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勤儉節約 剋制貪慾(圖)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人民報消息】《羣書治要》卷四十七的《政要論》中記載,「修身治國也,要莫大於節慾。傳曰:『欲不可縱。』歷觀有家有國,其得之也,莫不階於儉約;其失之也,莫不由於奢侈。儉者節慾,奢者放情。放情者危,節慾者安。」 這段話的大意是講,修身和治國沒有比節制慾望更重要的了。《禮記》上說:「慾望不可放縱。」縱觀古往今來有家有國的領導者,取得成功無一不是憑藉勤儉節約;亡國敗家無一不是由於奢侈縱慾。勤儉的人節制慾望,奢侈的人放縱慾望。放縱慾望的人危險,節制慾望的人安全。 漢文帝勤儉愛民 以德化民 漢文帝從代國來到都城,在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狗馬、服飾、用具,沒有增加過什麼,有對百姓不方便的地方就進行改易,以利百姓。曾經打算修建露臺,叫工匠計算費用,需要黃金一百斤。 漢文帝說:「一百斤黃金相當於中等百姓十家的產業,我奉守先帝的宮室,常常擔心給它帶來羞辱,修建這露臺幹什麼呢!」 漢文帝經常穿着粗絲衣服,他所寵愛的慎夫人也不準衣服拖至地面,幃帳不得織文繡錦,以此來表示敦厚質樸,爲天下先做出表率。修建霸陵全部採用瓦器,不許使用金、銀、銅、錫作裝飾,不修高大的墳墓,想要節省一些,不去煩擾百姓。 漢文帝對待百姓卻很寬厚。文帝曾下詔救濟鰥、寡、孤、獨和窮困的人。文帝還下令:「年齡八十歲以上者,每月賜給米、肉、酒若干;年齡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另外再賜給帛和絮。凡是應當賜給米的,各縣的縣令要親自檢查,由縣丞或縣尉送米上門;賜給不滿九十歲的老人的東西,由嗇夫、令史給他們送去;郡國二千石長官要派出負責監察的都吏,循環監察所屬各縣,發現不按詔書辦理者給以責罰督促。」 司馬遷贊漢文帝「專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殷富,興於禮義。」大意是皇帝一心一意地致力於用道德教化百姓,因此,四海之內殷實富足,興起講究禮義的風氣。 漢文帝與其子漢景帝的時期合稱爲「文景之治」,成爲中國古代史上公認的一個盛世,漢文帝被奉爲賢明帝王的一個典範。 諸葛亮戒子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諸葛亮曾向蜀後主表明自己心願:「臣在成都有桑樹八百棵,薄田十五頃,子孫們的日常衣食費用已有寬餘。至於臣在外任職,沒有額外的花費安排,隨身衣服飲食全有國家供應,無需再治其它產業來增添家財。待臣離開人世時,不讓家有多餘衣物,外有多餘錢財,使自己辜負陛下的恩寵和信任。」及至去世,果如前言。 諸葛亮遺言命令部下將自己葬在漢中定軍山,依山勢修建墳墓,墓穴僅能容納下棺材,穿平時的衣服入殮,不必用其它器物殉葬。 諸葛亮晚年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中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譯文大意,君子的行爲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這封書信就是流傳後世的著名《戒子書》,「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亦成千古名句爲後人所稱道。 司馬光崇尚節儉 淡泊物質 司馬光對物質淡泊無所喜好。司馬光在洛陽有田三頃,妻子死時,賣掉田產來辦喪事,他一直到死都是粗衣薄食。 據《宋史》記載,仁宗遺賜錢物價值一百餘萬,司馬光帶領同僚們多次上奏章,認爲:「國家有大憂患,中外困窘貧乏,不可以專用幹興故事。如果遺賜不可以辭謝,應當允許侍從向上進獻金錢以佐助山陵之用。」朝廷沒有允許。司馬光於是用他所得的珠寶作爲諫院的公使錢,把黃金贈送給舅氏,意思是家不藏財。 司馬光寫給其子司馬康,教導他應該崇尚節儉的一篇家訓中寫道,「有德行的人都是從節儉做起的。因爲,如果節儉就少貪慾,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貪慾就不被外物役使,可以走正直的路。沒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貪慾就能約束自己,節約費用,避免犯罪,使家室富裕,所以說:『節儉,是各種好的品德共有的特點。』如果奢侈就多貪慾,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貪慾就會貪戀愛慕富貴,不循正道而行,招致禍患,沒有地位的人多貪慾就會多方營求,隨意揮霍,敗壞家庭,喪失生命,因此,做官的人如果奢侈必然貪污受賄,平民百姓如果奢侈必然盜竊別人的錢財。所以說:『奢侈,是最大的惡行。』」△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中國古代胎教之道(圖) 2016/6/23 (25,218次)
謙虛恭和 以德服人(圖) 2016/6/17 (21,933次)
古人尊師故事二則(圖) 2016/5/21 (20,277次)
求學問也要從不說謊話做起(圖) 2016/2/11 (23,450次)
魯班教子 不嚴不苦能學好手藝嗎?(圖) 2015/9/22 (20,146次)
寬容是美德 妒忌之人害人害己(圖) 2015/4/12 (21,107次)
面留刑罰刺字 狄青勵軍兵(圖) 2014/12/30 (38,531次)
以德施政 任人唯賢(圖) 2014/11/8 (34,769次)
神人授書(圖) 2014/10/14 (35,811次)
英國脫歐 與當年蘇聯解體同一理由(多圖) 2016/6/26 (105,674次)
祈禱得到了回應 他竟然活着回來(多圖) 2016/6/25 (67,953次)
非同小可!千件養心殿文物挪窩兒修復 (多圖) 2016/6/24 (98,316次)
怎了得!首次發現明代宮殿建築羣遺蹟(多圖) 2016/6/22 (232,326次)
打破平均主義 你貢獻大你就多得(多圖) 2016/6/22 (193,819次)
人類大難臨頭!聖母瑪利亞雕像流血淚(多圖/視頻) 2016/6/21 (195,880次)
訪塞爾維亞 江哪壺不開習專提哪壺(多圖) 2016/6/20 (498,791次)
習近平比戈爾巴喬夫還戈爾巴喬夫 (多圖) 2016/6/19 (123,477次)
踢開絆腳石!聶樹斌冤案得重審(多圖) 2016/6/18 (216,907次)

!挖周永康家祖墳的被抓住了(多圖) 2016/6/17 (503,336次)
眼見爲實!遺體查三次 伯爾納德被封聖女(圖) 2016/6/16 (76,818次)
博聞社的"獨家"笑掉人大牙(圖) 2016/6/15 (100,528次)
高智晟出書 考驗新任陝西省委書記(圖) 2016/6/14 (51,270次)
絕!"蜥大大"讓江蛤閉嘴 小蛇騎上鱷魚頭(多圖) 2016/6/13 (257,781次)
民族崛起,中國女排也爭光(圖) 2016/6/12 (95,783次)
聚天下英才 興我中華 習近平拉開幃幕(多圖) 2016/6/8 (471,653次)
習近平代表國人發表胸懷大度講話(多圖) 2016/6/7 (462,860次)
香港同胞,不要被江系牽着鼻子走(多圖) 2016/6/6 (102,268次)
習發驚人言論 科技界即將大地震(多圖) 2016/6/3 (144,791次)
爭鳴雜誌編造的薄熙來離婚情節挺哏(圖) 2016/6/2 (111,823次)
金三胖棄江 給習捎口信兒不折騰(圖) 2016/6/1 (106,958次)
"誠信警鐘"不是敲給窮人的(圖) 2016/5/31 (93,034次)
逆邪黨而行 習近平一石激起千層浪(圖) 2016/5/30 (109,110次)
人需反省!埃特納火山噴發爆閃電(多圖) 2016/5/29 (242,932次)
塔羅牌占卜抓到殺人犯 英國警方大驚(多圖) 2016/5/27 (71,409次)
黨折騰!萬里公開真相 習登上黑瞎子島(多圖) 2016/5/24 (128,123次)
丹德拉神廟地下室的驚人祕密(圖) 2016/5/23 (82,574次)
折騰一年,最高檢還得乖乖面對終身追責制(圖) 2016/5/22 (112,508次)
習近平兩個講話讓江繫個個抖抖(多圖) 2016/5/20 (222,200次)
文革徹底歇了吧!紅太陽下的悽風苦雨(多圖) 2016/5/19 (479,873次)
歷史回顧:「五·一六通知」和「二月提綱」(多圖) 2016/5/18 (468,732次)
奧巴馬提名同性戀任陸軍部長 參議院一致通過(圖) 2016/5/17 (100,520次)
馬國的非常離奇新聞與江澤民有關(多圖) 2016/5/15 (463,276次)
讓醫學專家茫然不解的兩個罕見病例(圖) 2016/5/14 (63,710次)
小知識:什麼是"供給側改革"(圖) 2016/5/13 (471,870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