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编者按:赖昌星作为“远华案”首犯在外逃的这十年间,一直利用加拿大的法律程序逃脱遣返,保住性命。他曾说“假如不在加拿大,我早就死定了。”而今在司法程序还没有结束前是否要回国,赖昌星的态度似乎发生变化,说“可能性是存在的”。坎坷十年,赖昌星现在想回国了?)

一九九九年当中央调查组进驻厦门,早有高层通风报信的赖昌星闻声逃到了温哥华。转眼十年过去了,这个震惊中外、走私漏税八百三十亿元人民币、被称为中共执政以来最大走私案的“远华案”,至今悬而未决,而已被撤职、查办、逮捕、判刑的涉案官员已近千人,其中不乏多名省部级高官,二十余人被判死刑,仅远华案专案组的办案人员前后就超过三千余人。

然而这样一个庞大阵容的专政机关,却奈何不得一个仅有小学文凭的福建农民。在花费巨资聘请最好律师以逃脱遣返、反复上诉以便待在加拿大的赖昌星,近日却突然表示:不排除提前回国的可能性。今年五月,赖昌星的前妻曾明娜携女儿回国,以换取她的弟弟、远华集团五董事之一的曾明育的提前保释出狱。有人说这是赖昌星的“投石问路”,也许亡命天涯的精明商人,嗅出了转机的希望。

投石问路想回国?

十年来赖昌星孜孜以求的就是保住性命,“假如不在加拿大,我早就死定了。”从一九九九年刚到温哥华时白天泡赌场、晚上打电话了解案情的提心吊胆,到二零零零年申请难民后的慢慢平复;从难民资格被拒后的多次上诉,到移民局的宵禁限制;从二零零六年在遣送机场途中以头撞柱、血流如注的绝望挣扎,到今年二月四日获得在加拿大工作许可的柳暗花明,赖昌星这十年的起伏跌宕可谓饱尝人生百味。

当《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问他,“司法程序没有结束前也有可能回国吗?”,赖的回答是:“可能性是存在的。”并提出了三条要求:其一,远华案主要涉案的官员,比如庄杨等人的公审档案能否公开,因为赖一直咬定,巨额走私是当时体制漏洞的产物,他不是靠贿赂成事的;赖曾多次强调自己并未背叛国家,“我从来没有偷国库里的钱,我只是在它们进入国库之前才拿这些钱,它那时还不算国家的钱呢。”

其二,他希望对远华公司骨干们的案子能够重新审视,因为他是主犯,其他人责任轻微。认识赖昌星的人都称赞他“很讲义气、很会做人”,这也许是他朋友多的原因。其三,他希望专案组能够“换些人”。

自认为人生很精彩的赖昌星,一度认为自己能在“加拿大留一天就是赚一天”。但如今他却说:假如当初中国的相关制度完善健康,没有空子可钻,他就不会走上邪路,错的是那个制度、那个社会。

成功农民企业家

至今在福建晋江市烧厝村烧厝南区一百零六号,还保留着赖昌星结婚时的居家摆设。一九五八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出生的他,是八个孩子中的老七。从小就想赚钱的他,读小学时就开始卖油条、水果等,十五岁小学毕业时,他曾到泉州挖防空洞。每天早上四点起床,晚上八、九点收工,用独轮车推着四百公斤的土筐来回奔跑,“晚上回来吃了就睡,累得不得了。在生产队一天只能挣两、三毛钱,而这里一天能挣三、四块。”

原始资金积累后的赖昌星和五个村民一起开了个汽车配件厂,每天八小时不停的抡着十公斤的大锤子干活。两年后他开了家纺织机械厂,并由此认识了曾明娜。这个不到十八岁的农村女孩子嫁给了他,并成为他事业上最亲密的搭档。曾也庆幸自己能找到这样一位能干人,据说赖昌星能随口记住三百多个电话号码,跟各种人都能交上朋友。

同一般青年企业家一样,那时的他挤火车、睡地下室,全国各地跑销售,努力用自己的执著与热情弥补文化的缺陷——最开始他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纺织厂成功后,他相继开办了印刷厂、雨伞厂,后来又到石狮办了家“蝶燕服装厂”。当时的石狮是全国闻名的“洋货”市场,从收购出国人员免税商品的代金券,到走私电子产品,高额的利润让赖昌星在走私邪路上越滑越远,最后甚至用军舰护航走私石油等各类商品。

当官的不过是政治娼妓

这里面当然有权钱交易和声色腐败。赖昌星曾总结出一条投资秘诀:在中国最赚钱的生意就是投资人际关系,有了人际关系就等于有了一切。于是他修建了红楼,在金钱诱惑之外,还用美色拉人下马。赖有句名言叫“不怕当官的,就怕当官的没爱好”。在红楼顶层有一幅“天下唯我”鹰鱼图:虎视眈眈的鱼鹰正窥视着水中硕大的肥鱼。据说出身贫寒的赖昌星看不惯当官的对红楼小姐摆官架子发脾气,他曾笑着说:“其实作官和娼妓都是一回事,都是用一张嘴吃饭。只不过当官的嘴长在上面,妓女的嘴长在了下面。”。

近千名落马的海关、公安、军队、政府官员,真的如赖所说,不过是“政治娼妓”而已。在《远华案黑幕》一书中,赖昌星自曝与中央很多高官“要好”,跟江泽民等的秘书们都是“朋友”,以至于他在北京有两部军队专车,随时都能带人自由进出钓鱼台、中南海。

赖昌星不承认自己偷了国库的钱,就如同中共不认为国有银行的行长们造出的银行烂帐是在挖社会墙角、国有企业亏损是在浪费国家资源一样,如今赖昌星提出三点作为可能回国受审的条件,很可能是他看到江派势力的大衰退,想在“江胡斗”中帮胡温一把,藉机为自己的未来换取讨价还价的筹码,真不愧是个精明的商人。

(此文转载《新纪元周刊》152期)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