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時事 › 文章: |
中國冬奧冠軍周洋被「割喉」(圖)
文章說,此話一出,馬上好評如潮。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大概是聽那些帶有「黨、政府、國家、爲國爭光」的沒油沒鹽的感言太多了,這麼一句話純樸到另類的程度,是這個社會所稀缺的東西;這是一句實話。 然而,不幸的是,中共喉舌隨後立即意識思到了這一重大疏忽──這句話將會造成外界產生「中國民衆對現實生活水平不滿」的「誤會」。文章說,這個新聞在晚上重播的時候,這句正常人的人話被刪除了。 文章全文如下: 獲獎感言或者奪冠感言之類的東西,相信平日裏我們還是聽得不少,由於語言以及轉播的限制,我們聽見的大多數是我國運動員的感言,國外此類言語聽得少。更是由於現在我們這裏在體育賽事上斬金奪銀的時候越來越多了,這種感言也就越發的多起來。 大致來說,這種感言是沒啥可聽的,基本要素如下:黨、政府、國家、教練、父母、爲國爭光、我感到很光榮。如何進行進行組合就看個人修爲了,但動詞「感謝」總是少不了的。而另類的感言少如晨星,最近聽到的一句是冬奧會短道速滑選手周洋在奪冠後所說:「能讓父母過的更好點」。 這句話一出,馬上好評如潮。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大概有二:聽那些沒油沒鹽的感言太多了,這麼一句話純樸到另類的程度,是這個社會所稀缺的東西;這是一句實話。 但很遺憾的是,那些沒油沒鹽、一溜兒「感謝」作爲動詞的話才真正是大實話。我們知道,現在的體育制度被稱作「舉國體制」,大致說來,就是官辦體育的體制。在這種制度之下,上屆在我們這裏舉辦的奧運會當中,中國的金牌總數成爲了第一。但要是看看我們所獲得的金牌,比較流行運動的金牌基本很少,都是一些小項目上稱霸。這些項目當中奪金的手段,基本就是舉國體制最好的詮釋:國家下大力氣投入,總是可以比其他國家的參賽者個人奮鬥要強的多。但這種手段碰上大衆性運動就沒戲了,比如足球。 在這種舉國體制之下,最終獲得冠軍的運動員如果說出感謝政府的話來,其實真的不必詬病,他們說的是一句大實話。沒有政府的大力投入與特殊選拔機制的培養,今天他們就不能站在領獎臺上。對於這種大實話,即使這話實在是沒什麼味道,但卻是也不能怪他們。 這種大實話的背景當中,是在這種體制之下無數沒有登上領獎臺的運動員,因爲那種特殊選拔機制的緣故,在運動生涯結束之後,沒有學習到適合在社會上生存的技能。前段時間,關於這種退役而沒有拿過成績的運動員生活窘境的報導不少,後來就漸漸不太看得見了。體育方面的舉國體制就是一種「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活動。 之所以如此,也無非是大國的迷思作祟。在某些人看來,體育是否強大是一國是否強大的標誌之一,更因爲現代體育是競技體育,在已經不太可能直接在戰場上進行國與國對抗的情況下,體育是最直接的戰鬥方式。體育的舉國體制以戰陣思維爲基礎,自然也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比之於這些感謝的實話,周洋所說的大致應該算是「人話」。舉國體制是一回事,具體到個人來說,通過這種方式改變自己以及家人的命運是一種可能的選擇。但這並不是說明舉國體制優勢的地方,用金牌數字的多少與少數人生活的改善來證明體育中舉國體制的正確,就像用潘石屹作爲例子來說明我們的生活比蜜甜一樣不靠譜。在這種狀態下少數人的改善背後,倒是更加襯出了這之後辛酸之情。用自己擅長的事兒改變自己以及家人的生存狀態無可厚非,但因此而獲得超額的讚揚,不能不說在說那種實話的體系之下,個人的人話體系與國家的體育神話體系之間的衝突,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 而這種「人話」雖然也是實話的一種,但實話可未必是「人話」——這個「人話」並非是人類語言的意思,而是普通人所說語言的簡稱。但晚上重播這個新聞的時候,這句正常人的人話被刪除了。 順便說一句,在對待體育以及其他方面,我覺得自己的同胞得了冠軍之後,爲之高興之餘並不覺得那份榮光會普照到每個人身上。基於同樣的道理,我的同胞誰做了操蛋事兒,亦不覺得是全體國人恥辱。個人以爲以此爲標準,庶幾可稱爲正常人。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