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希臘神殿影響西方建築風格(多圖)
 
2007年6月27日發表
 

《新紀元週刊》第23期【歷史追思】。


【人民報消息】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源頭。在古代,希臘並非是國家的概念,而是指位於愛琴海(Agean Sea)、地中海及愛奧尼亞海(Ionian Sea)之間的半島和島嶼。在那裏的人最初也擁有各自的語言和習俗,隨着時間的推進,才逐漸融合成有共通語言和信仰的民族。雖然如此,希臘在古代從來沒有過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在其文明的黃金年代時,古希臘人一直維持着各自獨立的城邦形式。

希臘地區由於多山,城市內的地形往往也高低起伏不平。古希臘人建立城邦時,通常會選擇一座突起的山丘作爲衛城,在其上興建神殿與王宮等建築,周圍以堅固的城牆包圍,城市居民的住宅、市場、劇院等則圍繞着衛城向外發展。


希臘雅典衛城裏的帕德農神殿。(Getty Image)



閃電下的帕德農神殿。(Getty Image)



1800年的雅典衛城。(Getty Image)


神殿的希臘文naos意爲「神居住的地方」。神殿是希臘城邦裏最重要也是最突出的建築物。每個城邦都有各自的守護神,例如雅典是是雅典娜;德爾菲是阿波羅;奧林匹亞是宙斯。供奉守護神的神殿通常位於全城最重要的位置,一般都選在衛城上,可以從城市的任何一個角度看到的地方。

守護神的神殿也通常不止一座,而且當然還有供奉其他神的神殿,以大小不等的規模,矗立在市集旁、廣場邊,或者城市裏的某個角落。一般來說,雅典娜和宙斯的神殿通常建立在衛城或市集附近,海神波塞冬、酒神戴奧尼索斯的神殿則多位於郊區或城牆外。

如同希臘神話之廣爲後人所知,古希臘的神殿也因部份的建築結構被後人承襲,而成爲西方建築的基本風格之一。希臘神殿,或者希臘建築的特點是列柱的運用,亦即以成排的大型石柱作爲建築物的主體。樸素無飾的柱身以稍微內收的弧度往上伸展,在柱頂才雕飾以漩渦或草葉形狀的花紋。古希臘的神殿通常呈長方形,由列柱支撐起平緩斜度的屋頂。巨大的神像位於神殿最裏面,氣氛莊嚴神祕。


伊瑞克提翁神廟是雅典衛城建築中愛奧尼亞風格的典型代表,神廟中最優美的部分是舉世聞名的女神像柱。(新紀元)



近看女神像柱。(新紀元)


戲劇奧運源自希臘祭典盛事

除了神殿外,屬於神的地方還有聖地。聖地是奉獻給神,專供神明使用的一塊土地,可以是一片森林、一座山丘,或者聖物附近的一小塊土地,例如雅典衛城裏有一株橄欖樹,傳說是女神雅典娜贈送給雅典的禮物,這棵聖樹附近的土地,自然成爲聖地。聖地與人間的一切不潔隔絕,是舉行重要祭祀的地方。古希臘人不敢任意進入聖地,恐怕招致神怒而禍及己身。

古希臘人虔信神明,認爲神會通過徵兆或神諭提醒人類,所以在遇事不決時,會到神殿去請求神諭。希臘神話裏有許多有關神諭及徵兆的故事,祈求神諭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古希臘的黃金時代,也就是蘇格拉底所在的時代。

史載蘇格拉底的一個朋友,曾到德爾菲的阿波羅神殿去請教神諭,詢問天底下是否有人比蘇格拉底更有智慧,神諭的回答是「沒有了」。如此引發了蘇格拉底的困惑,最後竟然間接導致他的死亡(注1)。

埃及和西亞地方的祭神儀式只允許祭司或王室舉行,在希臘是全體城市居民共同參與的盛事。祭典結束後舉行的戲劇或體育競賽,例如雅典每年在戴奧尼索斯節時舉辦的戲劇表演、在奧林匹克4年舉行一次的運動競賽等,原本都是獻祭給神的活動,流傳後世,前者成爲西方戲劇的源頭,後者成爲現代社會的國際盛事。


落日下的印度佛塔。(Getty Image)

遠古印度文明恐毀於核武戰

印度的文明發源極早,現代考古學界發現最早的人類遺蹟,是位於印度河的哈拉帕文化,它存在的年代約介於4,300年前到3,500年前。雖然發現城市的遺址,這個文明對後人來說,依然是個謎,因爲它的文字至今仍無人能解讀。我們只能通過考古挖掘知道,這個文明的城市中心都有一個人工土墩作爲衛城,城市圍繞着衛城呈網格狀發展,其中有神廟、政府機關、市場、手工作坊、民居和排水系統等等。這個文明持續了約800年後消失,沒有人知道原因,後人甚至不知道締造這個文明的人來自何處。

從古印度的史詩《摩訶波羅多》(Mahabarata)中,我們可以推測,也許毀滅古印度文明的,是史前的核武戰爭。《摩訶波羅多》成書於3,500年前,就是古印度河文明消失之時,從史詩中描述的戰爭場景來看,當時極有可能發生了毀滅性的核武大戰。而考古發現也證明這點,因爲在戰地附近出土的廢墟都已成爲焦土,岩石熔化、表面光滑呈現玻璃化,等等現象只有在核子爆炸時產生的高溫熱度,才能造成如此嚴重的毀滅狀態。(注2)


古印度佛塔。(Getty Image)


印度恆河文明佛塔石窟量多

現代人印象中的古印度文明,是屬於印歐語系的雅利安人所建立的恆河文明,這個文明以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與作爲經典的《吠陀經》爲後人所知。婆羅門教以種姓制度爲基礎,將人分爲四種:祭司、貴族、平民、奴隸。祭司(婆羅門)在種姓制度的四種階級裏是最高貴的,甚至比貴族的地位還高。

根據《吠陀經》的記載,祭司是原人的嘴、貴族是雙臂、平民是大腿、奴隸則是原人的腳。所以印度人接受了人本來有尊卑高低之別的觀念,不同種姓之間也不能相互通婚。這種嚴格的階級制度一直影響印度數千年之久,直到現代,雖然名義上已經取消種姓制度了,但實際上,階級觀念依然存在印度人的心裏。

婆羅門教極重視祭祀,相信祭祀萬能。婆羅門教是多神信仰,據說有三億多位神祗,主要的大神有三位:梵天(Brahma)是一切神的根源,一切的神祇皆由其所造,毗溼奴(visnu)是世界的保護神,溼婆(shiva)是起破壞作用的破壞神。婆羅門教到後來逐漸變質成爲敬神以外的雜亂信奉,在釋迦牟尼在世時由於佛法的廣傳而沒落,但在佛陀不在世之後,婆羅門教又慢慢抬頭,結合了佛教中的一些東西,形成了後來的印度教。

西元前6世紀,釋迦牟尼所傳的修煉方法興起於印度北方。佛教在西元前2世紀左右,在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倡導下,開始在印度盛傳,數百年後流傳至漢地以及東南亞。從佛陀在世到佛教盛傳的這數百年間,印度經歷了國家林立的狀態,後來大部份地區被孔雀王朝統一。這個時期也是印度城市蓬勃發展的時代,考古發現屬於西元前600~前300年時期的城市遺址約60座,其中大城市就有20座(注3)。許多城市如王舍城、舍衛城等,在《佛經》中都有提及。

古印度的城市是經過規劃後的產物,除了平面呈規則的四方形或多邊形外,城市的街道網絡主要以二條東西與南北向的大街爲主軸。城內的佈局採功能分區,通常分爲居民區、商業區、手工作坊區和公共場所區。廟宇寺院及其他政府機關位於市中心,市場和商業區則多位於主城門附近。

在佛教興盛的時候,古印度建造了大量的佛塔(窣堵波)、石窟等宗教建築。窣堵波爲磚石砌成的半球體建築物,最初是用來供奉佛舍利的,後來也成爲高僧圓寂後埋葬舍利的建築。在佛經中記載着佛塔的建造形式,乃依照修煉人證悟到的果位而定(注4)。窣堵波隨着佛教傳入中國,逐漸結合中國的建築風格,形成中國式的佛塔。石窟又分成二種:舉行宗教儀式的叫支提窟,作爲僧人修煉之所的叫精舍,兩者通常相鄰而立(注5)。

註解:

1、〈千餘年前雅典城裏 一個黃昏〉:《新紀元週刊》,
http://mag.epochtimes.com/006/2578.htm

2、《揭開史前文明的面紗》,正見叢書。

3、《析論中國、印度和希臘古典文化繁榮的城市因素》,解光雲着。

4、律部《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

5、http://www.hawh.cn:82/gate/big5/www.hawh.cn
/html/20070225/305934.html

******************

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詳介


誰有幸參加這個舞蹈大賽,誰有大福氣!


 
分享:
 
人氣:23,88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