)分析,中國職場的性別不平等仍根深蒂固。她說,這其中包括歧視性的性別配額,以及根據懷孕和對產假需求的可能性,予以篩選評估,迫使許多年輕女性必須在事業和成家之間抉擇。 即因如此,儘管今年5月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在20多個城市開辦,給予兩孩以上家庭住房、稅收和教育方面補貼,但當局的努力普遍年輕人不領情,更冷嘲熱諷稱毫無助益。 好比克麗絲塔直言「很荒謬」,並說:「很多像我這樣的年輕人都面臨著找工作上的困難。當一個人在經濟上都無法照顧好自己,拿什麼來組建家庭呢?」 因驚覺標榜不戀愛、不結婚、不買房、不生子的「四不青年」現象日益普及,共青團廣州市委發佈「當前我市『四不青年』現象有所抬頭 建議多措並舉加強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文件。 共青團廣州市委指出,繼「內卷」、「躺平」等描述青年因各種社會壓力,而產生喪文化情緒心理和行爲的詞語後,「不搞對象、不結婚、不買房、不要孩子」的「四不青年」逐漸大行其道。 回收1萬5501份有效問卷的調查發現,符合「四不」特徵的大學生、在職青年佔1215份,當局因而下達助力青年告別「四不」轉向「四要」的指示,也就是要談戀愛、要結婚、要買房、要孩子。 但中國網友反應冷淡說:「要把四不變爲四要,首先要弄清楚部分青年人躺平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這比喊口號要管用得多。就業,住房,父母二老,甚麼時候不再像陰影籠罩在他們的頭上,他們才敢生動活潑。」 由於四不青年益增,以致中國出生率續降,人權觀察組織公佈的數據,中國總生育率從上世紀80年代末的每位女性生2.6個孩子,降至2021年的1.15個,去年是中國近60年來首次出現人口下降。 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社會學名譽教授鮑斯頓(Dudley Poston Jr.)表示:「中國正在陷入嚴重的人口危機…越來越成爲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國家。」 △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中共官方稱一週工作1小時屬就業 網友怒轟(圖) 2023/6/15 (43,292次)
大陸青年失業率高漲 中共坐等火山噴發 (圖) 2023/6/2 (20,560次)
中國農村調查:男青年普遍面臨終生單身風險(圖) 2023/2/23 (31,651次)
美國男子敞開心扉 成功救下欲跳橋青年(圖) 2022/2/15 (36,663次)
老人輪椅車雨中壞掉 四青年推送她回家(圖) 2021/11/13 (19,083次)
逃亡80後說 良知讓我無法沉默(圖) 2021/10/15 (79,486次)
遭中共通緝 旅歐青年擬燒黨旗抗議(圖) 2021/3/8 (88,309次)
甘肅青年張盼成 因網上視頻再遭抓捕(圖) 2021/2/25 (88,664次)
吳淦獄中近況 通報發出四不聲明(圖) 2021/2/17 (87,366次)
軍方內部有分歧 習近平面臨「黨指揮槍」不順手的局面(多圖) 2023/7/12 (55,396次)
七常委中有「渣男」 習李爲何「不近女色」(視頻) 2023/7/12 (103,929次)
全軍爲何急盼習近平下臺(圖) 2023/7/11 (50,245次)
影響習命運的12條歷史性政策(圖/視頻) 2023/7/11 (103,109次)
「趁你弱 要你命」習總又被俄爹狠狠捅了一刀(圖) 2023/7/10 (32,348次)
大開眼界!韋伯望遠鏡完成了一大創舉的原因就在於此(多圖) 2023/7/10 (78,190次)
有因即有果!流浪貓竟成家庭保健醫(圖) 2023/7/9 (71,549次)
扯褲襠!余茂春發表中共八十年前的民主頌 2023/7/6 (50,758次)
習近平和隋煬帝七大相似之處 2023/7/4 (56,159次) 📝

習近平「兩板虎」註定讓新經濟計劃失敗 2023/7/4 (30,460次)
蒼天示警!香港七一「文明之光」暴斃 誰還裝糊塗(多圖) 2023/7/3 (147,591次)
小笑話:左起第三位是江澤民同志 2023/6/30 (87,984次)
美考慮祭新限制 使AI芯片出口中國難上加難 2023/6/29 (10,181次)
烏克蘭小故事:「對不起,我偷了你的車」 2023/6/29 (356,564次)
小笑話:遍地「反賊」 習近平問老毛咋辦 2023/6/27 (93,596次)
習近平今天怎麼還沒露面? 2023/6/26 (67,437次)
與亡親故友夢中相見 那是真實的(圖) 2023/6/26 (65,239次)
普里戈津唱的這是哪出戏? 2023/6/25 (57,006次)
中共聽不懂談判只認得拳頭 2023/6/23 (21,586次)
世界第二富豪妻子的選擇令人欽佩!(圖) 2023/6/23 (23,518次)
中共若發動戰爭 那末日就鐵定來臨 2023/6/22 (81,675次)
網友熱議布林肯訪中 :別說暴風雨來前無徵兆(圖) 2023/6/21 (22,672次)
美國務卿布林肯48小時旋風式訪華白搭 2023/6/20 (19,586次)
習近平忘卻的故事 2023/6/19 (36,966次)
習近平讓全世界都翻烙餅(圖) 2023/6/18 (141,476次)
私人醫生李志綏泄露毛的最大嗜好(圖) 2023/6/17 (73,951次)
中共缺啥 新華網補啥(多圖) 2023/6/17 (24,531次)
今年畫風大不同 他們眼中的光彩成爲了歷史(多圖) 2023/6/17 (22,028次)
「上海石庫門裏的紅色印記」在胡言亂語 2023/6/16 (57,330次)
小笑話:想當年 江澤民爲何讓宋祖英離婚(圖) 2023/6/16 (105,852次)
金無怠的絕望 露出中共的鐵石心腸 (圖) 2023/6/15 (80,835次)
贊!韓國這一動作勇氣與智慧並舉 威力勝過薩德導彈(多圖) 2023/6/15 (92,186次)
李強開會學「習思想」 秦剛「開小差」 2023/6/13 (36,800次)
冷笑話:這是共產主義天堂(圖) 2023/6/13 (51,708次)
德國人嫖娼,習近平患性病(圖) 2023/6/13 (100,352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