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上海幫聚北戴河籌江後事 中共第二中央行將消亡
 
作者:李建平
【人民報消息】去年8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賀國強,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委員、總政治部主任徐才厚,國務委員、國務院祕書長華建敏,國務委員陳至立,以及中央組織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科技部、國防科工委、人事部、衛生部、解放軍總政治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不顧2003年6月下旬,胡溫新屆中央爲了樹立接近基層和親民形象,下令中共黨、政、軍、人大、政協五個系統的主要官員,今年夏季將不到北戴河辦公,各部委負責人在此期間外出和休假,均須按照有關規定,不得擅自去北戴河等地避暑的禁令,公開對抗中央,聚集北戴河,並美其名曰:慰問抗典功臣。

去年8月筆者在《大紀元》上有兩篇文章:《上海幫齊聚北戴河,中共驚現兩中央》,《八月二日北戴河會議無儀有鬼》,對此有過較爲詳盡的闡述。這裏就不再做過多論述。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事隔一年,上海幫又聚北戴河,不過這一次卻和上一次大爲不同。

據新華網2004年08月05日21:35報導,08月0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8月5日上午在北戴河座談。座談由中組部部長賀國強主持,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王剛,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委員、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徐才厚,中國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祕書長華建敏,國務委員陳至立等高層都出席了座談會。

據蘋果日報報導,今年曾一度傳出北戴河會議將恢復,但最終胡溫仍頂住壓力,照樣取消北戴河會議,並在7月23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通過九月舉行四中全會及會議議題。

如果蘋果日報報導屬實,可以證明這次北戴河會議,也是違背中央禁令,至少這是一場不正常的會議;因爲截至到現在,我們沒有看到任何恢復北戴河會議的報導,這說明去年中共中央關於取消北戴河會議的禁令仍然有效。

既然去年中共中央關於取消北戴河會議的禁令仍然有效,這次北戴河會議必然是一次不正常的會議,既然不正常,十六屆四中全會即將召開,我們更需要注意今年的這次北戴河會議。

今年的這次北戴河會議,上海幫雖然在人員上比上一次更爲壯觀,增加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但上海幫其處境和上一次卻大爲不同。

上一次江澤民挾天子以令諸侯,上海幫也是兵強馬壯,飛揚跋扈、如日中天;這一次江澤民卻是江河日下,衆叛親離,無力對抗中央;上海幫也是盡現頹勢,紛紛表態擁護中央。不論是江澤民在7月26日全軍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經驗交流會代表上,一反常態地表示:「我軍是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歷來以黨的旗幟爲旗幟」,公開向胡示弱;還是7月31日解放軍八一招待會上曹剛川公開棄江擁胡;還是胡錦濤對十六屆四中全會議題的掌控,以及七月二十八日,曾慶紅在雲南抗災工作的指示,開口胡錦濤總書記、閉口執政爲民,都已經表明江系中央即將崩潰。由於胡溫的努力,由於胡溫得到全國上下普遍肯定,江澤民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肯定要結束了。面對即將召開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面對曾被上海幫嚴格控制的中共主流媒體含沙射影江澤民霸著軍權不放的報導,上海幫這次齊聚北戴河,肯定另有一番滋味。這番滋味表面上是: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心頭卻是:上海幫又聚北戴河,江系中央要滅亡。

今年9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這次會議主要議題,一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二研究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

這都是上海幫無力改變的。就是上海幫妄想利用「宏觀調控」,拉攏地方諸侯,挑戰胡溫,挑戰中央的設想也已經完全失敗。陳良宇「向溫家寶發起全面的、正面的攻擊」,不但失敗,也被證明已成爲胡溫主動出擊,上海幫全面退卻的開始。

去年8月2日,上海幫兵強馬壯,蔚爲大觀,齊聚北戴河,不顧中央禁令,公然對抗胡溫,對抗中央。事隔一年,上海幫又聚北戴河,不過這一次,卻是江系人馬爲江安排後事的一次大聚會,不論上海幫對對即將召開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有何打算,我都衷心祝願江澤民先生,學鄧小平先生「全心全意地願意當老百姓」,早日入土大家安;我也呼籲上海幫尊重憲法,尊重歷史,消除江澤民違法亂紀的第二中央。

也許上海幫諸位要員認爲,這不是第二中央,即使這不叫第二中央,上海幫執意這麼做,這也起碼不符合中共歷來都強調的要搞「五湖四海」和「克服山頭主義」的精神。胡錦濤先生新政之初,和上海、和江澤民有淵源的中共要員,不顧中央禁令,傾巢而出,這有沒有第二中央的味道,大家自有公論,歷史自有公論。

這次北戴河會議,上海幫如此招搖,這自然和即將召開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有關,這自然和江澤民即將崩潰有關,上海幫之所以如此不顧一切,招搖過市,和江澤民赤膊上陣如出一轍,都是爲了顯示強勢,顯示團結,避免上海幫過早瓦解;至於形勢能否符合上海幫意願,中國人民將拭目以待。

2004年8月6日于山東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上海幫密會北戴河 吳邦國不與狼共舞 2004/8/6 (18,506次)
江家幫北戴河叫陣胡溫 新華社力斬江系人馬六大將 2004/8/6 (18,018次)
江澤民不敢回京 2003/9/28 (24,212次)
「人民網」文章炮轟中共領導圈佔北戴河海灘 2003/8/26 (12,905次)
人民日報高舉「三個代表」旗幟狠批江澤民 2003/8/25 (17,472次)
江系人馬北戴河圈佔海灘 遊客抱怨 2003/8/24 (13,650次)
新華社暗勸曾慶紅 (圖) 2003/8/15 (16,670次)
江家幫北戴河向胡溫要「民主」 中共驚現「西方兩黨制」雛形──哭笑不得 2003/8/7 (16,800次)
蘋果日報:曾慶紅何以率江系人馬到北戴河? 2003/8/5 (19,109次)
受趙燕索賠案刺激 動北京麥當勞店的腦筋(圖) 2004/8/7 (25,375次)
胡真急了!疾呼江家幫再攪局中共徹底沒戲(圖) 2004/7/22 (42,496次)
怕暗殺冒充小胡!新華網揭江澤民面臨大洗牌(圖) 2004/7/21 (28,543次)
江過繼三個「親兒」 陸軍成了後孃養的(圖) 2004/7/21 (23,906次)
爲裸而裸!「十面埋伏」上映後觀衆罵聲一片(多圖) 2004/7/19 (41,814次)
鎮不住了!江澤民奔波於濟南軍區與武漢軍區之間(多圖) 2004/7/14 (37,534次)
江澤民和瀋陽軍區關係緊張(圖) 2004/7/12 (35,765次)
新華網一則小消息透露中央在掐架(多圖) 2004/7/12 (26,600次)
姘頭替江第四次找後路 野戰軍罵咧子要崩軍委主席(多圖) 2004/7/11 (45,288次)

江澤民四次準備後路揭祕(圖) 2004/7/11 (34,972次)
中共官方透露江澤民「爲法輪功活着」的幾件趣聞(圖) 2004/7/11 (36,416次)
11個月清洗兩百萬黨員!中共隊伍不減肥有訣竅(多圖) 2004/7/9 (34,229次)
內幕!「願爲江背黑鍋的女人」臨危出馬南非 2004/7/8 (29,309次)
曾慶紅支招!整治兒媳江澤民耍陰謀打擊趙紫陽 2004/7/7 (45,059次)
軍委主席險些被軍隊刺殺 蔣彥永囚車綁架案揭祕 2004/7/6 (36,751次)
新華網這篇文章可厲害 矛頭直指江曾殺人(圖) 2004/7/5 (31,434次)
這個武器比任何武器都讓江澤民恐懼(多圖) 2004/7/5 (28,457次)
老江,祕書湯兒泡飯,這才是您最想知道的(多圖) 2004/7/4 (27,208次)
高層爆驚天內幕!江九華山抽籤引出南非槍擊案(多圖) 2004/7/3 (39,645次)
李肇星,牙修好了腦子進泔水,難道還非要教你這樣說?(多圖) 2004/7/2 (27,232次)
我忘記了她舉行婚禮的日子 2004/7/2 (16,966次)
是不?江澤民創吉斯尼世界紀錄的條件是香港人民給的(多圖) 2004/7/1 (26,790次)
不看您就錯過了!董建華和衆官的面部精采鏡頭(多圖) 2004/7/1 (27,657次)
《以黑制黑》!誰授權讓新華網今天出這招兒?(圖) 2004/6/30 (20,344次)
一怒之下抖出一個祕密!有人揚言出200萬元買曾慶紅人頭(圖) 2004/6/29 (22,767次)
回憶曾慶紅:700萬美元重金收買臺灣殺手 胡錦濤婉拒入住「機關」房 2004/6/29 (31,178次)
有意思,新華網改了題目,還讓溫家寶來個溫柔的笑(圖) 2004/6/28 (21,188次)
新華網透消息!溫家寶永不稱霸 江家幫各地稱王(多圖) 2004/6/28 (21,378次)
小道快訊!曾慶紅慫恿搞軍閥割據 中央高層發生八級地震(多圖) 2004/6/26 (43,134次)
萬里怒斥曾慶紅找罵 江密謀不流血軍事奪權(多圖) 2004/6/24 (30,789次)
驚動陳至立賀國強!重慶市高考滿分作文被判死刑的內幕(圖) 2004/6/23 (29,060次)
上海密集炮火不轟周正毅轟老江 檢察官強烈反彈提出抗訴(多圖) 2004/6/22 (34,048次)
政治局拒不執行胡指示!一張象徵中共即將垮臺的圖片(多圖) 2004/6/21 (38,769次)
千瘡百孔的鳳凰衛視是怎樣從乞丐又搖身變成富豪的(圖) 2004/6/20 (23,755次)
讓馬加爵死去的不是子彈!新華網今天透露真機(多圖) 2004/6/18 (31,428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