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神五”巨资掀爱国大狂欢 (图)
【人民报消息】北京时间十月十六日,中共官方新华社头版头条欣喜若狂地宣布“我们胜利了”,中国官方强调“神五”升空巩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证明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正确性,显现了中国领导人强有力的领导才能。”一些中国知识分子说,气氛有些类似民族主义大狂欢,有点像1964年中国第一次核爆。

据大纪元记者潘群、王芳综合报导,中国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升空(见右图),一些国际媒体和专家认为载人航太花费大、风险大,除了有助增长民族自豪感之外,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美国海军学院的余茂春教授他说,世界上不少国家有技术能力进行载人太空飞行,比如日本、德国、英国。他们不做的原因是花费巨大,得不偿失。

目前,中国官方舆论将“神五”升空,当作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类似中国文革卫星上天的宣传一样,官方文章强调军方技术高超,但对国际发达国家对待在人升空的基本态度基本不做报道。据华府美国太空总署专家赵先生说:载人升空在美国科学界争议很大,大多数科学家不主张发展这项技术,因为对实际用处不大,仅是说起来比较好听。

中国北京时间15日上午9点整,"神舟"五号由"长征"2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经过10多分钟后进入围绕地球飞行的轨道。次日6点23分在内蒙古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著陆点相差4.8公里。三十八岁的飞行员杨利伟,是中国大陆太空史上第一位太空人。

升空代价高

据估计,“神舟五号”升空耗资超过24亿美元,很多人认为这项花费,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代价太高。美国之音报导,美国智囊机构海军分析中心的成斌认为载人航太技术的军事意义有限。他说,太空技术需要大量投资,载人航太花费大、风险大,除了有助增长民族自豪感之外,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中国官方媒体,故意隐瞒国际对载人飞行技术的基本态度,和发达国家目前不推动载人飞行的实际原因,有意误导老百姓,强调国际的惊讶,比如,中国新华社称,这次中国“神舟”五号升空对日本剌激很大,日本政府已经决定推迟载人航天计划,因为目前单独实施载人航天计划尚有困难。据一些太空专家透露,日本推迟载人航天计划,主要原因是考虑花费、风险因素,决得不偿失。

据美国之音报道,美国海军学院的余茂春教授他说,世界上不少国家有技术能力进行载人太空飞行,比如日本、德国、英国。他们不做的原因是花费巨大,得不偿失。

民众反应不一

中国政府正借助太空升天在民??中宣传民族自豪情绪。目前有很多人提出质疑,认为北京当局应多为灾民着想。有网民表示:“洛阳连降大雨,七万余间房屋倒塌,三十余万人受灾,甚么叫水深火热,去发射那价值二十四亿美元的桶桶吧!”;还有人问“为甚么中国人都可以登天了,却对钓鱼岛事件不加以重视?”

旅美著名中国问题评论家林保华表示,中国的教育费用在全国生产总产值中占2%,比重之少在全球各国是尾数几个,比非洲的乌干达还不如,中国领导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四十多年前“要核子、不要裤子”的年代而没有与时俱进。
*央视取消直播 民众失望

据报央视台在“神舟”五号进入倒计时的紧急状态中突然宣布取消原定的直播计划,令内地广大民??大失所望。一位宋姓大学生说,他很奇怪央视的决定,“如果仅仅是因为害怕失败改为录播,那就光去直播没有任何风险的三峡风景好了。悬念才是最吸引人的。录播的效果永远不及直播的万分之一。”

香港媒体称,中国这样做是因为中国领导人担心如果发射出现问题或失败,中国将会丢面子和面对很多政治风险。据悉,江泽民每次对中国军方试飞导弹或火箭都很紧张,试飞前夕,大多请中国一些著名的气功师发气,和选择良辰吉日,确保试飞成功。在中国,“神舟”试飞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实质的科技用途和国防意义,中共将上空当作政治任务,成为提升中国老百姓民族情绪的政治事件。

胡取代江观“神五”发射

神舟五号是中国首次载人的太空飞行,对于中共领导人来说,亲临现场意义非凡。因此太空船发射前,部分人士视飞船发射的周边事务为胡、江权力消长的观察指标之一。也有很多媒体报导江泽民将到现场,然而结果出人意料。

据中央社报导,中国国家主席、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太空船发射前向太空人致意,并在发射升空后发表讲话。分析指出,神舟号系列太空船是由共军总装备部主导,江泽民目前仍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以目前职务到神舟五号发射现场观看说得过去,按照过去的经验,江内心一定不愿意把风头留给胡。但是结果证明江未如愿。报导认为从去年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到神舟五号的发射,胡、江的政治权力消长已不言而喻。

网上一位网民说,1964年,刚刚经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第一次试爆原子弹成功,也是举国欢腾。许多该年出生的人,被取名“大庆”、“三庆”等等,大家以此忘却挨饿的日子和数以千万的亡魂。那是一次爱国主义大狂欢。不知道今年初生的中国人是否会有被叫“神五”、“飞天”等等。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神五”升空航天股集体暴跌 一场政治大地震似已无可避免 2003/10/19 (22,143次)
看了才知道谁牛!神五上天 老美贫困儿童增加了55万(多图) 2003/10/18 (25,021次)
狂欢下的哭喊──“神五”你为什么就这样抛下我? (图) 2003/10/18 (18,540次)
为何情搜卫星随神舟上太空是不可泄露的机密?(多图) 2003/10/17 (24,880次)
“马燕日记”轰动全欧洲 “神五升空”中南海别沸腾 (图) 2003/10/17 (21,585次)
幽默:神5升空 全世界都趴下了 2003/10/17 (21,693次)
董建华搭上“神五救命”船 (图) 2003/10/17 (15,466次)
中共利用民族主义情绪再造“炭疽新闻” (图) 2003/10/17 (18,667次)
江泽民电话李继耐:胡锦涛仍不是真正领导人! 2003/10/16 (48,734次)
刘晓庆深深地三鞠躬 让江泽民三天睡不着觉(多图) 2003/10/18 (49,307次)
看了才知道谁牛!神五上天 老美贫困儿童增加了55万(多图) 2003/10/18 (25,021次)
消息来自高层幕僚!李肇星差点被江泽民撤职 2003/10/16 (37,864次)
一个奇怪的现象!答案比航天专家让神五上天更难 2003/10/16 (31,167次)
神五!当沸腾的热血冷却下来的时候(多图) 2003/10/15 (23,361次)
神舟五号升空前,先看看这几张令人震惊的图片(多图) 2003/10/14 (44,371次)
江泽民派陈至立去法国!当然有事儿干(多图) 2003/10/14 (35,756次)
新华网中新社的这个报导只有中共才想得出来(多图) 2003/10/14 (29,841次)
我应该为谁悲哀?三中全会期间的两个新闻报导(多图) 2003/10/13 (29,166次)

这些照片关乎着三中全会的命运(多图) 2003/10/13 (36,621次)
越看越难受!李瑞环批评胡锦涛 2003/10/12 (68,825次)
三中全会第一天!新华网不该刊登的一张图片(图) 2003/10/11 (36,233次)
新华网动态!江泽民给勺到温家宝后头去了 2003/10/11 (28,078次)
江钦点的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被中纪委修理了一下(图) 2003/10/11 (44,049次)
一个蹊跷的消息!可怕的八月 胡锦涛是否还做仲裁(多图) 2003/10/10 (37,971次)
文化部长孙家正,和人家陈至立抢什么风头(图) 2003/10/10 (25,086次)
江办透露的一点消息!江办挪窝儿了 老江进沟了(图) 2003/10/9 (26,658次)
李长春黄丽满贺国强有点儿麻烦(图) 2003/10/8 (37,117次)
密闻!贾庆林神经恍惚送301医院救治(多图) 2003/10/7 (39,813次)
准备与胡背水一战?江泽民裁军之中的奥秘(多图) 2003/10/6 (29,706次)
请关注10月7日!这是江泽民非常难熬的一天(多图) 2003/10/6 (32,883次)
胡锦涛没显山没露水没放过上海帮 陈良宇上电视上讲台就差上法庭(多图) 2003/10/5 (43,247次)
太可怕了!原来江泽民是这样“裁军”二十万的(多图) 2003/10/4 (43,725次)
国庆天安门城楼上的追踪!江泽民突现之谜(多图) 2003/10/3 (53,648次)
惊人内幕! 高层达成共识抛弃江泽民 胡锦涛就任军委主席(多图) 2003/10/2 (62,512次)
新华网揭秘!为何经典老照片不能被继续回复(多图) 2003/10/2 (23,973次)
小道又有消息!胡锦涛怒斥李肇星 外交部长差点被老江扒皮(多图) 2003/10/1 (50,797次)
好勇斗狠其貌不扬的外长李肇星(多图) 2003/10/1 (29,029次)
国庆!凝望天安门前高高倒挂的五星红旗(多图) 2003/9/30 (31,678次)
11个中国大陆的特大绝密消息 2003/9/29 (41,751次)
邓六金死不暝目!关于曾庆红的预言(多图) 2003/9/28 (49,932次)
这个消息是否意味着国家已经走到了尽头?!(图) 2003/9/27 (22,013次)
有比裁减军队员额二十万更值得震惊的事(图) 2003/9/25 (25,454次)
疯啦!中共和外国政党交往都到了如此饥不择食的程度(图) 2003/9/25 (21,420次)
新华网提醒咱!透视江泽民的皇帝新装(图) 2003/9/25 (21,082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