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美国FDA发毒食品警报 扣押所有中国奶制品
【人民报消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11月12日发布进口警告,由于三聚氰胺及三聚氰胺类似物污染,将在全美国范围内无需检查而扣留所有从中国进口的牛奶产品(All milk products)、奶品原料(All milk derived ingredients)和成品含奶食物(Finished food products containing milk)。该警报反映美国FDA对来自中国奶制品进口的最新指导。

大纪元记者李天宇11月13日编译,根据FDA给出的产品代码,这项警报覆盖面包产品/面团/混合/糕点的糖霜;谷物制品;早餐食品;早餐食品快速库克;休闲食品;牛奶/黄油/奶粉产品;奶酪/奶酪产品;雪糕产品;填充牛奶/仿乳制品;牛奶基(巧克力味)的不加碳酸类软饮料;非碳酸软饮料,N.E.C.;牛奶基(巧克力味等)碳酸软饮料;碳酸饮料,N.E.C.;饮料基地N /水果(可口可乐Rootbeer等);饮料相应的非果实液体;软糖瓦特/坚果,种子,水/出椰子;软糖瓦特/椰子;软糖瓦特/果实;软糖瓦特/果仁和水果;软糖,水/出螺母/果实;糖果土特产品;糖果瓦特/输出巧克力, N.E.C.;巧克力/可可制品;含蛋布丁组合;布丁组合(不蛋);婴儿食品产品;碘化酪蛋白;碘化酪蛋白;碘化酪蛋白;碘化酪蛋白;奶牛动物副产品;畜禽废弃物饲料产品;动物副产品, N.E.C.;宠物猫食品;宠物狗食品;观赏鱼食品;其他宠物食品,N.E.C.;实验动物饲料;宠物和实验动物食品,N.E.C.。

FDA明确指出,警报问题是关于不安全的、有毒的、不适合于食品的食品添加剂。警报控诉的罪状包括:1)、含伪造的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2)、含不利健康、有危害的有毒物质;3)、不适合食品的掺杂品。这份由FDA的进口运作和政策部(HFC-170)和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中心(HFS-600)推荐发布的警报中指出,该警告原因如下。

2008年9月,FDA了解到中国数以千计的婴儿由于使用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婴儿食品中毒生病。报导称5.3万多名病例中,包括1.3万名婴儿住院治疗,至少四例死亡。那些病例中出现肾结石、晶体及有关并发症。而婴儿食品中使用的牛奶被发现三聚氰胺污染。据悉,许多奶站为了增加牛奶产量,往奶中加水,并加入三聚氰胺以增加检测蛋白含量时所检测的氮含量。而后收集的牛奶被送至牛奶厂。

三聚氰胺污染不局限于婴儿制品。来自中共官方的消息表明,许多奶制品,包括各种成品中使用的干奶粉都被污染。而污染的奶制品分散在整个中国食品链中。

FDA的分析中也发现三聚氰胺和氰尿酸出现在包括糖果和饮料在内的各类奶制品和使用牛奶原料的产品中。而且,从来自各国政府的消息中发现,许多生产商使用了被污染的牛奶或牛奶原料,包括:液体和干奶粉,酸奶、冰冻甜点、饼干、糕点和小甜饼、软糖产品、巧克力和饮料。那些产品中至少包含一种产地为中国的牛奶成分。除了美国之外,在亚洲、欧洲、澳洲等地至少13个国家发现了食品污染的报导。另外不断有不同产商的不同产品被发现三聚氰胺污染。

中国大陆食品的三聚氰胺污染问题不是现在才有。早在2007年,大量植物蛋白产品中被发现三聚氰胺或类似物污染,显然这是故意污染。

FDA给出指导(GUIDANCE)中指出,各地区可以决定是否要对所有的从中国进口的牛奶产品、牛奶原料和奶制品成品的检查。适当的监察标准已由FDA设定,任何对有关科学、科学政策、样品收集、分析、准备或分析方法的谘询或疑问,可以通过电话301-827-1026向FDA的Thomas Savage询问。

如果要想使得被扣产品获释,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之一:

1)、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对该批次产品样品的分析化验,证明产品中不含三聚氰胺或尿酸(cyanuric acid)。第三方实验室必须使用FDA认可、并满足LC-MS/MS 方法的化验方法。该方法可从网站http://www.cfsan.fda.gov/~comm/labmeth.html#melamine上获得。

2)、或者提供英文文件证明该被扣产品中不含奶成分,并包括产品化学成分公式和成分标签(例如,产商的过程批次号和实际产品标签。)

如果任何公司、运输公司或进口商希望扣押商品得到释放,必须将以下材料寄给FDA的进口运行部,使得FDA可以判断制造商是否有适当的控制和过程:

1)、FDA根据第三方实验运用FDA认可的方法作出的不含三聚氰胺和尿素的分析证明而签发的五次连续没有违规的发货单;

2)、FDA认可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的证明扣押品不含三聚氰胺和三聚氰胺类似品的文件。要获得FDA的认可,FDA可能会要求对化验文件或到第三方实验室的化验现场进行审查;

3)、生产产家符合所有中国政府关于向美国出口的所有要求的文件。文件中必须包括公司注册(registration)复印件。

这份警报适合所有制造商和运输商。

FDA原警报:http://www.fda.gov/ora/fiars/ora_import_ia9930.html?loc=interstitialskip


***************************************************************

新唐人2008年全世界系列大赛公告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中医师:你我都有责任拒绝它 2008/11/2 (16,028次)
中共末世惊骇(多图) 2008/11/1 (22,413次)
更多中国产品检出污染 三聚氰胺广泛进入食物链(图) 2008/10/31 (20,032次)
美当局没有全面爆光中共毒污染 民众不满(图) 2008/10/31 (23,272次)
中共三部曲危害中国朝野 2008/10/30 (17,230次)
哇……,中国婴幼儿的呐喊(图) 2008/10/26 (24,549次)
食品元素中毒 大陆添加剂祸害全球(多图) 2008/10/25 (17,581次)
中共毒奶事件爆光后 美研究发现肾病率大增 2008/10/25 (21,809次)
中共死压“三鹿”黑幕 新西兰国家一台公布调查(图) 2008/10/19 (18,929次)
从刘晓庆送钱惹出痴呆儿说起(图) 2008/11/16 (38,564次)
碰到躲不过的难时,请记住俺姐夫的这个故事(图) 2008/11/16 (32,706次)
小笑话:李长春下紧急指示 2008/11/15 (28,433次)
开除党籍公职!中共恨不得掐死杨湘洪的原因(图) 2008/11/15 (33,084次)
太可怕了!这样的短信一流行,党不能不垮(图) 2008/11/14 (37,360次)
让人心跳!一亿年前的琥珀中生物(多图) 2008/11/14 (31,947次)
?!这种图片怎么可以摆在新华网(图) 2008/11/14 (32,526次)
奥巴马,你根本就不配当美国总统(多图) 2008/11/14 (26,269次)
不是拿嘴说说的,一桩奇事 2008/11/14 (34,666次)

商务部出麻烦!薄熙来只能躲过初一(图) 2008/11/13 (38,167次)
汪东兴神秘一笑──老毛尽裸(图) 2008/11/13 (45,185次)
美国华府肯尼迪中心歌剧院将上演神韵(图) 2008/11/13 (14,336次)
难怪元老要把周永康踢出政治局常委会(图) 2008/11/12 (44,516次)
中共在杨湘洪出走后的新痴呆(图) 2008/11/11 (29,089次)
哈!这位千万乐透得主不会早亡的秘密 2008/11/11 (31,195次)
高层酝酿让周永康下台 2008/11/10 (39,800次)
单就这一点,杨佳案审理无效(图) 2008/11/10 (30,045次)
中共为何让赵本山顺顺当当儿移民加拿大(多图) 2008/11/10 (36,878次)
“国际在线”出的这新闻就怕联想(多图) 2008/11/9 (29,775次)
干么去了?周永康在澳洲头发凌乱(图) 2008/11/9 (36,495次)
一层窗户纸被林嘉祥崩破(图) 2008/11/8 (24,095次)
中共给这三个政治局常委定了性(多图) 2008/11/7 (46,792次)
奥巴马必须牢记的一个故事(图) 2008/11/7 (19,640次)
看完注意保密!王冶坪大泄老江怪闻(多图) 2008/11/6 (57,911次)
不可不知这段历史:三呆婊赴俄作秀丢国人脸(多图) 2008/11/6 (34,281次)
两大事件!中共活腻味了(图) 2008/11/6 (32,656次)
高层激战 危险向习近平走来 2008/11/5 (43,680次)
美国总统出炉 中共掉下深渊(图) 2008/11/5 (37,087次)
一张展示胡锦涛目前状况的图片(图) 2008/11/3 (46,547次)
温州市委对杨湘洪的最新处理办法 2008/11/3 (32,981次)
没头没尾,这篇新闻暗藏秘密(图) 2008/11/2 (32,907次)
中共戳自己一刀!婊子陈任全国妇联主席 2008/11/1 (38,415次)
让老江自己说!若按这规矩…(图) 2008/10/31 (33,684次)
柬埔寨这新法律让老江冷嗖嗖 2008/10/31 (32,218次)
这不起眼儿新闻透露出一个大信息(图) 2008/10/30 (20,488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