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一代商聖范蠡(圖)
一代商聖范蠡。

【人民報消息】范蠡,字少伯(公元前517~前448),春秋時楚國宛三戶(今河南南陽)人,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後入越,輔助勾踐二十餘年,終於使勾踐於公元前四七三年滅吳。 相傳范蠡師承老子,受老子「不爭」思想的影響,以爲大名之下難以久居,而越王勾踐可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於是拒絕勾踐的挽留,乘舟泛海而去。他輾轉來到有海有地、人們生活富足的齊國,變更姓名爲鴟夷子皮,帶領兒子們和門徒們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養雞、養豬等,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使爲相。三年後,范蠡辭去相職,定居於陶(今山東定陶西北),經商積資鉅萬,稱「陶朱公」,成爲一代商聖,也是中國商人的鼻祖。 相傳范蠡在漕湖(巢湖,又稱蠡湖)時,夏天,當漕湖一帶的竹子上市時,范蠡就買來竹子,將粗的製成鐵鎝柄,細的削薄爲掃帚。秋天,漕湖邊的蘆葦上市,他又買來蘆葦,把蘆花紮成既漂亮又柔軟的掃帚,蘆杆編成蘆簾,而較粗的壓扁織成蘆菲席……就這樣慢慢積累了一些資本,范蠡開始走上從商之路。 范蠡經商不僅注重經營的誠信、道德,也遵循經商的規律,綜合考慮貨物的地域、經營的品種,更看重時機。「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也就是所說的候時轉物。 范蠡發現漕湖一帶需要好馬,他知道在北方收購馬匹不難,而在漕湖賣掉馬匹也不難,肯定能從中牟利,問題是將馬匹運到吳越一帶卻很困難:千里迢迢,人馬住宿、伙食費且不談,最大的難題是時值兵荒馬亂,沿途的強盜劫匪衆多,怎麼辦呢? 通過了解,范蠡得知北方有一個勢力很大、經常販運麻布至漕湖的鉅商姜子盾。姜子盾因爲常常販運麻布到南部,用金銀錢財買通了沿途的強人,於是,范蠡派人寫了一張榜文,張貼於姜子盾居住的城門口,大意是:商人范蠡新組建一支馬隊,在開業期間酬賓,可以免費幫人向漕湖一帶運送大宗貨物。不出所料,姜子盾果然主動找到范蠡,請求運送麻布。范蠡自然滿口答應,如此一來,他與姜子盾一路同行,貨物連同范蠡的馬匹都安全到達漕湖,近百匹良馬在漕湖很快銷售一空。 范蠡有一次做生意到了商洛,據說是中國最早發明青銅器的地方。當時上至豪門,下至百姓都以使用青銅器爲榮耀。范蠡打聽到鄰近的秦國需求量大,他想:物以稀爲貴,如果把商洛的青銅器運到秦國,肯定能夠牟取高利。范蠡於是到商洛地區收集青銅器,然後到秦國去賣。在去秦國的時候,爲了標明身份,就在牛車上和青銅器上都鑄個「商」字,「商」的意思是「買賣」。 到了秦國國都咸陽,秦人看到牛頭上寫着「商」字,青銅器上鑄着「商」字,加上一件件器具光亮耀眼,精美絕倫。於是人們都叫着「商人來了,商人來了」,很快就把器具搶購一空。「商人」後來就成爲買賣商品人的代稱,「商人」的名稱由此而來。 「逐什一之利」也就是現在社會所講的「薄利多銷」,范蠡不主張過分囤積居奇,牟取暴利,不抬高賣價也不壓低進價,即買即賣。「候時轉物」,加快商品和貨幣的流通以及資金的週轉,從而擴大銷售的的總額,這樣智慧地運用價值規律而致富,范蠡不愧爲中國古代商人的典範。 後來,范蠡遷居到楠溪江邊的碧蓮白泉鄉前山後,帶領家人在那裏挖了三十來條溝,每條溝有十來丈長,三四尺寬,一尺來深。挖好後,放上柴草,飼養白蟻。白蟻養起來後,把雞放到溝裏吃。雞長得又大又肥,蛋又下得很多。每逢青黃不接時候,范蠡常常到外坳、長坦一帶看看山下幾個村莊,哪一戶屋頂上若升不起炊煙,就把糧食、雞蛋送去。 他仗義疏財,施善鄉梓,很受鄉親尊敬。范蠡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爲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於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歸還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 范蠡經商講求誠信,他在經商中發現,人們買賣東西都是用眼睛估計,很難做到公平交易,便想創造一種測定貨物重量的工具。一天,范蠡經商回家,在路上偶然看見一個農夫從井裏汲水,方法極其巧妙:井邊豎一高高的木樁,一橫木綁在木樁頂端;橫木的一頭吊木桶,另一頭系石塊,此上彼下,輕便省力。 范蠡頓受啓發,回家仿照着做了一杆秤:用一根細直的木棍兒,一頭鑽上小孔,小孔繫上麻繩,用手來掂;細木一頭拴上吊盤,裝盛貨物,一頭系鵝卵石爲砣;鵝卵石移得離繩越遠,吊起的貨物就越多。秤做出來了,一頭掛的貨物多,鵝卵石就要移得遠,才能平衡,他覺得必須在細木上刻出標記才行,但用什麼東西作標記呢?他苦苦思索了幾個月,仍然不得要領。 一天夜裏,范蠡偶然外出,一抬頭看見天上的星宿,突發奇想,便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作標記,一顆星一兩重,十三顆星是一斤。從此,市場上便有了統一計量的工具——秤。 但時間一長,范蠡發現有些心術不正的商人,賣東西時缺斤少兩,苛扣百姓。如何杜絕奸商的惡行呢?范蠡又是一番苦思冥想,終於想出改白木刻黑星,爲紅木嵌金星,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福、祿、壽三星,十六兩爲一斤。范蠡告誡商人,缺一兩折福,缺二兩折祿,缺三兩折壽。這種十六兩秤,一用就是兩千多年。 范蠡在經商中的誠信理念以及「候時轉物」、「逐十一之利」、「富好行其德」等的經營之道至今流傳,也豐富了中華神傳文化的內涵。△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神傳文化中的樂舞 內涵博大精深(4)(圖) 2017/8/2 (269,007次)
神傳文化中的樂舞 內涵博大精深(3)(多圖) 2017/7/21 (273,161次)
神傳文化中的樂舞 內涵博大精深(2)(多圖) 2017/7/20 (274,703次)
《敦煌星圖》是神傳文化的遠古遺產(圖) 2017/7/13 (78,758次)
神傳文化中的樂舞 內涵博大精深(1)(多圖) 2017/7/10 (270,741次)
百年真相!共產黨"五大導師"之毛澤東(1) (多圖) 2017/2/12 (236,317次)
在故宮修文物是一輩子的時光(2)(多圖) 2017/1/4 (213,824次)
中共垮臺後,中華民國在大陸(多圖/視頻) 2016/12/29 (303,307次)
在故宮修文物是一輩子的時光(1)(多圖) 2016/12/28 (197,331次)
何兵教授一句調侃 黨孬嚇的吱哇亂叫(多圖) 2017/10/1 (232,361次)
這件事情若發生,化解的迷底就揭開(多圖) 2017/9/30 (311,195次)
神的啓示!三個女孩眼中流出不同石頭(多圖) 2017/9/29 (129,616次)
江綿恆換腎連環殺人 涉活摘不留活口(多圖) 2017/9/28 (976,402次)
別噴飯!胡、江、曾各有如此不同的童年(多圖) 2017/9/25 (445,861次)
久聞其名,原來"天書"是這樣寫的(圖) 2017/9/24 (135,083次)
十九大的唯一懸念:習集權後保黨還是棄黨(多圖) 2017/9/22 (259,069次)
納斯卡巨大平坦山頂 這茬人無法解迷(多圖) 2017/9/21 (128,599次)
清朝這幅畫證明外星人找錯了家(圖) 2017/9/18 (139,049次)

解周易八卦與神傳文字之水乳交溶(4)(多圖) 2017/9/17 (274,444次)
看趨勢 劉雲山真心服了習近平(圖) 2017/9/16 (247,668次)
科學家暈倒!3500年前數學竟會超現代(圖) 2017/9/16 (125,928次)
兩起蹊蹺慘案!若早一分鐘或晚一分鐘…(多圖) 2017/9/15 (299,697次)
毛棺前痛罵痛打江青 王海容毛忌日離世 (圖) 2017/9/14 (692,473次)
科學家發現真相 反嚇的戰戰兢兢(圖) 2017/9/13 (133,141次)
英女失明後用天目看東西 難倒科學家(圖) 2017/9/12 (130,691次)
解周易八卦與神傳文字之水乳交溶(3)(多圖) 2017/9/9 (264,878次)
「紅太陽」陰影!呆傻毛新宇十九大沒份兒(多圖) 2017/9/8 (691,017次)
丈夫心寬肩厚?陳至立此地無銀三百兩(圖) 2017/9/7 (655,908次)
蘇軍士兵射墜飛碟 遭外星人變石頭(圖) 2017/9/5 (138,920次)
小笑話:理成江澤民式髮型(圖) 2017/9/3 (379,857次)
江姘頭陳至立主管教育 上傍下包養(多圖) 2017/9/2 (675,652次)
解周易八卦與神傳文字之水乳交溶(2)(多圖) 2017/9/1 (282,595次)
半世紀前的承諾與偷走美國科技靈魂(多圖) 2017/8/29 (235,884次)
兩位記得古埃及前世的人勝過史學家(圖) 2017/8/27 (126,991次)
科學家摸到了門檻兒 人類是地球旅遊者(多圖) 2017/8/26 (298,019次)
解周易八卦與神傳文字之水乳交溶(1)(多圖) 2017/8/25 (275,605次)
看看中國共產黨半個世紀前的承諾(圖)(更新) 2017/8/24 (626,276次)
宇宙在新生!天文學家的解釋無厘頭(多圖) 2017/8/23 (295,343次)
《最後一任總統》與日全食375年美國獨有(多圖) 2017/8/22 (241,728次)
小笑話:金正恩若攻擊美國(圖) 2017/8/17 (338,396次)
人禍天災!九寨溝如此美景留不住(多圖) 2017/8/16 (307,087次)
被習近平收拾了!BBC成了縮頭烏龜(圖) 2017/8/15 (242,974次)
綠卡當場銷燬!有案底華人回美 原機遣返(多圖) 2017/8/14 (231,041次)
小笑話:江澤民與王冶坪婚前婚後(圖) 2017/8/13 (406,400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