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遭遇挫折或困頓時,勇於打破框架而另闢蹊徑,或許可以突破困境、開創新局。

【人民報消息】每天使用的牙刷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物品。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創意:將刷頭擺平,和握柄垂直,形成一個T字型,操作起來更順手、更具效益! 向母親推薦這個新發現,她看了看卻搖頭說:「那樣子奇形怪狀的,還是不用吧。」後來,又跟朋友介紹,詎料,對方的響應竟與母親如出一轍。相較之下,我可能是個喜歡尋新獵奇、異想天開的傢伙。 有些人面對新事物,在還沒有親自體驗之前,就先否決、甚至下定論,無非是不想改變。在既有的框架之內,一切是那麼熟悉、那麼習慣,足以穩穩當當,安全無虞;而改變,意味着打破框架,未知與風險隨之而來,無異橫生枝節、自尋煩惱。 法國心理學家約翰.法伯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把許多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使其首尾相接圍成一圈。另外,在花盆周圍撒了一些毛毛蟲喜歡吃的松葉。毛毛蟲開始一個跟着一個,繞着花盆的邊緣一圈一圈的走。 一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毛毛蟲日以繼夜的繞着花盆的邊緣轉圈,一連走了七天七夜,最終,它們因爲飢餓和精疲力竭而相繼死去。其實,如果有一隻毛毛蟲能夠破除尾隨的習慣,轉向去覓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實驗前,約翰預設:毛毛蟲會很快的厭倦這種毫無意義的繞圈,而轉向它們比較愛吃的食物,遺憾的是結果並非如此。它們一直固守本能、習慣和經驗,導致無法走出泥沼、超越困境。 是否我們也不自覺的像毛毛蟲那樣,陷於框架之內日復一日,慣性的打轉呢?當遭遇挫折或困頓時,我們如果能勇於打破框架而另闢蹊徑,或許可以突破困境、開創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