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神州五千年縱觀──得道四海歸心 失道天下大亂 (多圖)
 
章天亮
【人民報消息】白雲千載,物換星移。孔子那一聲「天下無道已久矣」的嘆息又飄過了兩千五百年。神州大地上,歷經江山易主,分分合合,煌煌二十四史中看不盡多少天朝盛世的繁華,聽不完多少國破家亡的悲音。「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爲歌舞場」,「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殘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爲何勝地不常,盛筵難在,繁華落盡,兵連禍結,烽火連天?

翻開《史記》第一卷,太史公爲我們描繪了一個大道昌明的時代,五位賢君聖主統領天下,協和萬國,他們分別是軒轅黃帝、顓頊、帝嚳、唐堯和虞舜。

軒轅黃帝在位時,九黎族的首領蚩尤作亂,傳說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全長着猛獸的身體,銅頭鐵額,以沙石爲食,兇猛無比。他們製造各種各樣的兵器,侵略別的部落。黃帝徵調諸侯的軍隊,在涿鹿之野與蚩尤決戰,蚩尤令風伯雨師縱風雨和大霧,正在危急關頭,九天玄女將兵信神符授與黃帝,最終蚩尤兵敗被擒[1]。平定蚩尤叛亂後,黃帝巡行天下,獲得上天賜給的寶鼎,觀測日月星辰運行的規律以制定曆法,順應天地四時的規律,推測陰陽的變化,講解生死的道理,並馴養鳥獸蠶蟲。帝德廣佈之下,「天不異災,土無別害,水少波浪,山出珍寶」[1][2]。

黃帝歸位以後,他的孫子高陽即位,就是顓頊帝。顓頊傳位給帝嚳,帝嚳傳位給堯。《五帝本紀》上說,堯帝仁德如天,智慧如神,他按照28星宿在天空中出現的方位來掌握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節氣,將一年劃分爲春夏秋冬四季,並教民按照節令從事生產[2]。

堯在位七十年後的一天,他問掌管四方諸侯的領袖說,「四岳,我在位已經70年了,你們誰能順應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說,「爲人君者,當德配天地,光被四表,我們的德行都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有一個叫舜的人,德行出衆,或許可以擔此重任。」四岳看到堯探詢的目光,就繼續說道:「舜是個盲人的兒子,他的父親愚昧,母親頑固,弟弟傲慢,但舜卻能和他們和睦相處,盡孝悌之道,使他們不走向邪路。」 堯說,「好啊,我將令我的兩個女兒下嫁給他,以觀德於舜。」[2]

舜是冀州人,他曾經在歷山耕田,在雷澤捕魚,在黃河岸邊做陶器。因爲舜的道德教化,他耕田的地方,人們都能互相推讓地界;他捕魚的地方,人們都推讓好的捕魚位置;他製作陶器的地方,再也沒有出現過次品。他無論住在哪裏,那個地方一年就會變成一個村落,兩年就會變成小鎮,三年就會變成一個大都市了。堯認爲舜很好,就讓他擔任司徒之職,於是百姓就都懂得了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道理;舜管理百官,百官制事就有條不紊;舜接待諸侯賓客,遠方的客人就變得莊敬和悅了。最後,堯讓舜到山林川澤去,趕上暴風雷雨,舜也沒有迷路誤事。堯認爲舜聖智聖德,就讓舜代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2]。

舜於是觀測北斗七星以判斷政策得失,祭拜上帝和天地四時,又祭祀名山大川和各路神祗。接着他召見諸侯;協調校正四時節氣;統一音律和度量衡的標準;修明五種禮儀;按照四方諸侯公、侯、伯、子、男這五種封爵分發給他們象徵瑞信的五種玉圭;寬減五種刑罰。舜又每五年一次巡行天下,向諸侯講述治國的道理[2]。

堯知道自己的兒子丹朱不賢,就沒有把帝位傳給他。堯說:「把帝位傳給丹朱,雖然丹朱得利但是天下人受害,不傳給丹朱,雖然丹朱不得利但是天下人得利。總不能爲了一個丹朱害了天下的人啊。」 堯觀政於舜20年後,讓舜接掌天子之位,又過了28年,堯帝駕崩,百姓悲哀,如喪父母。舜治喪三年,然後將天下讓給丹朱,自己避居南河。但是來朝覲的諸侯都到舜那裏去而不朝覲丹朱,訴訟的人也來找舜而不找丹朱,謳歌者謳歌舜而不謳歌丹朱。舜說,「這是天意啊!」這才登臨帝位[2]。

堯舜治世之時,百姓攝受教化,敬天畏神,自我約束,傳說當時「景星耀天,甘露下降,行人讓路,犬無吠聲,稻生雙穗,夜雨晝晴」。詩人屈原歌頌這段盛世時唱道:「皇天無私阿兮,攬民德焉錯輔;夫維聖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3](上天對一切人都是公正無私的,見有德的人就給以扶持。古代的聖王賢君德行高尚,才能夠享有天下的土地)。

黃帝曾經在崆峒山上向仙人廣成子求道[4],他和老子一起並稱爲道教始祖[5],加之上古人神雜處,民風淳樸,從黃帝開始,五帝的統治都自然承傳了道家清靜無爲的治國方略。孔子讚歎說:「無爲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爲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6]回顧這段天下爲公,大道昌明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的文明之初是一個對天地諸神謙卑敬虔的時代,君王德配陰陽、允恭克讓,百姓過着童真般無憂無慮的生活。

雲捲雲舒,花開花謝,當歷史走到春秋末年的時候,大道之光終於暗淡了下去。再也看不到堯舜禪讓的謙恭,只見到爲爭權奪利,父子反目,兄弟相殘;再也不聞舜帝彈五絃琴,歌《南風》之詩[7],只聽到刀槍並舉,殺聲震天;再也想不起「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8]的諄諄告誡,只留下腥風血雨,詭詐迭出的記載:「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而不保社稷者不可勝數」[9]。

公元前524年,孔子已經27歲了。有一天,他忽然對弟子南宮敬叔說,「周守藏室的史官老子,是個博古通今之人,他明白道德的根本,我要去拜訪他。」 南宮敬叔就架起一輛馬車,不遠千里,帶孔子前往求教[10]。

孔子對老子說:「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而人生苦短,我爲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爲於民而感嘆呢!」老子回答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爲之也,何勞人爲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道。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11]

臨別前,以自隱無名爲學的老子又告誡孔子說,「我聽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有高尚的品德,外表卻謙恭得象一個愚鈍的人,你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10][11]

孔子回到魯國三天沒有說話,弟子怪而問之,孔子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羅網可以捕獲野獸,弓箭可以射下飛鳥,絲線可以釣到游魚。至於龍,它乘風雲而上天。我見到的老子就是一條龍啊!」[12]

孔子晚年總結自己的一生時又說道:「我十五歲的時候就立志求學,到三十歲的時候才有所成就。」[13]誰能說不是27歲時與老子的會面,以及隨後三年對老子金玉之言的琢磨體悟,才讓孔子豁然開朗呢?當後代君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候,他們的治國方略中怎能沒有老子的智慧、大道的餘輝?

公元前5l6年,周王室發生內亂,老子看到周敬王和王子朝兄弟相殘,就離宮歸隱,騎青牛,欲出函谷關。函谷關守將尹喜夜觀天象之時,見東方紫雲聚集,其長三萬裏,形如飛龍,正滾滾向西而來,心知老子將至,就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聖人。尹喜對老子說,「您就要隱居了,請爲我們寫一本書吧。」老子感其誠意,寫下《道德經》五千言後,飄然西去,「莫知其所終」[14]。

老子終於走了,孔子也相繼離去,中原又見證了兩百多年規模史無前例的大廝殺。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終於吞併二週,掃滅諸侯,「招八州而朝同列」,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

成湯伐桀的時候曾經寫下《湯誓》說:「不是我這個小子敢於作亂,因夏桀無道,我畏懼上天,不敢不去征伐他。」 [15]武王伐紂時也說:「紂王罪惡深重,自絕於天,毀壞天地人的正道,現在我姬發要恭敬地執行上天的懲罰。」[16]五帝三王時代,興兵不以殺戮爲事,而以天道爲先,兵力最多不過兩三萬人。然而秦王統一天下,卻全憑大兵團作戰,以殺立威,每一用兵,動輒斬首數十萬人,「攻地以戰,殺人盈野,攻城以戰,殺人盈城」,「一將功成萬骨枯」。

秦王統一中原以前,他的太尉尉繚說:「我從秦王這個人的長相和聲音可以知道,他殘忍而少仁德,中懷虎狼之心,一旦得志於天下,百姓皆爲魚肉矣。」[17]不幸的是,尉繚言中了。秦王認爲自己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其功業「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乃採三皇五帝之尊號,自稱皇帝,並說:「朕爲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18]

堯帝登臨帝位的時候,天下有諸侯國上萬個,故《尚書》有云「協和萬邦」[19]。夏商之時,諸侯數以千計。武王伐紂後,又分封諸侯八百。以當時之版圖,每個諸侯國都處於「小國寡民」的狀態。[20]這與秦王朝掃滅六國後建立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龐大帝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小國寡民」者,道家之理想國也。國小而民弱,君王百姓皆深知人力微薄,就自然保持了對天道的謙恭,縱有不道之事,也爲害不烈。看一看秦始皇的所作所爲就會知道:大一統的建立,帝國龐大的人、物、財力的聚集,和權力的高度集中,放大了秦始皇山河在握,言出法隨,八荒六合,唯我獨尊的野心。失去對昊天上帝的敬畏,一個渺小而脆弱的人竟要「欲與天公試比高」了。

稱帝以後,秦始皇並未偃武修文,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與此相反,他頻繁用兵,開疆拓土,徵發數十萬人三攻嶺南,佔領百越之地(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又派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卻匈奴七百餘里」,收復內蒙古河套一帶,令胡人再不敢南下牧馬。當時秦朝的疆土東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荒蕪畸形」的中國都市 (多圖) 2003/3/7 (18,776次)
大陸春節"新"風尚:租個女友好過年 2003/1/31 (15,208次)
十六大現場報道:江澤民提出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多圖) 2002/11/8 (31,032次)
參天古木的思考 2002/10/31 (17,694次)
電子書:曝光江澤民(五)──葬送中華民族生存根基的黑政 2002/10/8 (23,460次)
中共的愛國主義淹沒了中國的體育道德──中國女排放水事件引起體壇大震動 2002/10/1 (13,742次)
開放雜誌:中國瀕臨崩潰 (圖) 2002/6/9 (18,485次)
《牛鬼蛇神之歌》啓示錄 2002/5/15 (15,245次)
「精明」的中國人在海外 2002/4/28 (15,036次)
江澤民白吃飽!中共飛彈技術不過關 伊對空飛彈連續誤炸平民 (圖) 2003/3/30 (22,571次)
中國沒有兩個權力中心 江胡之爭曾慶紅不成關鍵(圖) 2003/3/29 (23,898次)
新華網中新網的這兩條新聞讓咱不能不關注(圖) 2003/3/29 (15,957次)
兩會代表飛彈外加迫擊炮 火力集中提案直戳江肺尖兒(多圖) 2003/3/27 (30,549次)
江澤民目前在國際上的作用太重大(多圖) 2003/3/27 (21,444次)
江澤民挨轟聚餐會餓肚皮逃離 萬里宋平掄大棒緊追不捨(多圖) 2003/3/23 (41,972次)
FBI近日驚爆去布什農場的不是江澤民(多圖) 2003/3/22 (32,502次)
爲何李紀周等多位高官判刑後紛紛尋死(多圖) 2003/3/21 (42,118次)
家有內鬼國無寧日!政法公安會議狂爆黑幕(多圖) 2003/3/20 (24,232次)

反美情緒要保持!但七十所大學的反戰集會可千萬免了(圖) 2003/3/20 (18,891次)
軍方主動和江拉開距離 反江勢力迅速擴大(多圖) 2003/3/19 (26,025次)
世界大國嚴密注視江胡權鬥 美加英法俄不祝賀江當軍委主席(多圖) 2003/3/18 (28,383次)
軍隊不忠江!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新聞(多圖) 2003/3/16 (50,916次)
胡錦濤着着實實向江澤民轟了一槍(多圖) 2003/3/16 (37,500次)
現在,新華網上正跑着一行可笑的紅字(多圖) 2003/3/16 (27,250次)
得票率暴光江人馬慘敗 江前胡後好日子不再(圖) 2003/3/15 (26,942次)
98票反對122票棄權!江澤民留任軍委主席 衆高官反對三個代表(多圖) 2003/3/15 (25,930次)
壞菜了!江澤民兩會上向自己投了一顆原子彈(多圖) 2003/3/13 (40,323次)
賈慶林比巴金多54票 金正日比江澤民牛多了(多圖) 2003/3/13 (22,287次)
李鵬談爸談媽有根有梢兒 江澤民說爹論娘無頭無尾(圖) 2003/3/12 (35,401次)
人大選舉鬥智鬥勇! 逼江吃巴豆還要讓他「下水」不通(多圖) 2003/3/11 (22,070次)
江氏人馬民意測驗全軍覆沒 賈慶林黃菊遭彈劾再受非議(多圖) 2003/3/10 (26,723次)
江耍花招再施緩兵之計 萬里宋平等命其立即交權 2003/3/9 (35,164次)
臨別贈送十二個字!曾慶紅字字明貶江澤民(圖) 2003/3/8 (37,412次)
不是爲宋祖英!江澤民昨晚通宵沒睡(多圖) 2003/3/7 (51,744次)
我說,各位,要想謀殺老江,別用這麼損的招兒啊!(圖) 2003/3/5 (28,561次)
賈慶林依然耍春風!12億大案不影響政協主席 朱熔基心死拒現人大會議(多圖) 2003/3/4 (42,860次)
緊張兮兮的警察!誰是謀害兩會代表的殺手?(多圖) 2003/3/4 (18,257次)
政協花絮!渴望安樂死的巴金還大有用場(圖) 2003/3/3 (20,299次)
政協開幕一片光禿禿!黨和國家領導人蹊蹺地步入會場(圖) 2003/3/3 (24,870次)
朱熔基給江出難題難題不解 賈慶林大難不死死也要頂李瑞環(圖) 2003/3/2 (24,169次)
胡錦濤舊屬下否定三個代表 江澤民舉拳頭曾慶紅兩頭捱罵(多圖) 2003/2/28 (29,451次)
捱罵到幾時!曾慶紅正在江胡激戰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多圖) 2003/2/28 (22,471次)
九成八貪官養情婦 親子鑑定年達十萬宗 2003/2/28 (17,535次)
二份相同的暗殺名單!中央「二.二」特別專案組在行動(多圖) 2003/2/26 (27,558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