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三十六策(計)」的意義,即代表萬物由此而始,由此而生,從而產生無窮的變化。

【人民報消息】「三十六計,走爲上策」這話很常見,本作「三十六策,走爲上計」,凡事態發展到難以挽回的地步,思前想後別無良策,此時什麼都得放下,唯有一走了事。「三十六計」古稱「三十六策」,歷史上真有「三十六策」嗎?又爲什麼出「三十六策」而不是十八策、六十四策……呢?原來它和中國哲學《易》之思想有關呢。 先來說說「三十六策」的出處。這話不是縱橫家大師鬼谷子的計策,也不是出自空城計借東風的諸葛孔明,它是和南朝劉宋的開國名將檀公有關連。 檀公就是沙場老將檀道濟,他少小就成孤兒,奉姊事兄以和謹致稱,天生很有幹才,領兵打仗智勇雙全。他追隨劉宋高祖武皇帝劉裕創義,身先士卒,東征西戰、南征北討,所向披靡,戰功彪炳。當他在世時,就像是南朝的移動長城一般,北魏對南朝出兵總也無功而返,北魏軍士都很懼怕他,甚至奉他的畫像「禳鬼」驅邪。 元嘉八年,兵力強盛的魏軍,搶回被劉宋收復的河南洛陽等地。檀道濟奉命再攻河南,在二十多天裏和魏軍打了三十餘戰,多次告捷,但是打到歷城的時候,因爲連日轉戰,糧草已經快告竭了,只好準備罷攻還朝。當時,軍隊中有士卒投降了北魏,並帶去情報邀功,說檀軍中糧食已罄。檀營的士兵也因爲憂懼而士氣渙散,軍心大動。 檀道濟心生一計,趁着夜色上演一場「唱籌量沙」糊弄敵軍耳目,動搖敵營軍心。他親自到營寨中查點糧食,讓士兵用斗量米,旁邊的兵拿竹籌唱數,地上則擺着一個個飽滿的糧袋(其實內裝沙子),敞開的口子露出雪白的大米。魏軍的探子連夜急急送敵情,趕早向將領報告檀營還有許多剩餘糧食,魏軍因而放棄追擊。 檀道濟趁機南返之時,命令軍士都穿上鎧甲,他自己則身穿一襲白服,舍馬乘車輿,從容不迫地徐徐突圍。魏軍憂懼有埋伏不敢逼近檀軍,也罷戰北歸。這一次,檀道濟雖然沒有取得屢次常勝的戰績,然而大敵當前,全軍而返,使他聲名大振。 南齊的叛臣王敬則說:「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南史.列傳第三十五/王敬則》),說的就是檀公的這樁戰事,雖然檀公雄才多策也只能一走爲上。這是我們一般說的「三十六策,走爲上計」、「三十六計,走爲上策」的出處。不過叛臣王敬則說這話的當時,是出於譏諷,「蓋譏檀道濟避魏事也」。 那麼,爲什麼說「三十六策」呢?「策」和「三十六」之數可以回溯到古人用蓍草卜卦問吉凶的「揲蓍」,也稱「筮」法。 古人用來卜卦問吉凶的蓍草即稱爲「策」。揲蓍時,先在五十根蓍草中抽出一策(一根),再將其餘作兩部份,然後四策(四根)一數,以定陰爻或陽爻。荀爽着《易傳》,說六十四卦「策取始於幹,猶萬物之生稟於天」。彖曰「大哉幹元,萬物資始」, 幹之陽氣是資生萬物生命的元氣來源,幹元用九之數,揲蓍時九之數是爲三十六策。故而爲何取「三十六策」的意義由此可見,即代表萬物由此而始,由此而生,從而產生無窮的變化。 明末清初,有人將一些歷史上的軍事典故,實名湊足三十六個,名爲「三十六計」: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無中生有、暗度陳倉、隔岸觀火、笑裏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打草驚蛇、借屍還魂、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遠交近攻、假途滅虢、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癡不癲、上屋抽梯、樹上開花、反客爲主、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走爲上計。 迴歸「三十六策」的源頭,本義是虛數,是說計策可如天地衍生萬物一般,變化而無窮。誠如《史記.褚少孫補.龜策傳》所言「摓策定數,灼龜觀兆,變化無窮」之意也。 (參考數據:《南史》、《宋書》、《南齊書》、《周易註釋》)△ (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