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張居正捨身除弊政 青史留英名(圖)
張居正將自己比喻作一匹精疲力竭的老馬,卻又要強勉鞭策自己掙扎而前。

【人民報消息】明代萬曆九年,爲國事操勞半生的張居正病倒了。這年他五十七歲。他在病榻上寫給姻親的信中說道:「年來賤體日就衰憊,望六之齡,理固宜爾。兼之力微任重,譬馬力已竭,強策鞭於修途,誠不知其所終也。」他將自己比喻作一匹精疲力竭的老馬,卻又要強勉鞭策自己掙扎而前。 張居正字叔大,江陵(今屬湖北)人,嘉靖年間進士。《明史》中說:「居正爲人,頎面秀眉目,須長至腹。勇敢任事,豪傑自許。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測也。」張居正自青年時期便立下富國強兵之志,但是由於政治紛爭花去太多時間精力,壯志未酬之心又使他不得不在政治的旋渦中孜孜奮鬥。直到萬曆初年,他排除掉一切阻礙與抗衡的政敵,才得以全副精力按照他的良好意願去實現志向,這便是著名的張居正革新弊政。 明神宗即位不久,張居正受到李太后和宦官馮保的器重,出任首輔。他不負先帝所託,對小皇帝(明神宗)循循善誘,在軍事、政治、經濟各方面,進行一系列對弊政的改革,取得較大成效。 早年明穆宗在位時,張居正就提出一系列的改革建議。他的建議稱爲「陳六事疏」,即提出進行改革的六個方面的內容:「肖議論」:反對說空話,務求講實效;「振紀綱」:申明法紀,做到賞罰分明,公正無私;「重詔令」:執行皇帝詔令要堅決迅速,文書奏報要及時;「覆名實」:嚴格對各級官吏的考勤考績,不使譭譽失實;「固邦本」:提倡節省開支,愛惜民力,抑制豪強兼併,清理賦役不均;「飭武備」:申嚴軍政,嚴格訓練,鞏固國防。穆宗雖然批示「照奏執行」,但並未真正實行。 當張居正當了首輔後,又有李太后和大太監馮保的支持,保持宮廷與內閣的一致,他便大刀闊斧地施行這些改革計劃。這些改革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基本上是他的創新,走的還是歷代政治改革路子。不過張居正所推行的稅賦改革制度,一條鞭法是有其創新的內容。 由於張居正的改革,在神宗即位後的前十年,明朝逐漸恢復生氣。然而,他的改革並非一帆風順,在他執政的第五年,朝廷出現了一次「奪情」之爭。 那年九月,張居正的父親在江陵病逝。按那時的制度,父親逝世,做兒子的應當辭官歸裏,守孝二十七個月,只有軍事緊急、軍務在身的大將,才可「奪情」,即免於受此制度的限制。而當時並無戰爭,張居正又不是大將,所以不能「奪情」。但改革正在進行,爲了不使改革半途而廢,神宗准許張居正「奪情」,張居正也知道這事是違背常理的,就主動「留職停薪」。儘管這樣,在朝廷中卻引起極大的非議, 一些反對改革的政敵乘機要求朝廷罷免張居正的官職。在皇太后和馮保的支持下,張居正毫不畏懼,改革一項項地進行。 張居正事事認真,都要親自過問,親自處理,爲此耗盡了精力,直到萬曆十年二月,病不能起。張居正雖然病倒了,閣臣們還要到他家中,到病榻前,請示他處理事務。張居正起初還堅持待在病榻上處理公務,後來身體日憊,病情惡化,已無力遍閱文書,卻仍不放心讓別人去辦,這更加重病情。 張居正本想等到秋間略事休息,而時間已經不允許。六月,他上疏給神宗說:「伏望慈聖垂憫,諒臣素無矯飾,知臣情非得已,早賜骸骨,生還鄉里,倘不即填溝壑,猶可效用於將來。臣不勝哀鳴懇切,戰慄隕越之至。」而神宗見疏只是下詔慰留並不准許。 十二日以後,張居正病情更加嚴重,再次上疏懇請生還:「伏望皇上憐臣十年拮据盡瘁之苦,早賜骸骨,生還鄉里,如不即死,將來效用,尚有日也。」然而神宗的聖諭只是讓他安心養病,慎勿再有所陳。至此張居正已再無話可說。 六月十八日,神宗派人執手敕慰問,那手敕中寫道:「聞先生糜飲不進,朕心憂慮,國家大事,當爲朕一一言之。」張居正於昏迷甦醒之際,推薦了潘晟、餘有丁等人。因爲推薦的人過多,無法一時並用,神宗把人名寫好,黏到御屏風下以備召用。兩天以後張居正病死在家中。 (參考數據:《明史》)△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橫行二十載 嚴嵩死無葬身之地(圖) 2016/8/4 (28,640次)
堅拒爲女婿調職的王翱(圖) 2016/7/24 (26,259次)
楊維楨安於禁樓苦讀 終成大器(圖) 2016/6/3 (21,098次)
清風兩袖朝天去 馬前灑酒注如泉(圖) 2016/5/14 (19,614次)
治水惠民 功德無量(圖) 2016/5/13 (19,276次)
爲民請命 張泰歸還民田千頃(圖) 2016/4/30 (19,122次)
積善之家 福貽子孫(圖) 2016/3/19 (23,466次)
一憑陰德二文章(圖) 2016/3/18 (22,141次)
清正爲民 受人尊敬的王相(圖) 2016/1/29 (25,179次)
兌現承諾的川普爲何不兌現這個承諾(多圖) 2017/1/30 (195,744次)
神話中索爾的"雷神之錘"被找到了(圖) 2017/1/29 (89,409次)
人民報中國新年賀詞:沁園春·雞年(圖) 2017/1/28 (189,948次)
逾一萬座星系被快速銷燬 人要小心(圖) 2017/1/27 (253,647次)
絕了!一圖勝過千言萬語(圖) 2017/1/26 (181,944次)
科學家爭執太陽系所在旋臂有多大(多圖) 2017/1/24 (251,808次)
隱身於銀河系後面的兩個巨人(圖) 2017/1/22 (250,972次)
宇宙的淘汰越來越接近地球了(圖) 2017/1/20 (266,389次)
願美國再度成爲上天祝福的國家(多圖) 2017/1/19 (169,062次)

她的奇蹟:改變低溫死亡的極限(圖) 2017/1/18 (64,366次)
習近平從調虎離山到直撲虎山(多圖) 2017/1/17 (587,212次)
震驚中外!被安排好的一生被改變(圖) 2017/1/16 (104,314次)
金屬構成的行星在告訴人類什麼(多圖) 2017/1/14 (255,327次)
神童不是蓋的!11歲首出歌劇 驚翻四座(圖) 2017/1/13 (78,593次)
贖罪20年:深度入定回憶的前世(圖) 2017/1/10 (92,827次)
溫馨提示:三呆婊這些形象仍請飯前看(多圖) 2017/1/9 (592,639次)
只有這招可以驅散中國的致命陰霾(多圖/視頻) 2017/1/8 (306,565次)
被遺忘的巨人是神的傑作(多圖) 2017/1/7 (86,543次)
三份古老地圖難倒現代考古學家(多圖) 2017/1/6 (82,900次)
臉書CEO開始信神 蘋果CEO驕傲出櫃(多圖) 2017/1/6 (164,773次)
預言:誰看明白這事 誰當港首(圖) 2017/1/5 (164,945次)
古埃及法老情人借體還魂 解密古遺址(多圖) 2017/1/4 (83,653次)
末世小笑話:睡前一個動作(圖) 2017/1/3 (281,667次)
宇宙兩星系團發生原因不明的碰撞(多圖) 2017/1/2 (255,890次)
人民報元旦獻辭:卜算子·2017(圖) 2017/1/1 (191,466次)
中共軍隊精英們的驚人創舉(圖) 2016/12/29 (548,705次)
中共垮臺後,中華民國在大陸(多圖/視頻) 2016/12/29 (303,307次)
天文學家最常用的靠譜語言(圖) 2016/12/27 (230,680次)
《致命中國》讓中共和三呆婊哆嗦的章節(多圖/視頻) 2016/12/26 (272,728次)
聖誕快樂!今天你因爲什麼而快樂(圖) 2016/12/25 (148,059次)
巴西空難奇聞 在神的護佑下生還(圖) 2016/12/24 (84,191次)
莫里夫人兌現了她對中共的承諾(圖) 2016/12/22 (155,162次)
宇宙中的星系沒有空洞可隱藏(多圖) 2016/12/20 (226,364次)
她參選世界小姐的主題令人類震驚(多圖/視頻) 2016/12/19 (337,354次)
這週日選美直播 請關注這位非凡競賽者(多圖) 2016/12/16 (161,280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