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巴馬官員強搶豪奪 著名長壽村今非昔比(多圖)



逼農民簽下賤賣地的徵地協議。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張毅荃1月25日報道)廣西省巴馬瑤族自治縣是「世界第五長壽鄉」,這裏有百歲老壽星70多人。媒體曾報導說:「百歲老人中大多不識字,受到儒家、佛家、道家傳統思想的影響,他們以忠厚傳家、孝道治家,相信善惡有報的因果觀。他們日出而作沐浴自然,日落而息享受寧靜。人與自然和諧統一,他們常浸潤在怡然自得的心境中。」

不過,現在的長壽之鄉已面目皆非,很多農民生活在貧困線上,無地可耕,無房可住。而巴馬縣的官員卻居住在象公寓大樓一樣的巨大豪宅,裏面的裝修富麗豪華。提起共產黨,農民們氣的腦袋都冒煙,心中只有恨。

奪地修公路 上萬農民得不到賠償

2004年6月,因當地中共幹部決定修建巴馬縣至田陽縣間的「巴田公路」,在沒有動遷許可證的情況下,以不到市場價四十分之一的補償金額超低價從農民的手裏搶行收購土地,然後再高價出售給鎮民。中共每一次的掠奪土地都是公、檢、法的警察和官員一齊出動,強制動遷、恐嚇百姓。巴馬縣也不例外。

據劉姓村民透露,當時徵收一級水田是每畝5000元人民幣,旱地每畝只有2000元人民幣,扣去24%的土地轉讓金,最後到農民手裏才幾百塊錢。田地是老百姓的生命啊! 上級撥款建公路有19個億,這些錢都被黨幹部們集體瓜分掉,農民一分錢也得不到,我們當然不肯拆房子,不肯賣土地。

一位村民說:「縣政府說『你不拆也行,不拆這個錢就是這麼多,誰不交出土地,就抓誰坐牢,你愛告哪告哪……』土地搶去了,沒有安置農民,沒有社保、醫保,黨官們根本不管我們沒有土地怎麼過活? 補償那點錢能活多久?當官的就是騙錢、吃農民,錢全部都進了他們的腰包。我們都給幹部們跪下了,求當官的解決困難,可是我們跪在地上也沒有用。」

巴馬失地農民去上訪維護自己權益,但中共當局上下串通一氣,對他們實行監控、關押、拘禁等種種迫害,常以「尋釁滋事擾亂社會治安」給村民定罪、判刑,以阻止農民上訪。

村民說:「現在縣城周邊的農民沒有一個不罵當官的。如果你有親戚在縣裏工作,如果不簽字賣地,當官的就嚇唬你,讓你下崗。誰還敢反抗?黨官們就是這樣吃百姓、壓百姓、坑百姓。很多上訪村民被抓、被關。」

縣長一句話 家破廠倒

老柏汽修廠在當地非常有名,生意非常好。這是老柏家10幾口人辛苦經營起來的。

2005年因建公路,縣長一聲令下「老柏廠要爲二級公路作犧牲」,縣工商局就強行沒收了老柏廠的營業執照。老柏汽修廠被搶去場地300平方米,被逼停產停業,工人沒有工作;因公路高於地面,下雨後廠裏的機器設備全泡在水中壞掉。

廠主柏國華哽咽的說:「好好的一個家被黨官的一句話就拆了。當時,我被抓去,拷在縣政府的樓梯間13天,那時痛苦的真想自殺,等到房屋被他們拆掉了才放我出來,我的廠房、土地沒有了,老婆、孩子不知去何處?真的生不如死。」

無活路被逼上天安門自焚

失去土地後,巴馬失地農民和老柏家開始了漫長心酸的上訪路。原本對北京充滿信心的柏國龍等人,2005年6月集體到北京上訪,但他們四處碰壁,被信訪官員推來推去,又被到處追打。他們總算是見識了北京原來比地方還要殘暴。

柏國龍說:「當時,我們全家去上訪,從信訪局出來,截訪人員覃堅僱一幫打手追打我們,還打電話給旅店說我們身上有刀有槍,店老闆把我們趕出來。那晚雨下得很大,全家流露街頭,小孩全部生病,還好碰到好心人給了點錢,給小孩買了藥。」

走頭無路之下,2005年8月11日下午5點,柏國龍、唐甘甘、柏國煥、柏麗羣帶着孩子柏子蘭、柏睿思在天安門廣場澆油,想用自焚來抗議中共的暴政,不幸被抓,除了兩名孩子,其他四人被判刑一年。

柏國龍表示,根本沒辦法活了才到天安門自焚,那種悽慘的是任何人不能想像的……

提起中共心中只有恨

柏國龍出獄後,當地政府還在想辦法抓他。他不敢回家,和其他家人四處打工,分散各地。他的老婆靠撿垃圾養孩子,75歲的父親柏世昆呆在巴馬,縣政府的人還經常嚇唬他的老父親,說:「你兒子被抓了……」

柏國龍表示,說起共產黨,氣的腦袋都冒煙,心中只有恨。「我家跟共產黨有十冤九仇。爺爺給共產黨打天下,50年死在共產黨槍下。中共給我們家帶來的只有是災難。從我懂事到現在,沒有一天好日子過。共產黨比豺狼還狠、還毒。」

柏國龍表示,已有二年沒見父親,一年多沒見老婆、孩子。因他上訪維權,巴馬縣政府到處抓他,他到哪裏找工作都難,要養活自己都難。

柏國龍說他終於明白了,共產黨給老百姓帶來的真是無窮無盡的災難。他憤恨的說:「共產黨不讓我活,我已經絕望了,找2個炸藥包跟共產黨的黨官同歸於盡。」

其實,中共不怕老百姓自殺自焚,那不過是屁大點事。但是中共最怕老百姓把它的暴行曝光在太陽底下。嘴巴長在自己的臉上,走哪帶哪,走到哪個地方就把中共是怎麼迫害自己、怎麼逼的村民無活路可走的罪行講到哪個地方,讓那些還對中共保有幻想的人明白過來。這是中共最害怕的。


縣長羅光勤豪宅。



土地局長黃秀豔的豪宅。



縣長黃大洋的豪宅。



前仼土地局長韋善羣的豪宅。



失地農民跪求黨官放農民一條生路。

官員出力甩開被農民拉住的手。

(大紀元圖片)


**********************************

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精彩簡介
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演出精選及全球30城市售票
新唐人2007年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紐約場售票

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詳介


誰有幸參加這個舞蹈大賽,誰有大福氣!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迫害郭飛雄 羅幹是背後的黑手(圖) 2007/1/18 (22,869次)
失地村民心齊膽壯 圍堵法院扳回一個回合(多圖) 2007/1/11 (19,843次)
臺上演「和諧」 臺下對訪民施暴 2007/1/10 (20,360次)
是誰觸動了中共的敏感神經(多圖) 2007/1/3 (20,509次)
中共的新聞開放能維持多久(圖) 2007/1/3 (20,605次)
訪民心齊 保安落荒而逃(圖) 2006/12/27 (17,420次)
杭州當局用行動證明了二個事實(多圖) 2006/12/27 (18,005次)
高智晟回家 當局高度緊張 2006/12/26 (25,677次)
陳良宇雙規 上海幫變本加厲(圖) 2006/12/20 (19,581次)
一個讓人看了想吐的新聞(圖) 2007/1/27 (28,514次)
中共低調報導林樹森當貴州省省長(圖) 2007/1/27 (38,979次)
布什做出的這決定真可改變美氣候(圖) 2007/1/27 (19,769次)
這種原因造成的綁架什麼時候了結(圖) 2007/1/27 (26,928次)
大揭密!新華網不用真正日期的原因(多圖) 2007/1/26 (32,688次)
中共傻眼!黨校在曾慶紅手中離了大譜兒(圖) 2007/1/25 (37,375次)
NO!布什,美國不是小腳偵緝隊(圖) 2007/1/25 (26,828次)
毛用這樣的目光望着他的私生子(多圖) 2007/1/24 (65,718次)
這手真辣!周正毅的交代嚇死一大片(圖) 2007/1/24 (44,922次)

曾慶紅翻不了天 黃菊沒日子抖餿(圖) 2007/1/24 (33,780次)
胡揍邱曉華 重傷曾慶紅(圖) 2007/1/23 (37,861次)
排隊捱整 輪到江綿恆(圖) 2007/1/23 (48,476次)
殃視大作:誰殘忍咬下少女乳頭(圖) 2007/1/23 (39,134次)
江露頭兒!薄一波葬禮這圖片抓拍的絕了(圖) 2007/1/22 (54,947次)
這篇如此熱愛中國的發言讓我流淚(圖) 2007/1/22 (31,812次)
李光耀給自己的救命恩人戴上手銬(圖) 2007/1/22 (32,339次)
不算甚麼新聞,中共的又一「血債」! 2007/1/22 (18,558次)
上海人點當房車 殺入股市 (圖) 2007/1/22 (17,583次)
新鮮,這些都有「潛規則」 2007/1/22 (16,804次)
又進去了!周正毅成了江氏死穴(多圖) 2007/1/21 (38,122次)
江澤民在軍方的暗中活動不容忽視 2007/1/21 (51,060次)
江被曾慶紅們隨意甩來摔去(多圖) 2007/1/20 (50,373次)
曾慶紅在性愛光碟中展現勃勃野心(圖) 2007/1/20 (69,283次)
三度自殺!陳良宇背後的黑手(多圖) 2007/1/19 (52,373次)
堅強些!薄熙來在他爹遺像前哭的死去活來(多圖) 2007/1/19 (46,755次)
中共要法治!活人總不能讓尿憋死(多圖) 2007/1/19 (34,737次)
看這架式,薄熙來的前途黑燈瞎火(多圖) 2007/1/18 (40,833次)
外交部發言人暗示胡錦濤應該讓位(圖) 2007/1/18 (44,030次)
李肇星是曾慶紅奪權的死黨(圖) 2007/1/18 (48,879次)
黃菊玩花弄草 老婆包養男雞(多圖) 2007/1/17 (70,384次)
醫生割腹埋針敲詐門診部6萬(圖) 2007/1/17 (21,142次)
中共官員繁榮娼盛 揚名海外(多圖) 2007/1/17 (34,233次)
「孔子學院」大反孔子之道 2007/1/17 (21,935次)
不讓位就宰你──曾慶紅的溫柔(多圖) 2007/1/16 (43,518次)
脖子被扯斷!這是真主的作爲(圖) 2007/1/16 (32,485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