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端午节吃粽子 悬五瑞 斗百草习俗(图)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辟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可爱。

【人民报消息】每年的黄历五月初五是华人的端午节,是华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在各地有各种传统别称,包括“端阳节”、“重五”、“龙舟节”、“龙船节”、“双五节”、“肉粽节”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同小异。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是粽子。《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粽子又称“筒粽”、“角黍”,最初是用于祭祖、或祭拜神灵的,到了晋朝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因而被称为碱水粽。 晋代,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直到现在,每年黄历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根据各地方的不同口味,粽子不论馅料还是形状也各不相同。 北京粽子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悬“五瑞”以避“恶月” 中国古人认为黄历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按照《易经》等典籍记载,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此时五毒开始活跃,这些都会给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午这天集中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午节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在端午节前后,人们会在门上悬插菖蒲、艾叶,谓之“蒲剑”、“艾虎”,以驱邪避害。后来,又添加上榴花、蒜头、龙船花,合称为“天中五瑞”。 1.五瑞之首是菖蒲,悬插菖蒲具有祛邪的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透九窍,明耳目,出音声。”同时,菖蒲“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悬之于门,如利剑出鞘,足以避邪驱鬼。 2.艾条,把艾条插于门眉或悬于堂中,用以驱瘴。在古代中国针灸学里,就以艾草的老叶制成艾绒,用以灸疾除病。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采艾似人形者),悬门户上,以攘毒气。” 3.榴花与艾叶,都是古代妇女在端午节时,用来插戴在鬓发上的饰物,以辟攘邪气疫气。因石榴花红艳似火,插于鬓发,使女性更为俏丽,“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唐.杜牧《山石榴》)。 4.蒜头,杀菌之效用。在端午节时附于菖蒲上,悬于户外,同样可以避邪去疫。 5.龙船花,本名山丹花,在五月盛开,把它采来一同系在菖蒲上,可去疫瘴之气。 端午插五瑞,体现古人了解自然环境对人身体的影响,同时又从自然界中获取相克之物消除邪气。 斗百草 每年端午节,汉族民间百姓除了吃粽子、饮雄黄酒、举行赛龙舟外,还形成玩斗百草的习俗。 这个时节斗百草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古俗认为五月为恶月、毒月,必须采集百草来解厄,以渡过难关。据说斗百草源于周代,到了南北朝,南方渐渐把斗百草演变为端午的文化娱乐风俗。 斗百草也称斗草,以花草名相对,如狗耳草对鸡冠花,以答对精巧者为胜。端午踏青归来,带回名花异草,以花草种类多、品种奇为比赛对象。这种比赛,大都是谁收集的花草多,种类齐全,谁就是赢家。苏东坡有一句诗,就是说收集斗百草的。“寻芒空茂林,斗草得幽兰。”可见,玩者为了收集到更多的花草,常常要寻遍山川草野的。 后来,斗百草逐渐演变成妇女的斗花比赛,又发展成为插花等装饰艺术。如今,斗百草之俗仍在南方某些地区流传。(周慧心综合)△ (有删减)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三胖呜呼了?瘟神掉过头来再进北京(多图) 2020/6/18 (360,439次)
满视野都写满这四个字!电影《永恒的五十分钟》(多图/视频) 2020/6/14 (1,414,276次)
布隆迪亲共总统猝死 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中招(多图) 2020/6/10 (283,656次)
别急!上天是这样爱他的(图) 2020/6/7 (137,794次)
献身死亡职位!中纪委书记赵乐际如愿以偿(图/视频) 2020/6/6 (632,385次)
逃生者们六四回忆屠杀 美国政府对此表态(多图) 2020/6/4 (485,946次)
东非蝗灾为何如圣经描述的末日景象(多图) 2020/5/31 (307,832次)
孟晚舟脦瑟 何柱国嘬死 习作何打算(多图) 2020/5/30 (344,967次)
小幽默:特鲁多甩锅精准砸到位 (多图) 2020/5/28 (387,170次)

太阳金字塔神秘能量 科学家为何永无答案(图) 2020/5/28 (205,624次)
替江闷声大发财的 都得拎出来晒晒虫儿(多图) 2020/5/26 (497,522次)
宇航员被外星人劫持 月球是人造的(下)(多图) 2020/5/23 (597,168次)
杜伟猝死两天后 沈中阳登上砧板(图) 2020/5/21 (306,648次)
两只巨龟报恩的奇事告诉我们什么(图) 2020/5/20 (214,601次)
新华网55字就把58岁驻以色列大使打发了(多图) 2020/5/19 (301,688次)
87岁老母只求见儿一面 中共胆儿小…抽了(多图) 2020/5/14 (208,392次)
宇航员被外星人劫持 月球是人造的(上)(多图) 2020/5/8 (562,282次)
读《看见瘟神……》有感(图) 2020/5/6 (259,573次)
纽约州疫情最严重 加州长要钱不要命(多图) 2020/5/5 (297,533次)
医生已着手准备死讯 英首相一念头死而复生(图) 2020/5/3 (330,714次)
科学家为何找不到第二个人类宜居行星(多图) 2020/5/2 (506,014次)
崇祯与习近平为何命运可以不同(多图) 2020/5/1 (343,602次)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为何有神奇力量(图) 2020/4/30 (223,802次)
连看四遍的获奖影片“黑暗中的曙光”推荐给您(图/视频) 2020/4/28 (810,753次)
北极地区上空为何出现臭氧层大空洞(图) 2020/4/27 (461,407次)
英首相病危后再给生机(图) 2020/4/26 (293,727次)
多名主播染疫 CNN仍往瘟神怀里撞(多图) 2020/4/23 (310,981次)
西方康复者亲述从疫情中死里逃生的神奇(图) 2020/4/21 (243,194次)
催眠下有非凡解读能力的预言家(4)(图) 2020/4/19 (235,948次)
天上人间 两个巨大中子星猛烈对撞(多图) 2020/4/14 (468,401次)
催眠下有非凡解读能力的预言家(3)(图) 2020/4/12 (220,600次)
凤凰卫视是江泽民父子的御用工具(多图) 2020/4/11 (594,123次)
为何神推出有前世记忆的天才儿童(图) 2020/4/10 (214,239次)
小笑话:琢磨琢磨世卫(多图) 2020/4/8 (421,290次)
45秒!为何介绍如此速成的布口罩(图/视频) 2020/4/6 (368,718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