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孙中山蒋介石画像缘何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图)
 
2011年5月26日发表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声望达到了顶点。1945年12月3日,一张巨幅的蒋介石的标准像首次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

【人民报消息】现在很多中国人未必知道的是,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第一张巨幅肖像并不是中共党魁毛泽东和朱德等人,而是创建国民党并被称为“国父”的孙中山先生,时间是1928年蒋介石北伐胜利后。此后领导中国军民浴血抗战的蒋介石的画像也出现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据民国报纸《时报》于1928年8月24日刊发的一张照片可以证实,当时工人正在天安门城门的正中央悬挂孙中山的一张巨幅标准像,两边还挂有孙中山的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事实上,以往的中国并没有悬挂政治领袖的传统。随着西学在近代中国社会的传播,西方政治领袖肖像悬挂在公共场合和重要仪式的作法为清朝末代皇帝以及国人所接纳。民国袁世凯统治时期更是将自己的肖像铸在银币上,“袁大头”就这样走入了千家万户。而国民党集会时亦在讲台中央悬挂孙中山的肖像,这也就不难理解当秉承孙中山遗志的蒋介石北伐成功、统一中国后,要在天安门城楼悬挂其标准像。因为此举正是为了告慰1925年逝于北京的“国父”,让他“看到”国民党治下的中华民国的旗帜终于飘扬在古都上。

北伐成功后的蒋介石于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采取了新的措施。此后的十年,是国民党统治下的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并且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期,特别是上海之繁华亦令今人惊叹。

1931年日军攻占东北后,蒋介石意识到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了”,与日本的战争将是无可避免的。不过,蒋介石清醒地知道中日两国的实力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思想,同时开始在军事上进行准备。如训练部队,购买武器。资料显示,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党已经购买了一万金马克的武器装备和兵工设备,并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装备成40个师的兵力。此外,蒋介石还将全国战场分为五个方面,并在这些地方建立工事和阵地。他还与西南地方军阀建立关系,以便将来退守时可以在此继续抗日。

1937年日军全面侵略中国后,蒋介石率领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蒋对日本侵略和世界形势的看法:“日本无持久作战的战略资源。只要能与日军周旋到某一程度,它若不是北侵西伯利亚,就是南下南洋群岛(印尼),引起对苏联或欧美对抗。西伯利亚只有煤铁,唯南洋才有橡胶”。因为橡胶的原因,“日军非与美欧冲突不可。如此中日战争将成为世界大战之一部分,而将与世界大战同时结束”。

一切正如蒋介石所预料的那样,日军南下,与美欧产生了冲突。同盟国在对日本宣战后,中国的抗日战场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无可否认,没有中国国民党的持久抗战并将大量日军拖在中国战场上,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将会被延迟。

而国民党为此则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日会战22次(双方兵力超百万的),重要战斗1,117次,规模小的战斗28,931次,阵亡士兵超过3,250,000人,将军阵亡200名。国民党的骄人战绩是:日军伤亡近一百万,日军在中国被打死的129名将军中126人是被国民党军队打死的。

正是因为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的持久抗战让美欧刮目相看,美英在抗战后期宣布蒋介石为“四强首脑之一”,并邀请其参加开罗会议,讨论制定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在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蒋介石的巨幅肖像首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与罗斯福、邱吉尔的肖像并列。据说当年到延安采访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也在延安看到了悬挂着的这三人的肖像。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声望达到了顶点。1945年12月3日,一张巨幅的蒋介石的标准像首次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这是他1944年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后、身穿戎装时照的照片。这张照片不同于此前和此后的悬挂方式,而是直接竖立在城楼之上,其顶端业已达到第二层,城楼下则悬挂着“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的匾额。

随着中共以卑鄙的手段窃取政权,国民党败走台湾,蒋介石的标准像也被运到了台湾。天安门城楼上开始悬挂起了窃国的中共党魁的画像。同孙中山和蒋介石相比,这些只知祸国殃民的党魁的画像有什么资格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呢?

 
分享:
 
人气:25,660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