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贤能与机智兼备的晏子(图)
 
罗忍
 
2019年12月14日发表
 
晏婴,字仲,史称晏子。他正直无私,从不谄谀逢迎,敢于进谏。孔子称赞说:「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人民报消息】晏婴,字仲,谥平,史称晏子。他是春秋后期齐国的宰相,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正直无私,从不谄谀逢迎,敢于进谏。孔子称赞说:「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晏子分食 有一次,齐相国晏子正在吃饭,正好齐景公派遣的使者来到。晏子起身迎接,并邀请使者一同吃饭。晏子把自己的饭分出一半招待使者,结果使者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 使者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齐景公。景公惊讶地说:「唉!没想到相国的家里竟是这样贫穷啊!我一直不知道,这是我做国君的过错啊!」 于是,景公派人给晏子送去一千两黄金和从集市上收来的税租,让他用来供养宾客。晏子说什么也不要,景公三次派人送去,三次都被晏子谢绝。 晏子对景公说:「我并不贫穷,我靠国君的俸禄已是恩泽惠及家族,而且足够供交游之用,还可以接济穷苦百姓。您给我的俸禄已是够多的了!」 「我听说,接受君主所赏赐的丰厚资财,而转施给老百姓,这是臣下代替君主取悦于民;忠君之臣,是不会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得到丰厚资财,却又不施舍给老百姓,这是私自窃藏君主的恩惠;仁义之人,也不会这样做的。靠取悦国君升官,又因得罪士人而被贬退,身死而财货被他人占有,这是替别人守藏钱财;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做这种事的。我的家中,现有一些布、一些粮食,已经足够享用了,我为什么还要接受那多赏赐呢?」 景公反问晏子:「过去先君桓公用书社五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书写社人姓名于籍册上,称为书社)封给相国管仲,管仲一点也不推辞,就接受了。可您为什么一再推辞呢?」 晏子向景公揖揖手,郑重地说:「我听说:明达的人,既使思考一千遍,也会有考虑不周的时候;愚钝的人思考一千遍,肯定会有正确的时候。我想,管仲虽是聪明人,也会有思虑不周的时候;我虽然愚昧,或许也有正确的时候。大概管仲失误的时候,正是我正确的时候吧?所以我再三推辞,而不敢接受。」 景公听了,点了点头。 楚王自讨没趣 有一次,晏子将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就对手下大臣说:「晏子是齐国一个能言善辩的人,他的口齿伶俐,唇枪舌剑。现在他奉命出使我国,我想侮辱他一番。你们看用什么方法好呢?」 左右大臣献计说:「等晏子来了以后,我们绑上一个人,故意从您面前走过。您看到后就问:『这个人是干什么的?』我们就回答:『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要被处刑。』这样不就侮辱晏子了吗?」 楚王一听,连连拍手叫好,于是吩咐手下人作好准备。 不久,晏子来到楚国,拜见了楚王。楚王举行盛大酒会招待晏子。宾主喝得正高兴时,两个差役架着一个披头散发的人从堂前走过。 楚王很不高兴地问道:「你们捆绑的是什么人?」 两个差役回答道:「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听了,得意地看看晏子,说:「齐国人天生就喜欢偷盗吗?」 晏子看看楚王,站起身来,离开席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树,橘树和枳树的叶子极其相似,可果实的味道却完全不同。」说到这里,晏子笑着问楚王说:「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楚王不解地摇了摇头。晏子接着说:「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就是因为南北水土不同啊!」说着,晏子指指堂下的那个被捆的人说:「这个人,生活在齐国的时候并不偷窃,来到楚国后却偷起东西了,莫非贵国的水土容易使老百姓做盗贼吧?」 楚王听了,脸色一阵儿白、一阵儿黄。他尴尬地笑着说:「聪明贤智的人真是不可戏弄啊!我这是自讨没趣了。」 (参考数据:《晏子春秋》)△ (有删减)

 
分享:
 
人气:15,700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