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國際 › 文章: |
新聞簡述(圖)
【人民報消息】 川普說美國與俄羅斯保持良好關係是好事 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特朗普)1月7日在最新推特推文中,抨擊反對和俄羅斯改善關係及批評俄國者「愚蠢」,根本就是「笨蛋」。 川普當天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寫道,與俄羅斯保持良好關係是好事,只有「愚蠢」的人才會認爲這是一件壞事。他說,當他1月20日正式上任後,俄羅斯會遠比現在更加尊重美國。他還表示美俄兩國未來或許能在解決一些全球性問題上進行合作。 川普當天還在推特上再次說,美國情報機構領導人強烈表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網絡襲擊影響了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投票機沒有遭到破壞。他還指責遭到網絡襲擊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在網絡防護方面有重大過失。 全球海拔最高 拉薩環城路預計6月通車 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今年將在平均海拔3,600多米的西藏拉薩市建設全球海拔最高的環城路,這條環城路全長將近100公里,共有7個隧道、27座橋樑,雙向六車道(隧道段雙向四車道),而且還會跨越青藏鐵路,並銜接拉林高等級公路、拉薩至貢嘎機場專用公路,以及正在規劃的拉日高等級公路、拉那高等級公路。 由於高原氧氣較薄,時速有限,這條環線設計爲快速公路而非高速公路,道路時速爲60公里/小時,因此繞拉薩市區一圈最快不到2個小時。該項目預計2017年6月完工通車。 英國首相任命巴洛爲新的駐歐盟大使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1月4日宣佈,任命資深外交官蒂姆.巴洛出任英國駐歐盟大使,以接替3日宣佈辭職的伊萬.羅傑斯。首相府在一份聲明中說,巴洛擁有30年的外交工作經驗,曾任英國駐俄羅斯大使,也曾作爲英國外交官在布魯塞爾工作,是一位經驗豐富且強有力的談判代表。巴洛在聲明中表示,期盼與英國有關部門合作,確保英國「脫歐」談判成功。 輿論認爲,羅傑斯在英國即將開始「脫歐」談判的關鍵時刻辭職,對需要談判專家的英國而言是一個打擊。雖然英國政府目前仍在等待英國最高法院就「脫歐」程序案進行最終裁決,但英國輿論普遍預計,不論裁決結果如何,英國將在今年3月底前如期開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 美軍成功測試 逾百無人機蜂羣飛行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月10日報導,美軍方在加利福尼亞州進行試驗,用一架噴氣式戰機釋放了103架「Perdix」無人機組成的機羣。這種微型無人機翼展30釐米,可自主飛行,但是共享一個分配計算機,這種裝置可以躲避防空系統,用來執行偵察任務。 美國國防部戰略能力辦公室主任羅珀(William Roper)說,「Perdix」無人機並不是經過預設程序的協調行動的個體,而是像自然界中類似鳥羣的動物羣體那樣,共享決策的分配大腦,相互協調行動。他說,「因爲每一個Perdix都可以和另一個Perdix聯絡協調,所以機羣沒有領袖,可以非常順利地允許每一個無人機進入或離開這個羣體。」 中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 首降南極最高點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中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1月8日首次降落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海拔逾4,000公尺的科學考察站「崑崙站」,也是同類飛機首次飛抵當地,寫下南極航空史新頁。 崑崙站位於南極高原,海拔4,093公尺,空氣稀薄、極度嚴寒、自然環境惡劣,且地面後勤人員稀少、機場條件嚴苛。 「雪鷹601」8日下午1時從大陸的南極科考站「中山站」附近10公里的冰蓋機場起飛,經過4個多小時飛行抵達崑崙站,首次降落南極冰蓋最高點,也是南極航空史上極地固定翼飛機首次飛抵當地。「雪鷹601」在崑崙站停留1小時後,便起飛返回中山站。 參與北約行動的首批美軍士兵抵達波蘭 參與北約「大西洋決心行動」的首批250名美軍士兵1月7日抵達波蘭,以加強北約東部邊界安全,這批來自美軍裝甲部隊的士兵開始第一次爲期9個月的換防,以後將不間斷輪換。 據波蘭國防部消息,第一批美軍士兵將進駐波蘭西部盧布斯卡省扎甘軍事基地。扎甘是美軍駐波5個軍事基地之一。今年春天起美國空軍部隊將進駐波蘭,4月份多國部隊士兵也將進駐波軍事基地。 2014年,烏克蘭危機全面爆發後,北約開始實施「大西洋決心行動」,加強在波羅的海以及東歐地區的軍事存在。2016年7月,北約華沙峯會決定加大在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共部署4個營的部隊,由美國、德國、英國和加拿大分別承擔駐軍的領導責任。駐軍計劃於2017年開始實施。 北韓隨時試射洲際導彈 美指若有威脅將擊落 還有11天結束任期的奧巴馬政府的美國國防部長卡特1月8日在全國廣播公司的《會見新聞界》節目上表示,北韓的核武器能力和彈道導彈防禦計劃,對美國構成「嚴重威脅」,他又表示,倘北韓發射或試射的導彈飛向美國或盟友的領土,美國準備把它擊落。 北韓8日宣佈,可以隨時在領袖金正恩設定的地點試射洲際彈道導彈,表示北韓發展武器,要歸咎美國的敵對政策。美國日前說,北韓去年進行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試驗後,已顯示在覈子和導彈能力方面取得實質的改善。專家說,北韓一直在測試火箭引擎和洲際導彈的熱屏蔽,同時開發技術引導導彈升空後重新進入大氣層。專家稱,雖然平壤已接近試射,但該國仍需要幾年來完善武器。 (人民報記者畢藤菲綜合報導)△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