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乡村生死场
 
——──《乡村十记》序
 
作者:余杰
【人民报消息】知识分子与乡村的关系,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母题。相对于历史悠久的“乡村中国”来说,“都市中国”的诞生不足百年;相对于海洋般广袤的“乡村中国”来说,“都市中国”不过是大海中的几个孤岛而已。知识分子只有身处都市方能发挥其“文化催化器”的功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几乎都来自于乡村,即便是最为“西化”和“洋化”的胡适,也终身不改他那乡下人的气质。中国的现代知识分子在观照乡村的时候,一般都从两个角度锲入:一是个体生命与乡村的关系,二是权力与乡村的关系,而这两个角度却又“剪不断、理还乱”,无法间离与分割。

于是,在我们面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经过知识分子的眼睛和大脑“过滤”的乡村:有鲁迅的绍兴,有沈从文的湘西,有萧红的东北,也有沙汀的四川;有莫言的高密,有陈忠实的白鹿原,有李锐的吕梁山,也有刘亮程的新疆。今天,又多了许宏泉在《乡村十记》中为我们描述的皖东乡村。

鲁迅的《阿Q正传》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小说”和“农民小说”。《阿Q正传》揭示了乡村与现代国家权力之间荒谬的关系:现代国家权力无力全面统治乡村,却又开始入侵乡村并企图将乡村纳入到自己的“政治网络”之中;同时,乡村里的人们依然处于某种“自然状态”,在“不争”与“不幸”的漫长循环中麻木著。鲁迅精辟地描述了乡下人对“革命”的看法──

“知县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只有一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第二天就动手剪辫子,听说邻村的航船七斤便著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但这却还不算大恐怖,因为未庄人本来少上城,即使偶尔有想进城的,也就立刻变了计,碰不著这危险。阿Q本也想进城去寻他的老朋友,一得这消息,也只得作罢了。”

这种“蒙昧”的状况,未免让激情澎湃的孙中山和黄兴们感到沮丧。但这却是真实的“乡下人的思维”。他们对于“改朝换代”漠不关心,却为保存自己的辫子而杞人忧天。他们天真地以为,“不上城”就可以避免受到现代国家权力的支配和改造,继续过自己原有的生活──这种生活尽管并不“幸福”、并不“诗情画意”,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也就是鲁迅所说的“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然而,自从“革命兴起”之后,阿Q们便再也不能享受“化外之民”的“自由”了。根本不知道“革命”为何物的阿Q,却被冠以“革命”的罪名而被杀。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标志著现代中国“等待戈多”式的开端。

在许宏泉的《乡村十记》中,我特别注意到《生与死》一篇。这篇几千字的短文堪称《阿Q正传》的“姊妹篇”,它是为“后阿Q时代”所作的一个小小的“脚注”。在中国的乡村里,“生命意识”淡如水、薄如纸,正如《生与死》的开头所说的那样:“乡下人说,生和死就像一根绳子,一头是生,一头是死,生的开始就是朝死奔走的日子。绳子拉个圈,生和死本就挨著,人死如灯灭,人死了就是回到生之前的那个地方。”这就是数千年来中国“各安其命”的民间信仰,人们以此来麻醉日常的苦难、来消解对死亡的恐惧。而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家权力开始向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渗透,也就是美国学者杜赞奇所说的“国家权力的内卷化”。杜赞奇在以二十世纪上半叶华北农村为研究对象的《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中指出,在传统中国,“国家利用合作性的商人团体、庙会组织、神话以及大众文化中的象征性资源等渠道深入下层社会。”但是在近代以来尤其是一九四九年以来的中国,国家权力则逐步摧毁了以上所有的渠道,而直接粗暴地对乡村进行干涉。

《生与死》讲述了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树的女人改快要临产了。改曾经三胎难产,孩子一落地就没了气。这次,树精心呵护著女人,巴望著她生下一个生龙活虎的小子。恰恰在这个时候,队长来催促树参加集会。树要留在家里照顾女人,队长训斥他说:“树,你想过没有,毛主席死了,全国人民都戴孝,今天上午九点轮到我们大队去追悼,你还推三落四,你还是不是党员,你有没有良心。”是毛主席重要,还是孩子老婆重要?对于树以及那个年代所有的中国人来说,这不是一个问题。

主席的灵堂设在公社的大会堂。追悼仪式开始了,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人们哭成一片。树却好像听见了女人在凄凉地叫喊,他使劲咬著嘴唇,心里念著:毛主席啊,树坏心了,树忘本了,很私心了,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没有我和改了。他默默念著,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保佑平安……

仪式结束了,树拼命往家里跑,他和邻居们一起用门板将改擡往卫生院。孩子生下了,医生却说,来晚了,大人保不住了,失血太多了。

在这个白描式的故事中,我却感受到了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许宏泉就这样不加任何评说地结束了他的故事。不,这不是他的故事,而是他的乡亲们活生生的生活。许宏泉选择了“笔记小说”的形式,但他的“笔记小说”与贾平凹装神弄鬼的“商州系列”迥然不同,他笔下的是一个“带著血的蒸汽”的乡村,一个被权力□辱和扭曲的乡村。

《牛奔子》一篇讲述了另一个故事:在大跃进的年代里,担任队书记的老牛奔子发现了两个来偷公家洋芋的女人,一个是李家的女人,一个是她娘家的妹子。老牛奔子威胁要告发她们“破坏生产”的罪行,两个女人吓得摊倒在他的脚下。老六奔子淫心大起,提出如果十六岁的小妹子任他玩弄,他不仅会放过她们,而且让姐姐在田埂上任意挖一些洋芋。田埂下,妹子发出一声声的哀求和惨叫;田埂上,姐姐感到一阵阵的揪心,扔下了锄头,抡起双手死命地扒,指头已经渗出了血,她好像一点也没感觉,一个劲,不停地扒……这个残酷的场景仿佛就在我的面前,我想起了《圣经》中的话:“你们一切过路的人哪,这事你们不介意吗?你们要观看,有像这样临到我的痛苦没有?”(《耶利米哀歌》1:12)那个受到侮辱的乡村小妹,就是我们自己的妹妹;她并不是“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忽视乃至蔑视她们的命运,我们自己不久之后也会招致灭顶之灾。然而,在中国的当代文学中,我们却很少看到这样惊心动魄的真实。文学已经堕落为权力的装饰和谎言的奴仆,与此同时,作家们则升华为高雅的“城里人”。

《乡村十记》是一本薄薄的小书,但在我的心目中却无比沈重。许宏泉既非文坛达士,也非学界名流,而是一名自我放逐的“边缘人”。在人人都在标榜“边缘”的今天,连刘心武也开始自称为“边缘作家”了。于是,“边缘”变成了一个值得怀疑的词语。但是,许宏泉的“边缘”是真正的“边缘”,这本《乡村十记》便是他的“身份证”。他是边缘人,自由人和乡下人。我们不能背叛我们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都还生活著的乡村,用天才女作家萧红的话来说,那里是没有边际的“生死场”。卑微的我们,能够在生与死之间作出改变吗?我们是否真的无能为力或者可以袖手旁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韦塞尔作出了坚定的判断:“只要还有一个持异议者关在牢里,我们的自由就不是真实的;只要还有一个儿童在挨饿,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了痛苦和耻辱。所有这些牺牲者的最高需求,是知道他们并不孤独,知道我们没有遗忘他们,知道当他们的声音被压抑了时,我们会把自己的借给他们,知道他们的自由依赖于我们的自由时,我们自由的质量也依赖于他们的自由。”那么,许宏泉笔下的那些沉默者、痛苦者和牺牲者们,孤苦的祥子妈、憨厚的老铁匠、因信基督而被批斗致死的表婶以及喝农药的女人们,都将因为许宏泉的记忆、描述、理解、同情和悲悯而再度复活。

2003年4月8日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一个老农对党国要人的回答 2003/8/29 (15,241次)
农村民谣七首 2003/8/10 (67,278次)
吃多啦?北京西直门将建三座百米高的法式风格大厦(图) 2003/6/22 (17,026次)
北京人也有今天!(图) 2003/5/19 (15,594次)
惊讯:新华社指出疫情已经开始在中国农村传播 2003/5/12 (14,434次)
当局对疫情“趋缓”不敢“掉以轻心” 内蒙SARS已在农村蔓延 2003/5/11 (13,374次)
SARS疫情扩散 河南浙江农民暴动 2003/5/5 (16,060次)
SARS向河北农村蔓延 (图) 2003/5/2 (14,984次)
农村家里那边很紧张 2003/5/1 (14,572次)
邓六金死不暝目!关于曾庆红的预言(多图) 2003/9/28 (49,932次)
这个消息是否意味着国家已经走到了尽头?!(图) 2003/9/27 (22,013次)
有比裁减军队员额二十万更值得震惊的事(图) 2003/9/25 (25,454次)
疯啦!中共和外国政党交往都到了如此饥不择食的程度(图) 2003/9/25 (21,420次)
新华网提醒咱!透视江泽民的皇帝新装(图) 2003/9/25 (21,082次)
江令给陈至立涂脂抹粉 乔石之箭难穿“城墙拐角儿” 2003/9/24 (31,468次)
江从正牌军变成了游击队 胡有条路可以四两拨千斤(多图) 2003/9/23 (20,017次)
伊春电台号召造反 现役警察司法部上访(图) 2003/9/23 (19,826次)
王兆国公开藐视胡锦涛(多图) 2003/9/22 (45,385次)

江泽民又题词啦!温总理知道这70多亿的事吗?(多图) 2003/9/22 (24,336次)
江泽民地位如何?新华网公开了温家宝批评陈至立的讲话(图) 2003/9/20 (26,596次)
不可置信!江泽民逃到保定 气象台发出这样的警告(多图) 2003/9/19 (22,211次)
宋祖英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唱揭秘(多图) 2003/9/18 (45,028次)
亚美尼亚总理敢不尿罗干!一张难得一见的照片(图) 2003/9/17 (25,032次)
胡锦涛的难题!江泽民要和被没收护照的江绵恒出国避风(多图) 2003/9/14 (31,864次)
罗干在欧洲抖簌簌 何祚庥在大陆溲溲逗(多图) 2003/9/14 (19,342次)
扔还来不及呢,胡锦涛,这寿衣万万不能穿!(多图) 2003/9/13 (29,587次)
罗干欧洲作尽恶梦 高层元老大开香槟(图) 2003/9/11 (20,682次)
江家帮看了都倒吸一口凉气(图) 2003/9/11 (16,635次)
高层交锋政治局醋溜软蛋 与江曾翻脸吴官正坚决请辞(多图) 2003/9/10 (38,566次)
罗干想把董文华置于死地的原因揭秘(图) 2003/9/9 (47,085次)
南京一宗400天解决不了的蹊跷案 2003/9/9 (24,500次)
曾庆红下死命令!软禁王冶平 封锁胡锦涛(多图) 2003/9/8 (56,097次)
人民日报社长王晨,这篇文章拿不拿下去,你自己掂量着办!(多图) 2003/9/8 (23,307次)
财政黑洞频添!朱晕倒两次 会否轮到温家宝(多图) 2003/9/7 (33,270次)
为何罗干出访上了飞机 新华网才出消息(多图) 2003/9/7 (20,411次)
胡锦涛,用这样的杀手锏,你才能彻底打垮江泽民(多图) 2003/9/6 (29,314次)
继陈良宇之后!薄熙来今天也吓得上新华网露面 2003/9/4 (21,791次)
江泽民的毒已经扩散全身(多图) 2003/9/3 (40,398次)
通告全国!江泽民七月已做直肠癌手术(多图) 2003/9/2 (30,900次)
江泽民的左臂终于露出来了(多图) 2003/9/2 (32,645次)
瞧了老江今天这题词和照片,俺不知该哭该笑!(多图) 2003/9/1 (31,525次)
上海帮找不到帮主江泽民 江绵恒陈良宇求签问卜(多图) 2003/9/1 (31,013次)
江家帮不同意废胡立曾 邓六金去世元老对曾庆红翻脸(多图) 2003/8/31 (35,397次)
胡温,既然开了头儿,就闯出它一条血路来!(多图) 2003/8/30 (21,756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