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抉擇》影評:伍子胥與何寶康的選擇(圖/視頻)
 
若塵
 
2021年9月10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看新世紀影視的電影《抉擇》,感覺女主角田靜雯是一個善良的好女孩,令所有人心疼。而男主角何寶康,身爲田靜雯父親生死之交的戰友,在劇裏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都不是一個討我喜歡的角色。原因就是他出賣過戰友,苟且偷生。 然而,當我再次審視這個人物選擇的人生道路時,卻有了新的理解。何寶康讓我想起了春秋時期的伍子胥,覺得他們的經歷竟很是相似。 伍子胥是一位充滿傳奇的歷史名人。他的父親伍奢原本是楚國太子建的太傅,也就是負責教導太子的老師,但卻受人誣陷。楚平王想除掉他,卻顧慮他有兩個有才幹的兒子,於是下了一道命令,讓伍子胥和他的兄長伍尚迅速前往郢都,否則就殺掉他們的父親。 伍尚爲人仁厚,明知是死路一條,卻以君臣之道,爲父盡孝的想法,依然選擇聽從君令,去了郢都,果然被處死。伍尚通過這種方式,盡了孝道。而伍子胥不同,他走上了逃亡之路,一夜間從一名士族變成了亡命徒。巨大的心裏落差不說,他還揹負着爲家族報仇的重擔,身邊還拉扯着太子建的兒子。這些都支撐着他活下去,所以他臥薪嚐膽、苟且偷生幾十年。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成功輔佐吳王,攻破楚國,一報血海深仇,同時也改變了春秋時期的國界版圖。 「子胥東奔,乞食於此,女分壺漿,滅口而死。 聲動列國,義形壯士,投金瀨沚,報德稱美。」 這是大詩人李白寫的碑文,描述的就是伍子胥逃亡過程中經歷的曲折離奇而又可悲可嘆的故事,其中展現的忠、孝、義的傳統價值觀,一直爲後人津津樂道。 回到《抉擇》這部電影,我意識到主人公何寶康的選擇和伍子胥不謀而合。他沒有一死了之,卻選擇忍辱負重地在魔鬼的身邊活着,這是一條更爲艱辛困難的路──在復仇前從來都不能活得輕鬆或釋然,也無法獲得解脫,還要忍受屈辱,這是選擇死亡的人無法體會和承擔的。 他爲了年幼的女兒,爲了有朝一日能爲老戰友們報仇,心懷痛悔,隱忍地與當年害死自己戰友的警察局長合作投資項目,事業失意時甚至像一具行屍走肉,成功時也開心不起來,生活像一直有一片陰雲籠罩着。 幸好他輾轉找到了老戰友的女兒田靜雯,可她卻因爲信仰遭到警察局長的通緝和抓捕。在保護她免受中共迫害的過程中,何寶康自己也獲得了內心的解脫和安慰,多年來的愧疚得以釋懷。 電影《抉擇》帶給我的衝擊和啓示還有很多,這裏只是說了我從何寶康這個角色身上得到的感悟,而其實《抉擇》蘊含着更深刻的道理和傳統價值觀,這樣的電影是現代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一股難得的清流,滌盪人們的心靈,傳遞善良人們的美好願景與希望。△ 長篇劇情電影《抉擇》(新世紀影視三週年公映版):https://youtu.be/k84uJbgguIM

 
分享:
 
人氣:315,91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