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新聞簡述(圖)
 
畢藤菲
美國國會議員維爾恩.布坎南(右)3月8日宣佈,他與一些同事共同發起一項立法,因世界衛生組織(WHO)幫助中共掩蓋冠狀病毒(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在世衛做出六大改變之前,美國將凍結對其財政支持。

【人民報消息】 美議員提法案:世衛是中共傀儡 需斷其金源 美國國會議員維爾恩.布坎南3月8日宣佈,他與幾位同事共同發起一項立法:因世界衛生組織(WHO)幫助中共掩蓋冠狀病毒(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在世衛做出六大改變之前,美國將凍結對其的財政支持。 布坎南稱世衛爲「中(共)國的傀儡」,他指出,世衛荒謬地讚揚中共對病毒疫情透明的承諾,且稱中共處理得很好。布坎南發推說,事實正好相反,(中共瞞疫)已被充份證明。 布坎南說:「數億納稅人的資金不應自由流向幫助中(共)國政府掩蓋COVID-19起源和傳播的組織。」「這項立法將暫停援助,直到該組織證明它不受中國共產黨的影響爲止。」 布坎南還說,在前總統川普(特朗普)退出世衛組織後,拜登恢復對其援助是錯誤的。 違反隱私及不公報導 CGTN持照商遭英國罰22.5萬 英國通訊管理局3月8日公佈兩項裁定,因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未遵守英國的廣播規定,違反公平和隱私權,以及不公平報導,分別予以CGTN的持照商——星空華文傳媒有限公司(SCML)10萬和12.5萬英鎊罰款,共22.5萬英鎊。 英國通訊管理局裁定,CGTN於2019年的5篇香港抗議活動報導違反了公平規定;其於2013年和2014年的兩篇對英國公民韓飛龍的報導違反了公平和隱私權規定。 此外,通訊管理局還即將對CGTN的另外兩項「電視認罪」投訴做出裁決,分別是CGTN對前英國駐香港領事館職員鄭永傑以及在香港書商、瑞典人桂敏海的「認罪」報導。 基於CGTN沒有依據報導原則對當事人的所謂「認罪」證詞的可靠性進行應有的質疑,通訊管理局表示,它正在考慮據此對CGTN進行下一步的制裁。 對抗中共 歐洲三強國展開「炮艦外交」 中共對香港和新疆人權的踐踏,以及在南中國海的挑釁行爲,引發越來越多西方國家的不滿和焦慮。歐洲三大國英、法、德已經將響應方式升級爲側重軍事壓力的「炮艦外交」。 「日經亞洲評論」3月5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當一個國家藐視國際規則時,世界強國會以一種特殊的升級模式做出回應。那就是在必要時施加軍事壓力,包括派遣軍艦。 例如,法國2月19日派出一艘巡防艦在日本附近海域,與日本和美軍進行聯合軍演。預計法國還將在今年夏天前派出一艘兩棲艦,並首次與日本和美國舉行軍事演習。 英國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向印太地區派遣最先進的「伊莉薩白女王」號航母。德國政府官員3月2日透露,一艘德國巡防艦將於8月啓程前往亞洲,返航途中將穿越南中國海。 美油價上漲 專家:拜登政策或加劇漲價 根據Gas Buddy的數據,截至3月9日早上,美國平均油價爲每加侖2.82美元,比一個月前上漲了34美分。美國能源信息署的聯邦數據顯示,自2020年5月初觸底以來,油價大多穩步上升。 隨後夏季的重新開放伴隨着油價相應上漲。隨着第二波疫情推動病例數上升,油價在秋季略有下降。但日前多地持續重新開放,汽油的需求繼續擴大。 與此同時,生產跟不上。爲供應帶來更多困境的是,石油輸出國組織3月4日同意在4月份之前不增加石油產量,但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除外。 一些專家,比如殼牌石油公司前總裁約翰.霍夫邁斯特,擔心拜登的政策可能會推動油價進一步上漲。拜登1月27日簽署行政令,暫停核發聯邦領土上新的石油和天然氣租賃許可。 重返印太對抗中共 英相將發佈冷戰後最重量級報告 英國首相約翰遜將於3月16日發佈「自冷戰之後的最重量級報告」,說明政府在後脫歐時代的國策方針,並提及英國將重返印太地區,建立民主聯盟來應對中共威脅。 約翰遜將這份報告形容爲「英國自冷戰終結後最大規模的外交、國防、國安以及發展政策評估報告」。 根據政府內部文件,該報告指出,爲了更好地解析及響應中共帶來的系統性挑戰,英國政府將注重提升對抗中共方面的投資,尤其是在網絡安全部份。英國也將尋求參與更高級別的印太事務,並定期派駐武力至海外地區,提高針對國防威脅的偵測、威懾和反擊能力。 該報告原定於2020年初發表,但因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被拖延至今。英國預計也將在3月22日發佈國防白皮書,以補充說明未來的建軍方略。 拒暴力鎮壓 緬甸逾百警察加入反軍方陣營 緬甸軍方於2月1日發動政變,推翻昂山素季領導的民選政府,引發全國性抗議。軍方和警方近期對和平示威者的鎮壓越來越暴力,至今已有一百多名警察走到軍方對立面,反對暴力鎮壓。 中央社報導,官員和數家媒體報導指出,在緬甸動盪不安的局勢下,許多人已開始逃往印度。其中有些是不願參與暴力鎮壓示威民衆的警察。至今已有超過一百多名警察加入「公民不服從運動」,反對軍方暴力鎮壓。 印度警方表示,3月3日有9人跨越邊境進入印度米佐拉姆省,其中3人是警察,他們拒絕鎮壓抗議活動。印度與緬甸共享邊界長達一千六百多公里。 《伊洛瓦底江》雜誌報導,7名來自緬甸南部德林達依省的女警也加入這場運動,位於最北部的克欽邦及德林達依省也有17名警察參與這場運動。 (人民報記者畢藤菲綜合報導)△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新聞簡述(圖) 2021/3/4 (49,784次)
新聞簡述(圖) 2021/2/26 (51,392次)
新聞簡述(圖) 2021/2/18 (48,140次)
新聞簡述(圖) 2021/2/11 (51,002次)
新聞簡述(圖) 2021/2/4 (52,094次)
新聞簡述(圖) 2021/1/28 (51,646次)
新聞簡述(圖) 2021/1/21 (51,237次)
新聞簡述(圖) 2021/1/14 (56,662次)
新聞簡述(圖) 2021/1/7 (56,208次)
這個文件超出了江澤民能夠容忍的範圍(8圖) 2021/3/13 (477,674次)
袋鼠巖畫鬧的!科學家拿達爾文打鑔(圖) 2021/3/10 (384,916次)
小笑話:江澤民屈從宋祖英的原因(圖) 2021/3/9 (432,186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完成神旨意(新23)(圖) 2021/3/7 (155,611次)
爲什麼中共害怕這個13秒長的視頻(圖/視頻) 2021/3/7 (265,229次)
累不累啊?習與江蛤拉鋸拉到今天(多圖) 2021/3/7 (366,488次)
回味無窮!觀神韻藝術團小舞劇《道緣》(圖) 2021/3/6 (316,468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新22)(圖) 2021/3/4 (169,089次)
老江真不行了!孫子向境外轉移資產(圖) 2021/3/2 (479,420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新21)(圖) 2021/2/26 (171,040次)
5000米高空墜下 上帝送來救命大腿(圖) 2021/2/23 (179,628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完成神旨意(新20)(圖) 2021/2/19 (153,013次)
兩位法學教授跟黨較勁 笑爆網絡(多圖/視頻) 2021/2/16 (363,182次)
人民報中國新年獻辭:沁園春·牛灑辛丑淚(圖) 2021/2/12 (294,090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新19) (圖) 2021/2/8 (152,745次)
習近平爲何過年連這幾個字都說不利索了(多圖/2視頻) 2021/2/6 (500,521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完成神旨意(新18)(圖) 2021/2/4 (144,815次)
翟東昇素顏直播,三下五除二,給布林肯卸了妝(圖/3視頻) 2021/2/1 (315,484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完成神旨意(新17)(多圖) 2021/1/29 (157,794次)
神出沒出手?!一個應該震驚世界的消息(多圖/視頻) 2021/1/25 (430,227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新16) (圖/視頻) 2021/1/22 (163,003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完成神旨意(新14)(圖) 2021/1/10 (167,613次)
校園慘劇:中共老黨員撞死黨的重點培養對像(多圖) 2021/1/4 (234,107次)
奇葩!18次毒針楞沒死,美國死囚遇中共病毒就嘎嘣(圖) 2021/1/3 (159,573次)
人民報元旦獻辭:卜算子·2021(圖) 2021/1/1 (287,917次)
爲正義和美國未來而戰!1月6日到華盛頓DC去(圖/視頻) 2020/12/31 (286,212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新13) (圖) 2020/12/30 (163,881次)
當這個場景出現時,誰當總統…(多圖) 2020/12/27 (339,511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完成神旨意(新12)(圖) 2020/12/26 (159,238次)
知曉奧八篡改出生地 衛生總監被滅口(多圖/視頻) 2020/12/25 (461,049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完成神旨意(新11)(圖) 2020/12/19 (177,154次)
天選之子千錘百煉 只爲這一回(多圖/視頻) 2020/12/18 (434,888次)
高僧涅盤千年不腐 爲何驚倒一片(圖) 2020/12/14 (179,434次)
神祕金屬巨柱忽東忽西挺咋呼的(多圖/視頻) 2020/12/13 (211,049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新10) (圖) 2020/12/9 (186,699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