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考场座次榜公布时,句纺的左边一人姓冯,右边一人姓周,这一年句纺才科举及第。
【人民报消息】句纺,字公素。宋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句纺去参加省试,梦见有人对他说︰“遽得逢州便得。”句纺很高兴,他以为“遽得”就是马上可以考中的意思。但考完后句纺并未考中。 到了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句纺到扬州府参加考试,他又做了同样的梦。句纺心里想到︰“遽,就是句,现在又在扬州考试,‘逢州便得’,这次大概一定能考中吧。”但是这一次句纺又未考中。 过了一段时间,句纺又梦见那个人来对他说︰“你四十八岁才会考中,现在不会考中。”当时句纺三十八岁,他想还有十年时间才能考中,便不再参加考试了,就闲居在道州(今湖南道县),后来有个富翁请句纺去教他的儿子。 到了宋高宗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朝廷又下了科举考试的诏书,当时句纺四十八岁,富翁极力督促句纺参加考试,于是他就与富翁的儿子一起报名参加考试。 但他还是不明白“逢州便得”是什么意思。等到考场座次榜公布时,句纺名字的左边一人姓冯,右边一人姓周,这一年句纺才科举及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