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廷璣故事中,無論是守義的人們,還是慷慨尚義的人,在上天的安排下,各得其所,各得所報。

【人民報消息】清朝時期,有一位張姓關吏負責管理關稅。有一年他奉命押解銀兩到京城,途中遭竊,差事沒完成,他想一死了之。一個開銀號的商人慷慨相助,幫助他解除難關。此後,兩家定下婚約。還沒等到兒子長大成人,銀號商人就去世了,他的幼子淪落爲乞丐。在渾噩的世俗中,有人好義,有人守義,在上天的安排下,他們各自有了歸屬…… 清朝時期,順天府人單廷璣,自幼就是小乞丐。他四十歲時,輾轉來到江南蕪湖乞討。白天乞食,夜裏就在人家的屋檐下過夜。 有一年,夜裏太寒冷,他打着哆嗦蜷縮着。這時,他看見一人提着燈籠,引導一位老翁來到他的跟前,說:「什麼人在我的房檐下?」單廷璣說是乞丐。 這位張姓老翁可憐他,招呼他進門,吩咐他到旁舍,不僅給他吃粥,還讓他在家裏寄宿。主人進入屋內,僕人也都離開了。 單廷璣走出舍外,在庭院中穿行。一個僕人出來看見了他,以爲他要趁夜偷東西呢!被人誣陷,單廷璣不服。諸僕人聚集在一起,準備把乞丐打一頓。 老翁出來,喚來單廷璣說:「我可憐你寒冷,讓你寄宿;可憐你飢餓,給你粥吃。你怎麼能忘恩背德呢?」 單廷璣解釋說:「我感念老翁恩德還來不及呢,怎會反而盜竊您的財物呢?身爲乞丐雖然不齒,但我也不做偷竊的事。我根本沒偷,試問您的家僕,我盜竊什麼了?明明就是誣陷我。老翁您怎麼能聽信?」 老翁立即喝止他,說:「你給我住口。看你年富力強,怎麼會淪落爲乞丐?」 單廷璣說:「我五歲時就成了乞丐。直到今日,我所見的人無非都是乞丐。所以除了當乞丐之外,從來沒有過其它打算。」老翁得知他姓單,名廷璣,是京城裏的人。 於是老翁問他:「你父親做什麼行業?」 單廷璣說:「我那時還小,都記不得了。只知道,我父親是在某衚衕開銀號。父親死時,家業罄盡,身邊沒有一個親戚族人。我就做了王家的奴僕,成了養子。後來,我又被王家拋棄,成了乞丐。」老翁點點頭,即命僕人送他到旅店。 到了第二天早上,張家派人送來裘衣冠帽來服侍單廷璣。單廷璣不解是爲什麼,於是穿好衣冠來見老翁。經老翁解釋,單廷璣才知道,昔日單張兩家定下婚約。這位老翁就是他的岳父,而他就是張家的女婿。 老翁回憶往事,他曾經擔任關吏,昔日奉命押解銀兩到京城,但是途中被竊,銀兩不足。無可奈何之時,想一死了之,幸好遇到單廷璣的父親。單父慷慨地贈予他四百金,才能回去交差。三年以後,張翁再次來到京城,拜訪單父。那時,單廷璣才兩歲,張翁的女兒也兩歲,於是兩家爲孩子定下婚約。 過了四年,張翁又來到京城,得知單父已經去世,他遍地尋找單廷璣,都沒有找到。衆人都說:「單姓商賈不是本地人,他一死,人就散了,找也找不到。」幾十年來,張翁都沒能找到單廷璣。張翁女兒信守婚約,誓不嫁他人,守志不二,爲單家護守忠貞一直到今天。 苦等音訊幾十年,如今人就在眼前。單廷璣拜張翁爲岳父,完成婚約。 張翁問女婿,是否擅長什麼?單廷璣告訴老翁說:「我惟獨善走南北,很熟悉道路,還懂得一些滿洲話。」老翁聽了,只好一笑了之。 時逢關督大人準備接官眷,要選一個能幹的人,張翁推薦單廷璣。單廷璣入見,關督見了他很高興,命他迅速出發。 單廷璣回到家,對妻子說起迎接官眷的事。他想到,京師的官眷初到南方,他可以藉機會在道中招待好他們,日後還可以謀些其它的差事做。單妻張氏同意他的看法,取出數百金鼎力相助夫君。 官眷一路走來,凡是器用、飲食、遊覽,單廷璣都使衆人皆得歡心。關督夫人非常高興,抵達官署後,盛讚單廷璣能幹,並且說他一路奉迎,破費不少,應當重重厚賞。於是關督大人就命單廷璣接替張翁的關吏職位。 單廷璣接任後,受到岳父張翁悉心教誨。張翁將幾十年來的閱歷、關稅等事務全部教給他。單廷璣做了三年關吏,又從事鹽業,積累了上萬金。他根據官府的規定,通過納捐,取得了通判一職。 步入仕途後,他並不避諱昔日爲丐的經歷,曾向同僚說起做乞丐時的往事。後來,他升遷爲襄河同知,幾年後死於任上。張翁每年仍會辦置衣褲送給乞丐們,好施不倦。 (參考數據:《小豆棚》)△ (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