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目如電,善惡必報是天理。

【人民報消息】清朝年間,貴州甕安縣境內的盧化住着一位盧員外,爲人處事非常尖酸刻薄,自從他操持家業以來,憑着祖輩留下來的一些財產,除對佃戶利上加利盤剝外,還組織與幫做販賣私鹽生意,年景欠收時他的食鹽貴得怕人,人們給了他個順口溜:「盧員外生意做得好,鬥米(三十五斤)斤鹽買不到。」 盧員外一輩子都是大斗進,小鬥出,大秤進,小秤出,而他的鹽賣出時只有十二、三兩,人們苦不堪言,但又能怎麼樣呢? 由於盧員外做事心術不正,盡掙黑心錢,一輩子做了不少缺德事,他一連娶了四個女人都未給他生下一男半女。當他五十九歲時又娶了第五個小妾進府,不久就身懷六甲,在慶賀他六十大壽的第二天一男嬰出世了。爲慶賀這一雙喜臨門的日子,即取名爲盧壽,以表紀念。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一晃盧壽四、五歲了,請來私塾老師教讀,孩童聰明伶俐,能過目不忘,又勤奮好學。老年得子的盧員外簡直樂開了心,在兒子十三歲那年便在附近訂下一門稱心的親事,同時送去不少彩禮,準備第二年即迎娶媳婦進府。 事隔不久,盧壽開始生病,用了無數藥草,醫生都無濟於事,求神拜佛許願也不見好轉。盧員外花多少銀兩請名醫高手也不在乎,只要能治好盧壽的病就行,但是眼看病勢一天天沉重下去…… 盧員外是個視錢如命的人,爲說親花了不少錢財,又眼看兒子病勢堪憂,倒不如找親家商量把媳婦接過門來沖沖喜,或有個好轉的希望,如有個三長兩短的,也是我盧家的人了。主意一定,當然親家也無話可說,就同意了迎親的佳期,各備各的。 恰巧在喜期臨近的前七、八天,盧壽好像病情好了三分之二,並對爹爹說:「你把那匹你常騎的大騾子殺血來我吃,病就全好了。」 盧員外非常高興,騾子算個啥,只要兒子的病能好,隨即安排人手在後園殺得一碗騾血。盧員外邊走邊喊:「爹給你端血來了,快起來喝吧!」一直走到床邊未見回答,用手去摸,盧壽早已氣絕身亡了。 瞬間老人暈倒在地,當家人把他抬到床上後,就聽到他在喊:「兒子,你要去哪裏呀?快跟我回家吧!不要去了。」 只聽用他的嘴在說,卻是盧壽的聲音:「老東西,誰是你的兒子,你以前欠了我幾千兩銀子不還我,我是來收帳的,除彩禮錢外,還差一匹騾馬的錢才夠數,你等着吧,還有人要來收大帳呢!你再追,老子要打你了。」 話音剛落,只聽盧員外哇的一聲就醒了,模糊間看到親人們的哭泣和幫工們的慌亂……隨即又暈過去了,七十多歲的老人能經得起這一打擊嗎?沒幾天就嗚呼歸西了。 安葬後沒隔多久,不知是什麼原因,一個夜晚,四周熊熊大火把狠心掙錢造就的盧家大院燃爲灰燼,衆人便逃之夭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