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新聞簡述(圖)
 
畢藤菲
把破成兩塊的玻璃斷面接在一起約30秒後,玻璃重新癒合,幾乎完好如初。

【人民報消息】 美特種部隊在韓訓練數月 或針對金正恩 據韓國電視臺「A頻道」(Channel A)報導,大約二三十名美國的反恐特種部隊–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第六分隊(Seal Team Six)的隊員,已在韓國的烏山空軍基地等地區進行訓練大約三個月了,其目的可能是針對金正恩等朝鮮高層官員執行「斬首」任務。 另外,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報導,美國官員表示,爲因應朝鮮半島可能發生的衝突,並準備在總統川普下令採取軍事行動時出戰,陸軍正針對數千名士兵進行地道作戰訓練。報導說,朝鮮的地下就像蜂巢一樣,有數以千計的地道和地堡,其中有些地道被發現越過韓國邊境,通往首爾附近;有些則深達幾百英尺,可用來藏匿士兵、火炮、生化和核武器。 美國副總統彭斯將訪問中東三國 美國副總統辦公室1月8日發表聲明說,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1月將代表總統川普訪問約旦、埃及和以色列三國。 本次訪問的日期定爲1月19日到23日。之前的行程被推遲,這是由於川普總統把美國駐以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的決定在中東地區引起了動盪。聯合國和一些國家領導人反對美國所做出的承認耶路撒冷爲以色列首都的正確決定。 彭斯的新聞祕書阿莉薩.法拉說:「副總統前往中東重申我們的承諾,與該地區美國盟國合作打敗威脅未來世界的極端主義。副總統盼望着會晤埃及、約旦和以色列的領導人,討論如何一道打擊恐怖主義並加強我們的國家安全。」 美國出臺新規 嚴查進出境旅客電子設備 CNN新聞報導,美國國土安全部1月5日公佈在邊界加強搜查旅客電子設備新規定,以作爲邊境官員的執法依據。 依其規定,在所有進出美國的邊界,執法人員可以對進出境的旅客,廣泛地搜查電子設備,要求旅客提供密碼,必要時,可以扣留設備及其內的相關信息。新規定詳細說明了如何處理被扣留的信息,包括私密信息的處理、是否有需要刪除信息、如何記錄及報告處理程序等。 應對俄軍潛艇威脅 北約擴充海上司令部 俄羅斯海軍在總統普京的領導下,近年加強在大西洋及地中海的活動,其潛艇艦隊更被指對北約成員國構成威脅。 英國《泰晤士報》1月10日引述知情官員報導,北約計劃擴充位於倫敦的盟軍海上司令部,同時重新在美國本土設立一個司令部,應對俄軍潛艇的威脅,以防它們干擾跨大西洋的海底通訊電纜。 報導指,北約盟軍海上司令部現時有300名成員,根據計劃人手將增加100至200人。北約亦計劃在美國境內,重新設立一個於冷戰結束後解散的大西洋司令部。增加人手及增設司令部一事,於2018年7月的北約峰會上將有決定。 越來越多的外籍高科技人才在德國獲歐盟藍卡 爲了吸引高技術移民並防止人才流失,2007年歐盟提出了「藍卡計劃」,2008年獲得歐盟27個成員國的批准,2012年起開始在歐盟成員國內實施,招攬非歐盟高科技人才進入歐盟就業。 德國在2013年起開始啓動「藍卡計劃」,並越來越受歡迎。2013年拿到藍卡的外籍人才數爲11,290,而2017年上半年就有11,023人獲得了藍卡。據德國之聲1月9日的報導,藍卡獲得者中有約四分之一來自於印度,是拿到德國藍卡最多的國家,其次是中國、俄羅斯、烏克蘭和敘利亞。 德國的法律規定藍卡的申請者必須找到一份稅前年薪不低於49,600歐元的工作。而對於專才極其短缺的行業,比如自然科學、數學、工程學、醫學(不包括牙醫)以及信息通訊行業,這個年薪標準可降至38,688歐元。 朝鮮士兵「被放長假」原因你想不到 據韓國媒體報導,由於國際制裁及乾旱,朝鮮或已出現糧食不足現象,即使是部隊也陷入食物短缺困境,讓士兵「放假」好幾個月,外出找糧食,或者返家將家中的食物帶回部隊。 2017年12月27日,朝鮮兩江道消息人士告訴韓國「每日朝鮮」(Daily NK)新聞記者,「更多的人擔心糧食不足的問題,雖然市場上的米價沒有太大變化,但是朝鮮人很擔心國際制裁的影響會持續擴大,很快會造成更嚴重的問題。」「駐紮在邊境的軍隊,讓士兵放假返家將家中食物帶回部隊。10月份,在田野裏,到處可以見到士兵。」報導還說,當地軍官「給士兵2到3個月的時間外出尋找食物,然而,軍隊附近的小型私有農地,收成也不好,所以一些軍官讓他們的家人到市場上賣東西。」 日本研究大突破 新玻璃材質能自動癒合 法新社2017年12月28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研究員柳澤佑在研究一種可用於潮溼表面的黏着劑時,意外研發出一款全新的玻璃材質,玻璃破裂之後只要簡單加壓就能癒合。這項發現爲未來的研究打開機會之門,以研發更耐用、更輕量的類玻璃物品。 柳澤佑向法新社示範,把破成兩塊的玻璃斷面接在一起約30秒後,玻璃重新癒合,幾乎完好如初。不同於用在餐具與智能手機屏幕的礦物玻璃,這塊有機玻璃是用一種名爲聚醚硫脲(polyether thioureas)的物質組成,材質比較接近壓克力。 (人民報記者畢藤菲綜合報導)△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新聞簡述(圖) 2018/1/4 (45,220次)
新聞簡述(圖) 2017/12/27 (41,957次)
新聞簡述(圖) 2017/12/17 (39,589次)
新聞簡述(圖) 2017/12/13 (40,342次)
新聞簡述(圖) 2017/12/7 (38,856次)
新聞簡述(圖) 2017/12/2 (39,631次)
新聞簡述(圖) 2017/11/23 (42,284次)
新聞簡述(圖) 2017/11/17 (51,031次)
新聞簡述(圖) 2017/11/8 (42,575次)
微信爲啥監控10億用戶?黨膽兒小!(圖) 2018/1/15 (261,148次)
照習近平這樣瘋幹下去 可能被推翻(多圖) 2018/1/14 (1,209,046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7) (圖) 2018/1/11 (165,159次)
銀河系中心有神祕"絲線"?科學家說的(多圖) 2018/1/9 (305,239次)
新年兩講話!習近平正在成江接班人(多圖/2視頻) 2018/1/8 (441,366次)
小笑話:例行記者會(圖) 2018/1/7 (326,154次)
有解藥!英男在街上突然人體自燃而死(多圖) 2018/1/6 (146,469次)
科學家堅持把那叫黑洞 你看着玩(多圖) 2018/1/5 (307,549次)
習近平要想安全 只有這條路可走(多圖) 2018/1/4 (300,955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6) (圖) 2018/1/3 (155,390次)
幫無痛家族 醫學家碰一鼻子灰(圖) 2018/1/2 (123,029次)
人民報元旦獻辭:卜算子·2018(圖) 2018/1/1 (270,078次)
蔣公千古!1946年大陸民選老照片(多圖) 2018/1/1 (278,515次)
高智晟律師的書一出,於泓源下臺了(圖) 2017/12/29 (237,716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5) (圖) 2017/12/26 (145,444次)
若不改,天文學家可能有一天會失業(多圖) 2017/12/24 (285,867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4)(圖) 2017/12/18 (142,401次)
習近平,祭奠和活摘 你同時以國家名義進行(多圖/視頻) 2017/12/15 (2,368,868次)
中共的"一帶一路"嚇暈南亞各國(圖) 2017/12/13 (279,613次)
黨官私下說:習近平是不是吃錯了藥(多圖/視頻) 2017/12/12 (443,171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3)(圖) 2017/12/11 (146,698次)
馬雲演單口相聲:億萬富豪還是奴才(多圖) 2017/12/9 (250,597次)
習近平爲世界定義光明未來 蔡奇窩裏忙刺刀見紅 (多圖) 2017/12/7 (715,967次)
手術瀕死見天堂 美國女子接使命再返人間(圖/2視頻) 2017/12/5 (287,674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2)(多圖) 2017/12/4 (165,690次)
習近平的"廁所革命"和軍官的"活塞運動"(多圖) 2017/12/1 (271,926次)
「婊子陳」助江破壞中華文化(圖) 2017/11/30 (677,849次)
神的呼喚!白宮聖誕節重返200年悠久傳統(多圖/2視頻) 2017/11/29 (371,209次)
施比受更有福:一個游泳池的故事(多圖) 2017/11/27 (290,919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1)(多圖) 2017/11/26 (189,074次)
李克強否認熱傳的這個感言是他說的(圖) 2017/11/25 (686,954次)
歷史被揭開!中共根本沒有"一大"(多圖) 2017/11/24 (714,517次)
6歲女孩與流浪犬心靈對話的祕訣(多圖) 2017/11/24 (140,273次)
習近平的這種說法與歷史完全不符(圖) 2017/11/20 (256,378次)
現任高官:習近平與江澤民半斤八兩(多圖) 2017/11/19 (447,02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