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楊令凱綜合報導)近來有一種叫「辣條」的東西,頗受年輕人歡迎,被網民稱爲「史上最牛零食」。爲了探訪辣條的製造過程,有媒體記者親自去生產工廠蹲點,一探究竟。 據新華網3月15日報導,這種袋裝小食品看似不起眼,卻幾乎出現在所有菜市場、小賣部的貨架上,在網店裏也賣得十分火爆。其消費羣體數以百萬計,主體是各地中小學生、農村留守兒童。 銷售火爆 衛生堪慮 每到放學,北京小學生小明(化名)走出校門的第一站,都是走進校門西側的小賣店:「老闆,一包辣條。」遞出一元錢,小明撕開包裝,拿出一根辣條放進嘴裏,順帶舔了舔沾上油膩的手指頭。走出小賣店,回家的路上有不少和他一樣邊走邊吃辣條的同學。喜歡這種零食的不只是小學生,據某網站調查,有55%的喜好購買人羣在18歲至24歲之間。 記者在北京、河南等地十餘所中小學校,發現校門口的小賣店裏都擺滿各種品牌的辣條。「好賣得很,每天至少能賣幾十包。」一小賣店老闆說。 去年下半年,美國亞馬遜網站上爆出一張格外搶眼的圖片。一包在國內僅售5毛錢的辣條,在美國卻以超過10倍的價格售賣。在知名度飆升的同時,有關辣條的食品安全問題更引起民衆的注意。 不少受訪者對於辣條的第一印象是「髒得不得了」。一位網友稱,自己親身實驗試吃10包辣條並記錄下整個過程,「全部吃完大約用了一個半小時,之後從晚上7時一直腹瀉至深夜12時,次日去醫院被診斷爲急性腸胃炎。」而在亞馬遜網站上,一些外國消費者留言表示,吃辣條後出現腹瀉等症狀。 這種以簡單的「麵粉+辣油+食品添加劑」製成的小食品,爲何會招致「不健康」、「不衛生」的質疑?記者來到生產辣條最多的河南一探究竟。 現場散亂 污水橫流 記者首先對鄭州市及新鄭市周邊的辣條生產廠進行地毯式搜索。出人意料的是,多處廠址已「人去廠空」,而包裝上所留的聯繫電話,多半是空號或暫停服務。 在鄭州市一家名叫「啓明食品廠」的廠址前,看到的卻是一片廢墟。當地村民說,廠子早在兩年前就拆了。然而,記者買到的該廠生產的「雞不可失」牌調味面製品,標註生產日期卻爲2014年9月。 當地人告訴記者,找辣條廠只要聞到一股香精加辣油的味道就可以找到。 記者在河南省通許縣工業園裏,果然聞到濃重的辣條味。然而,走近了才發現廠門口掛的牌子卻是服裝廠,辣條廠隱藏在製衣車間的側面,一座佔地近千平方米生產車間。工廠門口散亂的堆放着廢棄的鍋爐和水管,及一口碩大的散發着奇怪氣味的鐵桶,工廠旁邊還有一家小型玩具加工廠。 臨近中午,不時有女工從辣條廠的員工通道進出上廁所。緊鄰廠房的蹲式廁所裏,遍地污水橫流。從廁所出來後,這些女工就都直接急匆匆的跑回廠房,沒人洗手。 在這裏記者看到有更衣室、清洗間、消毒間,然而這些原本應該相互隔離的區域,大門全部敞開。可見這些更衣室、清洗間、消毒間都是爲了檢查而設置的。 在包裝車間內充斥着嗆人的辣條氣味,近百名女工正在這裏進行封裝,令人吃驚的是,那些剛剛上完廁所的女工連手都沒洗就徑直回到工位上。幾乎沒有人佩戴口罩和手套,都是直接用手將辣條一塊塊裝入塑料包裝袋。由於長時間接觸辣條,雙手被浸得泛着紅色的油光,一些人的手指出現紅腫甚至潰爛,纏着顏色各異的布條繼續工作。 對於記者「爲什麼不戴手套」的疑問,這些女工表示,戴了手套笨拙,封裝慢,想多完成計件量就得徒手操作。 記者找到這家食品廠的老闆。對於廠內種種不規範,老闆的態度顯得很坦然:「經常有工商部門查我們的通知函過來,有不合格的。其實在微生物這一塊,我確實自己心裏沒底。但如果進來要洗手,上個衛生間要換個衣服,工人就感覺有點約束,就不好招工。」這老闆一家人肯定不敢吃自家生產的辣條。 記者在河南調研發現,藏身於偏遠鄉村有不少辣條黑工廠、小作坊,成了挖不淨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