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沒有iPad,但是一點都不缺少遊戲,那時候的孩子容易知足,也很快樂。
瞎子抓人遊戲。抓到一個人後,被抓住的人也要蒙上眼睛,遊戲重新開始。

【人民報消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雖然大家不富裕,但是每個人都知足、快樂。現在的孩子,手裏拿着iPhone,還想要iPad,看見別的小朋友有的新玩具,自己也想要,沒有就會哭鬧、生氣,一個不隨意還會出現自閉症、憂鬱症……說明現在的孩子有錢但不快樂。 小時候沒錢但是快樂 六、七十年代沒有電話、不知道什麼是計算機、有電視的家庭都非常少,只有大院裏組織看電影時,小朋友們歡天喜地自帶小板凳坐在院子裏看電影,那時的電影只是院子中間吊一塊白色屏幕,投影機打在屏幕上。那時候的孩子很容易滿足,也很快樂。 小時候吃五分錢一枝的棒冰,一毛五一瓶的汽水,五毛錢十根的象牙糖(關東糖)。那時候,街上有吆喝「爆米花」的,孩子們都高高興興地跑過去觀看,即使沒錢吃,光是觀看爆米花的過程,聽一下「砰」的巨響,看着白白的爆米花從鐵罐裏拿出來,都感到異常興奮。 那時的孩子,沒有手機、沒有iPad、不知道什麼是網絡,但是他們有很多玩不盡的遊戲。每天放學後,孩子們都會聚集在一起玩的忘記回家。總會聽到家長此起彼伏的喊聲:「xxx吃飯啦……」然後孩子們才會依依不捨地離開。 那時候經常停電,而這時正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爲沒辦法做作業,所以所有的孩子都跑出房間,到院子裏,摸黑互相追逐…… 讓人懷念的遊戲 那時候的友誼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鬥、皮」在一起的男孩子之間感情最深,女孩間也是一起「抓拐」、「跳皮筋」結下的友情。兒時的友誼、兒時的遊戲,幾十年了也不會忘記。那時很窮,沒有錢買玩具,大家都自己動手做玩具,或一起玩不用花錢的遊戲。這些遊戲多的數不清,下面只介紹其中10個。 1.翻花繩 這個多爲女生玩。先打個小巧的結,環繞於雙手,撐開在空中。一人以手指將繩圈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不同的花樣,相互交替,直到一方不能再翻下去爲止。翻花也可以一個人玩,如果可以翻很多花樣,是會讓人羨慕的。 2.瞎子抓人 先在地上劃一個圈,所有參與遊戲者不得出圈,出圈者爲輸。這個遊戲參與者越多越好玩。首先剪子、包袱、錘選出輸者,輸者被一塊布矇住眼睛。被矇住眼睛者要聽聲音,再根據自己的判斷抓人。人多時好抓,畢竟圈子有限。抓到一個人後,被抓住的人也要蒙上眼睛,遊戲重新開始。 3.紙飛機 將自己迭好的紙飛機飛出去,看誰飛得最遠。主要輸贏其實是在於誰的紙飛機迭得最好,迭紙飛機多達十多種方法。 4.吹泡泡 把媽媽洗衣用的肥皂頭用水化開,濃濃的,用小瓶裝着,用細鐵絲做個小圈,或用細竹竿或蘆葦杆蘸着肥皂水吹泡泡,最喜歡站在樓上或高高的地方吹,比着看誰吹得大。 5.一網不撈魚 兩個孩子相向而站,雙手互相拉起高舉過頭,其它孩子排隊依次從手下鑽過,邊鑽邊唱:「一網不撈魚,二網不撈魚,三網撈起個小尾巴,尾巴……」直至套住某個小孩時才說出「魚」字,大家歡笑一陣,之後接着再玩。 6.打彈弓 對男孩子來說,彈弓的魅力是無與倫比的,就好比布娃娃之於女孩子一樣。無論農村還是城裏,只要是男孩子,大概沒有沒玩過彈弓的。找一個大樹杈子,去皮,把樹杈削整齊,再用砂紙打磨光滑,然後把自行車內胎剪成細長條捆在樹杈子上,就成了彈弓,碎石子、橡皮泥、泥團都可以作爲子彈。不過經常因爲打壞別人的東西,被訓斥或被沒收。 7.打水漂兒 孩子們在河邊或池塘邊,撿一塊扁平的石塊,用力朝水面投出,讓它旋轉着飛出去,就會在水面上一跳一跳地拋出很遠;水面上即出現一個一個的水圈。比誰打的水漂多。 8.編花籃 「編、編、編花籃,花籃裏頭有小孩,小孩名字叫什麼?叫鋼蹲兒。蹲下,起不來,坐下,起不來……」三個人以上玩的遊戲。每個人將一條腿抬起來達到另一個人的腿上,圍成圓圈。大家一邊唱着上面的童謠,一邊單腿往側跳,大家跳的要一致,這樣才不會倒,當唱到「蹲下」時,大家要一起蹲,再站起來……如果一個人沒站起來,或途中有腿掉下了就輸了。 9.翻倒立 女孩子喜歡玩。手撐着地,頭下腳上,通常腳貼着牆倒立着,看誰時間長。有時候,還會有多個孩子一起玩,像迭羅漢一樣迭起來。就是一個孩子(通常是最棒的)貼着牆翻倒立,將臀部緊貼在牆上,然後將腿叉開,第二個人貼着她倒立,將腳貼在牆上,也叉開,第三個、第四個……看最多可以迭幾個。直到第一個孩子撐不住了,便一個一個的下來。這個遊戲有點危險,不過能做第一個倒立的,通常都會很受同伴「尊敬」的。 10.拔根兒(拔牛筋) 拔根兒,是一種中國北方兒童在秋季玩的民間遊戲,一般多在上小學的男孩子之間的流行,比誰的根兒最結實。雙方從地上撿起楊樹葉子的根(通常葉子已經枯萎)。兩個兒童各拿一個根,雙手抓緊根的兩端,並且與對方的根交叉。然後互相用力往自己的方向使勁,根被拔斷的一方算輸。能夠拔斷許多根的被稱爲「勞根兒」。找到一個「老根兒」的孩子非常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