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8年來堅持爲山裏老人理髮的真師傅(圖)
 
2017年4月29日發表
 
金世富進山爲老人理髮已經堅持8年。

【人民報消息】每月除了黃曆逢五的日子,在浙江省遂昌縣埯口鄉山間總會看到一個人影,他騎着摩托車,揹着箱子,穿梭在彎曲崎嶇的山路上,只爲給偏遠山區的老人們上門理髮。 翻山越嶺 爲老人上門理髮 翻開金世富隨身攜帶的本子,上面記着:黃曆二十七,莊後、七籮、三寶欄,20多人,杮樹下,1位老人;黃曆二十八,石柱,16位老人,朱坑,12位老人,小巖,4~5位老人…… 原來,這些都是當日跟金世富預約理髮的人。他怕忘記,就一一記在本子上。這樣的習慣,金世富已經維持了8年。 據中新網2017年4月23日報導,金世富是土生土長的遂昌人,1982年出生在埯口鄉小巖村一個農民家庭。初中畢業後考上遂昌中學,但因爲家庭條件所限,早早輟學外出打工。2008年,憑藉外出學到的手藝,金世富回到埯口鄉開起理髮店。 金世富回憶道,剛開店的時候,偶爾會有行動不便的老人請他上門服務,他一一應允,後來他發現,請他上門服務的老人越來越多。 原來,處於大山深處的埯口鄉有9個行政村、65個自然村,村與村、村與鄉之間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村裏老人想理髮就要去鄉里,得步行幾十裏的山路。有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幾個月都理不上一次發。 金世富看着那些守在偏遠山村的老人,心生不忍,「年輕人大多都外出打工了,這些留守老人其實很孤獨,生活上也有很多不便。」 於是,他便萌生上門服務的想法,每月除了黃曆逢五,剩下的時間都會騎着摩托車翻山越嶺爲老人上門理髮。 「從鄉里到村裏,近的騎摩托車要一兩個小時,遠的要4個小時。」就這樣,金世富一堅持,就是8年。 8年堅持 行程可繞地球一圈 走進「大山村便民理髮室」,可以看到裏面有一臺熱水器,兩面簡單的鏡子,兩把椅子,十分簡陋。但一到金世富上門的日子,這裏就十分熱鬧。 「自從他上門爲我們理髮,又省錢,還方便。」81歲的廖華誠不停地誇讚金世富。以前,老人要理髮不僅路途遙遠,而且其中的經濟成本也讓老人捨不得。 「理次髮,一個人來回的車費要10元,理髮花費15元,再加上吃午飯10元,一趟加起來就要花掉35元。」廖華誠心疼道。確實,這對節儉的老人來說,算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不過現在好多了,他上門服務,只收我5元。」短短十幾分鍾,廖華誠的頭髮理好了,他看着鏡子裏的自己,非常滿意。 5元的收費標準是金世富2009年開始上門爲老人理髮後定下的:85歲以上的老人免費,家庭困難的老人免費,滿80歲的老人收5元。但有些時候,就連這5元,金世富也不願意收。 除了這裏,金世富在埯口、苟程、小巖等村共設了7個便民理髮室。記者了解到,這些便民理髮室的房子都是鄉、村裏幫忙協調的,不收一分錢租金,水電費也都是村裏負擔。但熱水器和一些簡單的裝修都是金世富掏的錢,總共花了5萬多元。 這樣別說賺錢,就連維持保本經營也難,但金世富沒有放棄。8年來,他翻山越嶺,爲山村的老人們義務理髮近萬次,摩托行程達37,800多公里,幾乎繞起地球一圈。 之前有人笑話金世富太「傻」,如今已到了奔四的年紀,卻仍是單身。「別人也幫我介紹過的,但人家姑娘一聽說我現在的工作,就沒有下文了。」如今他的理髮店基本維持正常的生活所需。 不過,他對此並不在意。「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生活,賺多少錢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看兩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否一致。我很滿足現在的生活,雖然沒什麼錢,但有這麼多老人需要我,我的人生價值就得到了體現。」 夢想成立農村便民服務隊 如今,被金世富的正能量所感染,越來越多人跟他一起走在充滿溫暖的山路上。 嫁在遂昌的「川妹子」黃燕是一家養生館的老闆,偶然結識金世富,一個月後應金世富之邀,參與到他的愛心行動中,就是這次活動改變了她。 「村民們平時勞作很辛苦,有時候身體不舒服也找不出原因,隨便吃點藥或買幾副膏藥應付一下。」這讓黃燕想起自己的父母。 在金世富的鼓勵下,黃燕也加入進來,每週抽出兩天進村給村民做養生服務。「如果我們給他們多一點關心,他們肯定會感到溫暖。就像我的父母,我不能經常回去看他們,但我希望他們過得好。」 除了黃燕,金世富學理髮時的師兄陶權偉也是隊伍中的一員。陶權偉在遂昌開理髮店,在金世富忙不過來時,他就獨自騎摩托車去埯口幫老人理髮,從未向老人和金世富收過一分錢。 金世富告訴記者,我拿自己的手藝給不方便的人理髮,我心裏感覺更熱乎。 他夢想成立一支農村便民服務隊,隊員都是會各種手藝的。「等這支隊伍成立後,不僅可以給村民理髮,還能提供家政、維修、代購代銷等服務。我現在已經在嘗試着做這件事情,我相信愛心人士也會越來越多……」 他的行動引發網民的一致好評:希望這樣的好人都能健康長壽;高尚得不知讓人該說些什麼;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

 
分享:
 
人氣:52,04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