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穿越高空的雲雀 婉轉動聽的夜鶯(圖)
 
沉靜

阮妙芬( Nancy Yuen )。(攝影:明國/大紀元)

【人民報消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阮妙芬( Nancy Yuen ) 在歌劇界擁有較高的地位。她主演的《蝴蝶夫人》,《茶花女》、《阿伊達》、《費加羅的婚禮》、《卡門》、《波希米亞生涯》,廣受歡迎和讚譽。阮妙芬的歌聲常縈繞飄飛在大型音樂會、藝術節上,她演唱的經典名曲《彌賽亞》、《創世記》、《安魂曲》和《C小調彌撒曲》,美如天籟,令人難忘。與她合作過的樂團有倫敦莫扎特樂團、英國廣播公司音樂會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等。

一、音樂是一大享受

阮妙芬在香港出生,11歲到英國。1988年,僅僅是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學生的她,就脫穎而出,主演歌劇《蝴蝶夫人》,一舉成名。

「難以想像不走聲樂這條路,我是怎樣的景況。我好像生來就是唱歌的。」她笑盈盈地說,「我喜歡臺上的感覺,演繹完全不同的性格,豐富多彩;與不同國家的人臺前幕後密切配合,是不容易的事。我個性獨立、樂觀,適合舞臺生涯,喜歡音樂,音樂是我的一大享受。」

《蝴蝶夫人》雖然是意大利人作的詞曲,用西洋唱法去演繹。但阮妙芬來自東方,接觸過不少日本人,觀賞模仿日本藝伎,借鑑電影和電視劇,她演的蝴蝶夫人惟妙惟肖,玲瓏秀麗的形體、含蓄的東方韻味,比西方演員更勝一籌。

演前,醞釀情緒,一句話也不說;演時精神集中,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投入。忘掉自己,與角色融爲一體。演《阿伊達》時,她看很多資料,請教黑人,做足功課。「當我臉化妝得黑黑,在臺上演唱時,觀衆們根本不知我是華人」。

茶花女也是她最喜愛的角色之一,人物內心豐富,命運跌宕起伏,要在兩個小時內,用歌聲把茶花女的愛情與痛苦傳達給觀衆,引起共鳴和同情,頗有難度。然而正因如此,成功後的喜悅和滿足感是無法形容的。

她秀外慧中,眼界開闊,思維敏捷,侃侃而談。「演唱現場,充滿神奇的魔力。一般人沒有經歷過,體會不到,就好像過山車,有驚有喜。每一出歌劇,就是一個推動力。我喜歡有一點壓力,是健康的壓力,會帶動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蠻喜歡那種挑戰,那種過山車的感覺。」

問她這樣優秀,很多歌劇演來駕輕就熟,是否壓力越來越小?她搖頭,正色道:多明哥說過永遠在爬山,在走。多少年來,我也一直在不斷地學習。當你覺得到了顛峰時,那就在走下坡路了。我從學生身上也能學到東西。音樂的美和奇妙,我一直是蠻有興趣,時時回味,魂牽夢縈,蠻享受的。

閒暇時,她興趣廣泛,看電影、話劇、芭蕾舞,揣摩人家的演技,提高修養。愛聽古老歌曲,五六十年代的老歌,有韻味,很好聽。「每一種表演藝術,面對觀衆的表達都是有聯繫的,相通的。」


阮妙芬( Nancy Yuen )。(攝影:明國/大紀元)

二、古典歌曲歷久不衰

問:古典歌曲演唱家與流行歌手在唱法上的差異?

阮: 古典歌曲演唱家需要非常多的時間練習基本功,但流行歌手並不需要這麼長時間練習。古典歌曲演唱家是用整個身體在唱,分配好胸、口、頭三個腔體共鳴的比例。流行歌手……(她做拿麥克、氣喘噓噓的樣子,微微一笑。)所以我們的滿足感很大。

問:但他們的名聲遠遠比你們大,錢也賺得多,受大多數人的追捧。

阮:你別忘記,流行歌曲的壽命較短,五年就算老的了。而古典歌曲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歷久不衰。我唱了十九年,還可以唱很久。流行歌曲是講包裝、廣告的,是看他們要不要從你這個人裏面推介出一些東西來。古典歌曲是一門藝術。爲什麼《茶花女》、《阿伊達》這麼久了,場場演出還有這麼多人去欣賞?藝術是人們越看越喜歡,每場演出都是不一樣的享受。如果我的目的是錢,那也不會走藝術這條路。我覺得有能力討生活就夠了,有些東西對我來說並不是很重要。

三、聲樂大賽是非常奇異的鼓勵

阮妙芬常在東南亞演出,對於古典音樂的普及,她認爲,傳播媒介、教育部門做好的話,會起推廣作用。讓人們從小就接觸到正統聲樂,那麼就不是遙不可及的事。

她在新加坡有不少學生,她說,人才肯定會有,但培養訓練起來,難度較大。倫敦每晚都可選擇不同的音樂會、交響樂團、歌劇來聽,環境的薰陶,潛移默化的作用不可低估。當然現在比十年前好多了,新加坡擁有一流的場地設施吸引國際樂人來演出。

在她看來,成功至少有三個因素組成:40%的天才,40%的勤奮,20%的運氣。想成才,下苦功夫努力和對音樂的領悟能力都很重要,還要有恰到好處的教育方式、方法。

談到新唐人的首屆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阮妙芬點頭讚歎:「是非常奇異的鼓勵。華人聲樂人才分散在世界各地,這次能聚在一起,交流經驗,切磋技藝,是非常好的機會。」

音樂的好處是能感動人,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文化素養,甚至於聽不懂歌詞的人,都會被歌聲打動。阮妙芬的歌不容錯過,請靜靜聆聽:

音色既高亢又柔和,低音淳厚有力,中音柔美流暢,高音有種直升穹頂壯麗輝煌的感覺。功底紮實,音域寬廣,聲情並茂,收放自如。她的歌聲,如凌空飛翔、自由自在的雲雀,清麗悠揚;又如婉轉圓潤的夜鶯,優美動聽。


新唐人電視臺首推「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大賽聚同行關注 拓展華人聲樂空間(多圖) 2007/10/17 (20,686次)
新唐人聲樂大賽 二十名選手進入決賽 水準極高(圖) 2007/10/17 (18,711次)
美聲女子組複賽 評委:難分伯仲(多圖) 2007/10/16 (17,885次)
聲樂大賽展現正統藝術 華人聲樂走向國際舞臺(多圖) 2007/10/16 (18,487次)
聲樂大賽初賽揭榜 36名選手入圍複賽(多圖) 2007/10/15 (17,836次)
美聲男子組比賽結束 選手:心中淌的歌(圖) 2007/10/15 (17,266次)
美聲女子組初賽結束 評委稱水準高(多圖) 2007/10/15 (17,568次)
聲樂大賽倒計時 多國選手暢談心聲(多圖) 2007/10/15 (17,602次)
新唐人聲樂大賽爲美國音樂之都注入活力(圖) 2007/10/15 (15,843次)
十七大!不要讓胡錦濤成爲第二個朱熔基(圖) 2007/10/16 (56,658次)
十七大常委七人 塵埃未落定 2007/10/14 (44,068次)
原來如此!曾慶紅失敗的根本原因(多圖) 2007/10/14 (57,220次)
徐諾曼成爲希拉莉揮之不去的陰影(圖) 2007/10/14 (31,558次)
油吃多了拉稀!兩圖片看老江的最怕(圖) 2007/10/14 (40,223次)
防江曾蹬蹬腿!北京將實行淨空管制(圖) 2007/10/12 (41,022次)
高層達成共識:周永康不進常委會 2007/10/12 (42,013次)
吳邦國宣佈:曾慶紅賈慶林退下 2007/10/11 (45,971次)
大局已定!江無反手之力 胡樹核心地位(多圖) 2007/10/11 (47,896次)

傷腦筋!兩件讓中共無法用武力解決的問題(多圖) 2007/10/11 (46,303次)
江澤民最擔心的事發生了(圖) 2007/10/10 (49,144次)
還剩6天!不是胡錦濤等不及了 2007/10/10 (44,854次)
高層新規定!十七大升官的潛規則 2007/10/9 (46,962次)
希拉莉這醜聞讓中共把嘴樂歪了(多圖) 2007/10/9 (37,960次)
江乖乖!她比宋祖英魔力還大的原因(多圖) 2007/10/8 (62,740次)
西方媒體譴責養共爲患的大財團(圖) 2007/10/7 (35,195次)
中共鼓動下!緬甸不平凡的十天(多圖) 2007/10/7 (32,412次)
忒高!老江和陳至立都被繞進去了 2007/10/6 (38,643次)
這新聞讓黃菊老婆和江大公子暈菜(圖) 2007/10/5 (47,351次)
BBC這個消息在告訴世界什麼(多圖) 2007/10/5 (46,843次)
中共國旗被人滿街踩踏的原因(多圖) 2007/10/5 (49,011次)
一張氣死老江的圖片(圖) 2007/10/4 (51,298次)
《色,戒》觸到老江心底的那塊哆嗦肉(多圖) 2007/10/4 (55,127次)
銀河系的新星在告訴我們(圖) 2007/10/4 (55,106次)
置人於死地的藏紅花(圖) 2007/10/4 (44,519次)
胡訪上海!老江的老巢要掉底兒了(圖) 2007/10/3 (48,031次)
江慘敗!習近平李克強將接班十八大 2007/10/3 (62,600次)
江澤民在這兩方面有巨大貢獻 2007/10/2 (39,161次)
持節不變!記被秦檜陷害的忠臣洪皓 2007/10/2 (24,954次)
江綿恆爭取被從寬處理的內幕(多圖) 2007/10/1 (54,806次)
一個劃時代的動作(多圖) 2007/10/1 (34,909次)
黃健翔沒有輸 劉翔輸的正是時候(多圖) 2007/9/30 (40,836次)
誰往習近平頭上擺這蝨子(多圖) 2007/9/30 (43,280次)
新華網這個新聞有點兒意思(圖) 2007/9/29 (33,011次)
曾慶紅吳邦國已經半公開決裂 2007/9/28 (49,450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