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被俘、投降、還是起義?──那一萬四千餘反共志願軍戰俘們
 
mzxtd
【人民報消息】中共當局所宣傳的朝鮮戰爭歷史中有很多說法經不起歷史考驗。比如:

----美帝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中蘇官方文件已經證明是中朝蘇長期密謀共同策劃併發起了朝鮮戰爭。

----美帝要侵略中國。當時被中國媒體炒得很兇,但毛澤東的一些電文證明中共高層自己都不相信美國會侵略中國。

----美帝在戰爭中使用細菌武器。已有1999年俄羅斯方面透露出的資料證實此爲謊言。

----布萊德利關於「在錯誤時間錯誤地點同錯誤敵人打錯誤戰爭」的言論是對志願軍認輸。只要讀讀布萊德利當時在國會的發言原文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可笑的是朝鮮也用這段話去證明人民軍的神勇。

關於志願軍戰俘事件的宣傳,也充斥大量的不實之詞。完全可以和以上幾個謊言相提並論,構成中共關於朝鮮戰爭的N大謊言之一。

朝鮮戰爭中,聯合國軍俘獲中國人民志願軍兩萬一千餘人。其中有一萬四千二百三十四人以「毋寧死」的堅決態度拒絕返回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歷經周折磨難最後去了臺灣。他們佔全體志願軍戰俘的三分之二。

反共志願軍戰俘們抗拒遣返的行動,尤其是他們在戰俘們中所佔的大比例,不但令中朝共產黨在全世界面前臉面盡失。對世界共產陣營來說也是一次嚴重的挫敗。中共當局對這些反共戰俘們的惱怒仇恨心情可想而知。因此中共的宣傳部門編造一些謊言去醜化反共戰俘們,就不足爲奇了。 關於朝鮮戰爭中志願軍戰俘的資料,中共當局、美國、和臺灣方面都有不少。中共當局在這個問題的說法和美國臺灣方面的資料差距有如天壤。我們只有把各方面資料對照起來看時,才能得到比較全面的印象。

一、志願軍戰俘的被俘過程。

中共方面出版的資料大多稱志願軍官兵是在「彈盡糧絕」、「失去聯繫」、或者「身負重傷」等等的情況下被俘的。幾乎一字不提那些主動投降的情況。

事實上,這種情況下被俘(Captured)的只佔一小部分。而大部分志願軍戰俘是自願投降(Surrendered)的,其中還有相當多的人是蓄意投降,是一種長久企盼的逃亡活動。1951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運籌學研究室(OPERATIONS RESEARCH OFFICE)受美軍遠東司令部委託進行題爲「北韓與中共士兵對韓戰態度」的研究。他們在1951年八到九月之間在釜山、巨濟島的中朝戰俘營中對1100餘志願軍戰俘進行訪談或問卷調查。其中關於被俘/投降的問卷得到988份有效答卷,被訪者認爲自己屬於「被俘」的有264份,佔26.7%。

而認爲自己屬於「投降」的有724份,佔73.3%。在更多的場合下,反共的戰俘們認爲自己不是「投降」,而是「起義」。臺灣的媒體一律稱他們爲「反共義士」。當時聯合國軍心理戰主管,美軍上校肯尼斯漢森在他的書中也用反共義士(anti-communist heroes)稱呼他們。書的名字就是「鐵絲網後的義士」(Heroes Behind Barbed Wire)

蓄意投降的情形在志願軍戰俘中絕不是罕見的。很多個案裏,當事人聲稱自己在入朝之時就「覺得是個機會」。然後就一直尋找逃跑的時機。聯軍飛機撒下的傳單裏有些叫「路條」,比如「李奇微路條」(Ridgway Pass,印有李奇微簽名)或者「安全路條」(Safe Conduct Pass,印有範弗裏特簽名)。這些路條常被一些志願軍官兵撿拾珍藏起來,在見到聯軍部隊時便就舉着它們投降。

芝加哥大學社會組織研究中心出版的「戰鬥與被囚中的羣體行爲」一書中記錄一個李姓軍官的回憶說:「被派到朝鮮後我就決定要投降。1951 年10月我們擊落一架美國飛機。我帶着3個戰士去搜索,我們找到飛行員後就和他一起跑回了聯合國軍的陣地」。20軍某部排長蘆明友借換防之機率領7名士兵故意掉隊躲藏起來,天亮後向聯合國軍投降。他們的投降過程被聯合國軍印成第8569號中文招降傳單,向前來接防的27軍勸降。

實際上逃亡過程非常危險,不但身後可能有追殺的子彈,腳下有可能觸發地雷,更有可能遭到對面聯合國軍的射殺。那個在俘虜營中領導着5千餘反共戰俘,被中共當局稱爲「蔣幫大特務」的王順清(在「戰鬥與被囚中的羣體行爲」一書中似叫王順明,WANG TSUN-MING),是志願軍12軍31 師91團士兵。他在投降時儘管舉着「李奇微路條」,仍然被一個高度緊張的GI一槍打在腿上,住了好幾天的醫院。在戰俘營裏,戰俘們經常談論的話題就是自己怎樣僥倖逃脫的故事。有如大一學生談論如何對付高考試題一樣津津有味。能夠活着走進聯軍的戰俘營,被認爲是一大幸事。下圖是第二萬名志願軍戰俘帶着喜慶的笑容來到戰俘營:謝天謝地,我總算成功了。

自願投降和蓄意投降的志願軍的比例如此之大,以至於聯合國軍對志願軍戰俘相當信任。在多數情況下幾乎不用派人看管他們。因爲即使在戰場極度混亂的情況下,也鮮有人想逃跑。聯合國軍的文件中有整列火車的志願軍戰俘在沒有任何士兵押送的情況下從前線一路後送到大邱的記錄。途中無一人逃跑。美軍的戰俘監管人員回憶說,在那段時間裏,共產黨戰俘們最頻繁提出的要求是:發給我們武器,讓我們打回老家去。

早有資料說這些反共志願軍戰俘以受降或者接受改編的前國民黨軍官兵爲主。這個說法基本是正確的。在「戰鬥與被囚中的羣體行爲」一書中有一份統計:在14,325名反共戰俘中,9,549人曾在國民黨軍政部門中工作過,恰好佔三分之二。但我們同時應當指出,反共戰俘裏的另外那三分之一屬於「根紅苗正」的人數量也不少,達4,776人。而在選擇歸國的那7,000 餘志願軍戰俘中,屬於「根紅苗正」的戰俘大約是5,000人。這說明,即便是那些屬於「根紅苗正」志願軍官兵,最終選擇反共不歸路的也接近一半。

這當然讓黨感到難堪。爲了掩飾這樣的尷尬,中共就把這一切歸咎於「美蔣特務」的作怪。在中共的宣傳中,巨濟島就像個地獄:「美蔣特務」們如同惡魔般地整天折磨虐殺志願軍戰俘。不給他們飯吃,不給衣穿,罰做苦工,強迫在他們身上刺字,毒打殘害想要回國的人,不少被活活打死,甚至還有打死人後挖取人心肝來吃等令人毛骨聳然的恐怖故事。

不可否認,巨濟島的戰俘營裏的確發生過多起暴力殺人事件。其中也確有反共戰俘殺害親共戰俘的案例。但是總體來說,朝中共產黨所組織的「保衛部」、「糾察隊」、「人民法庭」等等所幹下的屠殺佔了這些事件的多數。中共隻字不提自己組織所幹的大量屠殺罪行,而借這些事件把戰俘營描繪成「美蔣特務」的肆意作惡的天下,是完全歪曲了事實真相。

我將在以後的部分裏涉及戰俘營裏的情況。這部分裏主要談談爲什麼志願軍中的前國軍官兵會那樣處心積慮地要逃亡。

顯然這個問題涉及到了解放軍的俘虜政策。解放軍的俘虜政策,從字面上看是好的。其優待俘虜的規定甚至比日內瓦戰俘公約的相關條款還早。從志願軍戰俘中前國軍官兵的敘述看,其中一些條款的執行也是不錯的。比如不打罵俘虜,不搜俘虜腰包,給治病治傷等等基本都能做到。但「想回家的,發給路費」一條,則很少兌現。強迫國軍俘虜參軍或者隨軍當勞夫的做法非常普遍。

然而,真正引起前國軍官兵們深惡痛絕以至於想方設法逃亡的,是解放軍對俘虜的「思想改造政策」。這種改造政策完全摧毀前國軍官兵的尊嚴,令他們十分難以接受。他們多指出,固然在國軍裏上級打罵下級,軍官打罵士兵的現象相當普遍,也知道這是虐待。但這種虐待對於有着濃厚封建等級觀念的中國人尚可以接受。而周圍的社會也差不多:家長普遍打罵子女,私塾先生對小學生動戒尺,作坊師傅揍徒弟,莊稼把式抽嫩伢子等等。且它通常不涉及政治人格上的歧視,哥們情分,兄弟義氣等並不因爲打罵而消失。年輕人尤其重視這些情分。封建禮德的影響令中國人實際上很重視尊嚴(或叫面子)。士可而殺不可辱。但共產黨部隊裏那種思想改造運動恰恰是一個漫長而無止境的受辱過程。首先要求國軍官兵有個「認罪」的「好態度」。共軍雖然不打罵你,但沒完沒了地開會要你承認你「有罪」,比打你抽你還難受。你在戰鬥中殺過共軍?你有罪是無疑的,要記下來;沒有殺過?你的部隊殺過吧?你在這個部隊裏沒錯吧?那你也有罪;你拆過老鄉的門板吧?那你對人民犯了罪;你上過妓院?這等於強姦過婦女;搶過老鄉的雞嗎?幾隻?在什麼地方搶的?所有這些都要一一要記錄下來,以後隨時可翻出來敲打你。有的還要放進檔案,跟隨你一輩子。你只要有了好「態度」,變得恭順了,就算你入夥了。那很多事情就可以不計較了,一筆勾銷也不是不可能。你還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去修理別人。

這種思想改造,就是要壓迫當事人首先放棄自己的尊嚴,孫子一樣地「重新做人」。要你整個地改變世界觀。把原來那套爲人處世的準則拋棄,換成一套虛假暗算的「革命情懷」。毫不臉紅的講假話,二十多歲的人佯裝沒有性慾:「工作很忙沒時間考慮個人問題」。你要學會政治構陷,打小報告,把尋常的糾紛拉到政治立場上來搞鬥爭。你要告別傳統的良心,信義,孝道等等「封建舊觀念」,因爲這些感情「一不小心就會被反動派利用」。

當事人要是抗拒這種改造,就要被周圍人始終當成異類看待。沒人信任你幫助你,重活粗活都讓你幹,食宿給方面你最糟糕待遇,一開會就把你當靶子。你想要反抗也不是沒有法子制你,組織措施多得很。大不了把你上升成典型,開大會鬥爭批判你的反革命罪行,然後當場宣判死刑立即執行。革命隊伍裏經常殺個把反革命特務什麼的是很正常的。

前面提到的王順明,原本是胡宗南屬下90軍61師181團的一個步兵連長。他在成都戰役中被解放軍俘獲。中共對他們進行了長達13個月的思想教育和勞動改造。從開始的「理論學習」到逐漸升溫的提高認識,自我查罪,互相揭發,批判鬥爭等等連綿不斷,終於搞到人人自危,一個接一個灰溜溜地承認自己種種「罪行」。其間還當着他們的面公審槍決了兩個前國軍營團級軍官。公判大會整整開了四天,動員一切知情人前往揭發批判他們。到第四天宣佈判決時,臺上主持會議的黨委幹部們提議槍決,然後要求到會的人舉手表態。所有黨委幹部掃視着臺下,慢慢地,與會者們一個接一個地抬起了手,然後越舉越高。黨委領導宣佈說:你們經過教育後思想後覺悟有了提高。今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韓戰中「最可憐的人」 2003/8/1 (18,154次)
毛澤東替誰「抗美援朝」? 2003/7/28 (16,962次)
韓戰回憶錄:瞞騙世界53年的軍事政治祕密 2003/5/9 (20,412次)
請欣賞江澤民譜寫的「志願軍之歌」 (多圖) 2002/11/25 (18,088次)
布什將在江澤民德州牧場吃烤肉時攻打伊拉克?(圖) 2002/9/11 (15,142次)
向海外提供朝鮮戰爭機密 香港學者徐澤榮被判刑 (圖) 2002/2/2 (12,970次)
幽默:江澤民譜寫的「志願軍之歌」 2001/9/4 (16,844次)
中共作家魏巍在志願軍赴朝作戰上的自欺欺人 2000/11/26 (20,440次)
國人不滿北韓慢待遲浩田 2000/10/26 (15,819次)
全包啦?明報揭露了江綿恆的一個大問題(多圖) 2003/10/22 (38,449次)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方舟子靠撒謊名噪一時(圖) 2003/10/22 (28,224次)
嘿,人民日報到底跟着哪個主子跑?(圖) 2003/10/20 (30,485次)
胡出席APEC會議 江派王剛監視其行動(多圖) 2003/10/20 (31,187次)
澳門秀!曾慶紅學江澤民有模有樣(多圖) 2003/10/20 (24,824次)
江澤民三中全會被迫檢討 喬石說曾慶紅不知好歹(多圖) 2003/10/19 (43,708次)
劉曉慶深深地三鞠躬 讓江澤民三天睡不着覺(多圖) 2003/10/18 (49,307次)
看了才知道誰牛!神五上天 老美貧困兒童增加了55萬(多圖) 2003/10/18 (25,021次)
消息來自高層幕僚!李肇星差點被江澤民撤職 2003/10/16 (37,864次)

一個奇怪的現象!答案比航天專家讓神五上天更難 2003/10/16 (31,167次)
神五!當沸騰的熱血冷卻下來的時候(多圖) 2003/10/15 (23,361次)
神舟五號升空前,先看看這幾張令人震驚的圖片(多圖) 2003/10/14 (44,371次)
江澤民派陳至立去法國!當然有事兒幹(多圖) 2003/10/14 (35,756次)
新華網中新社的這個報導只有中共才想得出來(多圖) 2003/10/14 (29,841次)
我應該爲誰悲哀?三中全會期間的兩個新聞報導(多圖) 2003/10/13 (29,166次)
這些照片關乎着三中全會的命運(多圖) 2003/10/13 (36,621次)
越看越難受!李瑞環批評胡錦濤 2003/10/12 (68,825次)
三中全會第一天!新華網不該刊登的一張圖片(圖) 2003/10/11 (36,233次)
新華網動態!江澤民給勺到溫家寶後頭去了 2003/10/11 (28,078次)
江欽點的山東省委書記張高麗被中紀委修理了一下(圖) 2003/10/11 (44,049次)
一個蹊蹺的消息!可怕的八月 胡錦濤是否還做仲裁(多圖) 2003/10/10 (37,971次)
文化部長孫家正,和人家陳至立搶什麼風頭(圖) 2003/10/10 (25,086次)
江辦透露的一點消息!江辦挪窩兒了 老江進溝了(圖) 2003/10/9 (26,658次)
李長春黃麗滿賀國強有點兒麻煩(圖) 2003/10/8 (37,117次)
密聞!賈慶林神經恍惚送301醫院救治(多圖) 2003/10/7 (39,813次)
準備與胡背水一戰?江澤民裁軍之中的奧祕(多圖) 2003/10/6 (29,706次)
請關注10月7日!這是江澤民非常難熬的一天(多圖) 2003/10/6 (32,883次)
胡錦濤沒顯山沒露水沒放過上海幫 陳良宇上電視上講臺就差上法庭(多圖) 2003/10/5 (43,247次)
太可怕了!原來江澤民是這樣「裁軍」二十萬的(多圖) 2003/10/4 (43,725次)
國慶天安門城樓上的追蹤!江澤民突現之謎(多圖) 2003/10/3 (53,648次)
驚人內幕! 高層達成共識拋棄江澤民 胡錦濤就任軍委主席(多圖) 2003/10/2 (62,512次)
新華網揭祕!爲何經典老照片不能被繼續回覆(多圖) 2003/10/2 (23,973次)
小道又有消息!胡錦濤怒斥李肇星 外交部長差點被老江扒皮(多圖) 2003/10/1 (50,797次)
好勇鬥狠其貌不揚的外長李肇星(多圖) 2003/10/1 (29,029次)
國慶!凝望天安門前高高倒掛的五星紅旗(多圖) 2003/9/30 (31,678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