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沉睡海底的文明遗迹(多图)
神秘的百慕达出现的海底水晶金字塔。

【人民报消息】1990年潜水人员在日本最西端的与那国岛西崎海域海底,发现了一个以岩石堆砌的庞大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型结构宽183公尺、高27.43公尺,由长方形的巨石构成,总共有5层。而大金字塔附近还发现几座小的石墩,形状类似于大金字塔,是由石板拼成阶梯状的袖珍金字塔,宽约10公尺、高2公尺。 参与研究的琉球大学地质学家判断这个建筑是人工产品,并非自然产物,否则应该有经过腐蚀而成的碎片聚集其上,但是完全没有找到这样的石块碎片。此外金字塔周围有类似街道环绕的遗迹,也显示这不是大自然产生的。 美国波士顿大学地质学者潜水考察后也表示,这一系列由一公尺高的石块组成的巨大台阶,应是一种阶梯式金字塔。虽然可以假设石块破裂后经由水的自然腐蚀可以产生这样的结构,但他从未发现什么过程可以产生这样锋利的阶梯断面。伦敦大学的考古学家则表示,建造者至少有如美索不达米亚及印度河古文明的文明水平。 据东京大学地质学教授指出,这个海域所在的陆地露出地面的时间,至少是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的事。而以现代科学的认识来看,万年前的人类还处于原始人追着野兽跑的石器时代,根本没有能力建造这种金字塔型建筑物。有人认为这很可能是一个不为人知的人类文明留下的证据。我们不禁要问:是否真有繁荣先进的古代文明?而日本的海底遗迹难道是一个特例吗? 神秘的台湾澎湖虎井海底古城墙

埋在海底的澎湖虎井古城,深藏人类文明兴衰的秘密。

据台湾古籍《澎湖县志》中的描述,从虎井高处俯视可以看到海底有一片绵延的城墙,当时文人称之为“虎井沉渊”。公元1982年,国内资深潜水人找到了澎湖虎井古沉城正确的位置,引起考古人士的关切。 这座古墙遗址呈十字形形状,以指北针测量呈90度,为不偏不倚的南北、东西走向。主体为玄武岩构成,表面长满海草,东西向总长约160公尺、南北向总长约180公尺,城墙厚度上端约1.5公尺,底部约2.5公尺,有些部份被侵蚀而呈凹凸不平,但搭建城墙的岩石块接缝极为平整。在北部另有呈圆盘形的构造物,外墙直径约20公尺,内墙则约15公尺。 当时有人认为古沉城为桶盘、虎井特殊柱状玄武岩节理地形,一直延伸入海,形成沉城假象。但据地质学家研究表示,自然的岩石若形如城墙,应该是全部连续的,若是人造的话会有中断处;另外若城墙很直,长度又很长,人造的可能性极高。而虎井古沉城中堆成沉城城墙的玄武岩,每块岩石大小相当一致、角度垂直、石头缝隙间又有填充物;此外城墙凹口呈十字行,且接砌面平整,非常符合人造建筑的标准。 以《上帝的指纹》(Fingerprints of the Gods)一书闻名全球的英国作家汉卡克(Graham Hancock),偕其夫人在公元2001年8月间会同中、日人员实地潜水探勘后,说明以海底沉城石块堆砌的方式,明显与玄武岩自然节理不同,应为人工堆砌。他很肯定的指出:“大自然对东西、南北走向没有兴趣,但人类建筑却很讲究方位”,虎井海底沉城的石块呈现十字形南北向与东西向方式排列,其方位正好是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并且由于搭建城墙的一块块大石头,表面都很平滑,其接缝处平整的程度“可以将刀子插入”,他说明这一定是人造而非自然力量所能形成。 汉卡克并表示,当今的人类文明历史有一个既定的主流模式,但是这个主流的模式却无法解释这些持续大量出现的考古学发现,为何共同有着“史前文明”的影子?事实上,人类史上有很多失落的部份是现代历史还无法告诉我们的,而这些失落的线索,很可能就如同澎湖虎井古城一样埋在海底,深藏人类文明兴衰的秘密。 百慕达、巴哈马海底遗迹

在巴哈马群岛所属的北彼密尼岛附近的海底,发现了长达四百五十公尺的巨大丁字形结构石墙。

1958年,美国动物学家在大西洋巴哈马群岛进行海底观测研究时,意外发现群岛附近的海底有一些奇特的建筑。这些建筑呈特殊的几何图形,也有的为笔直线条绵延数海哩。10年后,在巴哈马群岛附近又发现了巨大的丁字形结构石墙,长达450公尺,并有两个分支与主墙形成直角,并且石墙是由每块超过一立方公尺的巨大石块所砌成。随后更发现结构更复杂的平台、道路及类似码头和桥梁的建筑结构,整个建筑遗址呈现出类似港口的分布。 此外,欧洲科学家在著名的百慕达三角洲海底探测时,也发现百慕达海底耸立着一座无人知晓的巨型金字塔,金字塔边长300公尺、高200公尺。塔上有2个明显为人工建造的巨洞,海水急速从这两个巨洞流过,形成巨大漩涡,使四周一带水域波涛汹涌,海面雾气腾腾。而要推算这座海底金字塔建造的时间相当困难,但已知这一带陆地沉入海底的时间至少在数万年前。 史前文明的存在 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球,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的,而是历经了无数次的地壳变动、火山爆发、洪水、冰河等变化,亿万年来几经浮沉,才形成今日我们所看到的地理环境。以日本的“亲潮古陆”为例,这片离日本海沟仅90公里,深达2,600公尺的地方,在6,700万~2,500万年前竟是高耸在日本列岛以东120公里的太平洋海面上。所以,我们不难想象,如果史前时代人类曾经有文明,那么很可能一度 、甚至几度毁灭于天然灾害侵袭,只留下部份遗迹在地形变动或海水上升后,没入海底而得以保存。△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世上最神奇的数字 藏于埃及金字塔(多图) 2014/9/27 (44,350次)
纸钞故事“上帝之眼”和双头鹰(图) 2014/9/4 (37,244次)
揭秘北纬30度恐怖禁区:诡异的不解之谜(多图) 2014/7/20 (53,253次)
史前文明:记载中的史前核武战争(图) 2014/6/23 (48,405次)
太空也有一个神秘的“百慕达三角”(图) 2014/6/1 (161,440次)
时光隧道真的存在吗?(图) 2014/4/29 (100,872次)
墨西哥远古神奇的国度(二)(多图) 2014/3/19 (130,853次)
墨西哥远古神奇的国度(一)(多图) 2014/2/27 (111,607次)
解密南极为何发现金字塔(图) 2013/6/27 (120,992次)
刘云山抓狂!四中全会前夕转移审周视线(多图/视频) 2014/10/20 (267,797次)
一个真实的神话:四中全会前夕为何雾霾浓重(多图) 2014/10/19 (142,742次)
文艺座谈会名单曝光 新华网这么挤兑老江(多图) 2014/10/18 (142,272次)
周永康被定案前夕 为何不走"占中"这颗棋子(多图) 2014/10/17 (258,977次)
1.25亿年!进化论咋没在七鳃鳗体现出来(图) 2014/10/16 (280,129次)
文艺工作座谈会 习讲话受捧 刘斜眼敌对 (图) 2014/10/16 (137,566次)
贪啥丢啥!苹果避税将被重罚数十亿欧元(图) 2014/10/15 (271,119次)
习近平一次高智商讲话,江系听懂了(图) 2014/10/14 (165,505次)
普京乐亚亚!不导弹 俄领海增1500平方公里(图) 2014/10/13 (109,687次)

面包车自燃成空壳 新生儿9天突起火(多图) 2014/10/13 (97,387次)
暗杀总未遂,王岐山软硬不吃的惊人故事(图) 2014/10/12 (333,670次)
香港苹果护金三儿打习 刘云山权力受限(多图) 2014/10/11 (132,085次)
小笑话:金正恩错去北京找爹(图) 2014/10/11 (239,206次)
地球糟蹋到没法儿住,又上火星找出路(多图) 2014/10/9 (272,598次)
苹果拒人民报用手机版后 发生系列怪事(图) 2014/10/8 (293,899次)
惊见老江近亲 全身红色如小恶魔(图) 2014/10/8 (135,332次)
习近平请人为江泽民示范逃跑下场 (多图) 2014/10/7 (168,586次)
人类未曾有过的奇闻 老江中南海大战群鹰(图) 2014/10/7 (291,979次)
动动脑!为何这人形生物录像四年后发表 (图/视频) 2014/10/6 (243,168次)
朝称金胖健康 仁川亚运闭幕式现惊人一幕(多图) 2014/10/5 (124,434次)
谁?把李岚清这粒耗子屎放进一锅高汤(多图) 2014/10/4 (274,489次)
老江想判他死刑,胡锦涛非留着这活口(多图) 2014/10/3 (361,008次)
眼睛会喷血!角蜥这三件御敌法宝怎了得(多图) 2014/10/2 (252,987次)
被针孔录像 曾庆红得一惊人绰号(图) 2014/10/1 (312,395次)
这图厉害,江被迫观看习的"美丽中国梦"(图) 2014/9/30 (150,610次)
除江!中纪委首次公开发表习近平讲话(多图) 2014/9/29 (272,445次)
习近平实践中华梦 浙江冲在最前头(多图) 2014/9/28 (123,948次)
朝鲜高层打着红旗反红旗 金正恩差不多了(多图) 2014/9/28 (136,424次)
做善事不懂善事 李连杰为何与妻续前缘(多图) 2014/9/26 (160,052次)
威廉王子研究驻英大使刘晓明的发型(多图) 2014/9/25 (113,809次)
鬼斧神工的天然桥奇观竟是大祸临头信号(多图) 2014/9/23 (282,985次)
治标又治本!解密埃博拉疫情治愈秘方(多图) 2014/9/22 (302,224次)
陈至立下令上海全面抵制习的中国梦(多图) 2014/9/21 (458,135次)
诡异命案 山西国土所长下车小便遇…那啥(图) 2014/9/21 (134,061次)
木讷的北大教授汤一介为何让习近平青睐 (多图) 2014/9/20 (159,721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