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能工巧匠們製造出了一種像水車一樣的風扇,稱爲「水激扇車」 ,借用水能推動一個輪子的扇葉,給室內煽風。

【人民報消息】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人們是怎麼度過炎炎夏日呢?白居易《消暑詩》曰:「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爲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俗話說「心靜自然涼」,除了精神層面的「降溫」外,古人也發明出了許多消暑妙招。 冰鑑與冰桶 考古發現,早在周代就有了用來貯存冰塊的冰窖。據《周禮》載,負責冬季採冰的叫「凌人」:「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採好的冰貯藏在地窖,稱爲「凌室」,到了夏天再把冰拿出來用。君王會把冰賞賜給大臣,稱爲「頒冰」或「賜冰」,這個制度一直保持到清代。 春秋戰國時期古人發明了「冰鑑」,這是用青銅鑄成的一個大型容器,內置雙層結構(或內外層,或上下層),上面有蓋。外層放冰,內層放果飲,既可以藉助金屬的傳導性滲透出冷氣,調節室內氣溫,還可以隨時打開蓋子取食裏面冰涼的水果和飲料。 到了清代,宮內改用「冰桶」,多用紅木、花梨木、柏木爲內胎,也有用金屬胎的。形制呈鬥狀,口大底小。蓋多采用很厚的木板,兩腰部都有銅環,方便搬運。底有小孔,可以排放融化的冰水。桶有四足,足下裝有託,用來防潮。「冰桶」不僅可以冰鎮飲料和時鮮水果,還可以降低室內的溫度。箱蓋上設有透氣孔,因此排出的冷氣還能起到「空調」的作用。 瓷枕與涼蓆 爲度過酷熱的長夜,古人發明了瓷枕。瓷枕的枕面長度一般不超過20釐米,內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風,四周能透氣,由於瓷器表面有一層冰涼的釉面,很快成爲古人夏季首選的寢具。 瓷枕出現在隋代,流行於宋代,宋代張耒《謝黃師是惠碧瓷枕》詩曰:「鞏人作枕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發冷泥丸驚。」正是瓷枕消暑的真實寫照。 想要更舒服一點的話,床上也可以鋪設涼蓆,一般人家床上會用蘆葦葉或竹子編成的涼蓆,便宜實用,一直延用到今天。 爲避暑設計的房子 北京的四合院老房子都很有講究,坐北朝南,防止西曬,而且屋頂和牆體厚重,冬天可以擋風避寒,夏天可以阻擋熱氣。 明代將都城遷去北京以後,宮內屋檐的長度和角度都做了統一的設計,在夏至前後遮陽,到了冬至前後陽光滿室,冬暖夏涼。 還有一些專門設計用來避暑的房子,比如漢朝有清涼殿;清朝有「水木明瑟」殿。據記載,能工巧匠們製造出了一種像水車一樣的風扇,稱爲「水激扇車」,借用水能推動一個輪子的扇葉,給室內煽風;還有一種可以把水源引到屋檐上,讓水自然往下滴,在房子周圍形成一道道水簾子,好像下雨一樣,而且降溫效果極佳。 先秦流行「窟室」,也就是洞穴一樣的「地下室」。明清的時候用「空調井」,就是在室內挖一口特別深的井,上面用帶孔的蓋子蓋好,夏天就有冷氣從地下面出來。 古人最推崇的消暑方法還是靠調節身體內部的平衡,比如食用西瓜、苦瓜、黃瓜、綠豆等食物,都有清熱去火的功效。 心靜自然涼 唐代詩人白居易詩中說:「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非是禪房無熱到,爲人心靜身自涼。」 古人說的着急上火、大動肝火其實很有道理。人的負面情緒都會讓身體呈現不正常狀態,生氣、煩躁等等會造成體溫上升,如果能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就能達到心靜自然涼了。 清朝的康熙大帝平時很注重修身養性,夏天大暑的日子他不用扇子、不摘帽子、甚至不用開窗,因爲內心清淨,並不覺得熱。他還說夏天不能貪涼,暑天的熱氣被封鎖在身體內,不能散發出來,會導致秋天腸胃不調。 用宋代文人溫革《瑣碎錄》所引的詩來總結,就是:「避暑有妙法,不在泉石間。寧心無一事,便到清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