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紐約主流媒體聚焦新唐人晚會
【人民報消息】(大紀元記者黃毅燕2月23日綜合報導)中國新年前夕,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在紐約曼哈頓這個世界文化和藝術薈萃之都、最豪華的、世界一流室內劇場無線電城連演七場,三萬多觀衆。晚會在美國主流:政界、學術界、演藝界等,再次引起美國的轟動,也成爲美國衆主流媒體的焦點。

此臺晚會以大型舞蹈爲主、大型交響樂隊現場伴奏,穿插聲樂獨唱、絃樂表演,藉助頂級舞臺技術、精良製作的特大電子液晶顯像天幕,呈現出至純、至善、至美,世界一流的中華正統藝術演出。美國三大電視廣播網絡公司中的CBS和NBC、美國最主要通訊社之一美聯社、及紐約大都市報等主流媒體報導了晚會。
美國最大電視廣播網絡公司介紹晚會

美國三大主宰國內市場的電視廣播網絡中的CBS(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NBC(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國家廣播公司),在除夕日報導了晚會。在上午新聞中,NBC主播大尉(David Ushery)用了超過3分半種採訪了晚會製作總監謝佩容;並在節目中播放了去年晚會的部份精彩片段。

NBC總部設在紐約的洛克斐勒中心,以孔雀爲標記;目前是傳媒聯合大企業NBC Universal的一部份,向下屬200多家美國電視臺提供節目。

大尉向觀衆介紹新唐人背景時說,新唐人電視臺是海外唯一一家獨立的華語電視臺,不鎖碼向中國大陸播放,「哇,這真的不容易!」。

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的藝術總監謝佩容女士說,今年是新唐人電視臺第四年舉辦全球華人新年晚會。我們認爲文化對於人來說很重要,它影響着人的思想和行爲。中國有5千年的燦爛文化,農曆新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所以我們在這個季節向中國民衆呈現真正的中華文化,爲中國人帶來一個美妙的時光。

紐約大都市報:「百看不厭的新年晚會」

覆蓋整個大紐約地區、費城和波士頓的紐約大都市報(Metro New York) 在16日,以「百看不厭的新年晚會」爲題,介紹了晚會。報導說,各民族文化大燴萃的北美迎來了中國新年,本週在無線電音樂城上演的豐富多彩的新年晚會讓各族裔的人們都能夠盡情享受過年的喜慶。

報導中說,一對可愛的年輕主持人用流利的中英文報幕,把長達兩個小時的演出節目清晰明了的展現給所有的觀衆。從光彩奪目的表演劇「創世」(佛帶領天國的衆神下走到人間),到溫和善良的法輪功學員與中共警察的衝突,深邃的文化內涵在一幕幕氣勢恢宏的場景中展現。擁有天籟美音的女高音歌唱家們和一位男高音吟詠着令人精神振奮的歌曲,中英文唱詞在精緻的背景天幕上以卡拉OK式投影滾動,席間的觀衆在靜靜欣賞演唱的同時對歌曲的內容也能心領神會。

報導還說,來自紐約及周邊地區和多倫多的一百五十多名舞蹈演員和陳汝堂先生指揮的國際天音樂團,在這場新年晚會中獻藝。演出中既有傳統的舞蹈(演員旋動方巾、舞動綵綢、雲步輕盈的在舞臺上穿梭等等),也有現代的表演劇。寬敞的舞臺上,高科技與古典道具相得益彰,觀衆們如癡如醉的關注着劇情的發展。

報導最後說,晚會中的十一個舞蹈劇都取材於中國各地的傳說,以及對和平的祈禱和嚮往。這場壯觀的演出從始至終蘊涵着一個主題:反對共產主義、倡導法輪功、紀念那些在中國國內被迫害致死的(法輪功學員)。不過那些沒有閱讀節目單的西方人很難查覺到這一點,因爲藝術編導的手法非常細膩。正因爲有了這樣一個主題,新唐人的新年晚會才不僅是一場賞心悅目的演出,而是擁有凝重內涵的藝術傑作。

紐約市市長彭博褒獎晚會

紐約市長彭博把2007年2月14日定爲「新唐人華人新年晚會日」;並派代表、市長辦公室移民事務局局長格維勒默.李納爾斯(GUILLERMO LINARES)在首場晚會開演前,帽風雪趕至現場,向新唐人總裁李琮頒發褒獎狀。

中共騷擾晚會引媒體關注

中共通過電話和駐美使館欲干擾晚會的正常進行、阻擋人們欣賞此臺晚會,及高調「批判」紐約市長,及派特務到晚會現場欲製造事端。美聯社、美國之音等媒體關注,進行採訪報導。

美聯社之前採訪報導了新唐人電視臺發言人洪凱莉,關於中共用電話干擾晚會售票熱線的事件。而在二月十四日,紐約首場晚會開場前,美聯社再次採訪了洪凱莉。報導中說,華人新年晚會以華麗的服裝、天幕、舞蹈、歌唱和音樂爲特色,星期三在紐約著名的無線電音樂城開幕。晚會中一部份內容提及法輪功信仰,以及法輪功學員在中國受到的迫害。

新唐人電視臺的發言人洪凱莉說,舉辦新年晚會的目的就是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洪凱莉說:「我們的節目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例如道家、儒家以及佛教的內容,融合了不同的少數民族,例如蒙古族、藏族和傣族的舞蹈。我們也包括了法輪功在中國受到迫害的現代故事。只要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我們都會把它放在我們的節目當中。法輪功的節目本身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洪凱莉還說,「晚會的目地是讓觀衆了解正統的中國文化。我們認爲法輪功代表了中國長久以來尊崇的傳統價值觀,比如堅忍不屈、忠誠等。演出本身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

每日新聞報是紐約晚會主要贊助者之一。該報發言人詹尼弗說:「我們非常支持文化演出節目。」

目前,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剛在亞特蘭大落幕,巡迴演出團將揮師繼續前往歐洲、亞洲等地演出。

*************************

聽我的,看新唐人晚會,你將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精彩簡介及全球30城市售票
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詳介


誰有幸參加這個舞蹈大賽,誰有大福氣!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神傳文化震撼藝術之都(圖) 2007/2/25 (13,800次)
新唐人晚會帶給巴黎的震撼(一)(多圖) 2007/2/25 (15,169次)
新唐人晚會正本清源 中共大夢敦煌慘遭一笑(圖) 2007/2/25 (15,614次)
巴黎會議宮第二場新唐人晚會再次爆滿(多圖) 2007/2/25 (14,599次)
柏林人喜歡沒有黨文化的正統中國文化(多圖) 2007/2/25 (14,364次)
新唐人晚會巴黎首演獲巨大成功(多圖) 2007/2/24 (15,556次)
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巴黎場演出在即 2007/2/24 (13,824次)
巴黎華人晚會將開幕 神韻藝術團抵歐(多圖) 2007/2/23 (15,392次)
費城30多家主流媒體報導新唐人晚會(多圖) 2007/2/23 (16,975次)
他摘除雙眼卻有更棒視力的祕密 2007/2/25 (29,165次)
扔黃菊!陳雲評價讓曾兩腿發軟(多圖) 2007/2/25 (48,343次)
高耀潔赴美 李長春節骨眼兒上捱揍(多圖) 2007/2/24 (31,587次)
從王漣眼神想到的(圖) 2007/2/23 (32,750次)
《圖雅的婚事》是一個真實故事(多圖) 2007/2/23 (35,480次)
真實反映中國 "圖雅的婚事"獲柏林金熊獎(圖) 2007/2/23 (19,837次)
黃菊的生命即將畫上句號(圖) 2007/2/22 (43,860次)
從南韓總理辭職的照片中找到答案(多圖) 2007/2/22 (29,273次)
依然震驚!儘管這些故事聽的太多(多圖) 2007/2/22 (33,739次)

兩大血案!江爲何提出給薄一波降半旗(圖) 2007/2/22 (47,994次)
王丹,不是給你潑冷水(圖) 2007/2/21 (39,635次)
山西高官遊三亞 微服私行被訛錢 2007/2/21 (16,316次)
還別說,殃視"春晚"今年真大有改進(多圖) 2007/2/20 (38,017次)
揭密!爲何春晚"托兒"鬧出笑話 2007/2/20 (37,641次)
豆乾當皮革 深圳豆製品含有毒染料 2007/2/20 (16,078次)
此事不怪!福份用盡就沒命 2007/2/20 (28,671次)
曾慶紅挑撥中宣部 借刀殺小胡(圖) 2007/2/19 (32,780次)
小笑話:江澤民當年的一個小祕密 2007/2/19 (35,312次)
一位太子黨談新唐人晚會觀感 2007/2/18 (33,616次)
新年祝福──給您吉祥話(圖) 2007/2/18 (16,731次)
雷射生髮梳引發解決脫髮的根本辦法(圖) 2007/2/18 (30,199次)
曾慶紅手下拿出這一新招 2007/2/17 (24,930次)
薄一波恩將仇報至死不悔(多圖) 2007/2/17 (49,544次)
小笑話:薄一波女祕書的職權範圍 2007/2/17 (44,979次)
美女從垃圾堆中走出來 2007/2/17 (29,534次)
中南海掐成一團 曾慶紅不止"重傷" 2007/2/16 (27,039次)
兒子半個屁股雙規 江澤民不敢進洛陽 2007/2/15 (35,960次)
爲何這段錄像被點擊900萬次(圖) 2007/2/15 (34,752次)
給胡下絆子 曾慶紅讓薄熙來咬鉤兒(多圖) 2007/2/14 (33,434次)
西方媒體一多嘴 薄熙來仕途更雪上加霜(圖) 2007/2/14 (31,143次)
這事科學家研究到死也研究不出來 2007/2/14 (20,653次)
曾慶紅在政治局立下軍令狀 2007/2/13 (25,125次)
不祥之兆!這張圖片沒放顛倒(圖) 2007/2/13 (37,907次)
老住持揭祕新唐人晚會的節目創作 2007/2/13 (30,714次)
這麼轟動 曾慶紅光爲此就得下臺(多圖) 2007/2/12 (35,159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