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江泽民“志在千里”(图)
【人民报消息】

江泽民“志在千里”
香港政论杂志《开放》总编金钟先生在在9月份最新一期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北戴河会议开得异常神秘,亲共媒体的突然沉默和党内不容一人随心所欲的形势,显示江留任计划部署在北戴河受挫。
  
金钟写道,首先,会议的神秘性有异常之处。通常北戴河开会有内部协商性质,很少见报。但今年不同,它面临万众注目的高层权力换届,而且按预定九月召开十六大的日程,至少要通告大会日期,因为五年一度的党大会历来都要预先昭告天下以掀起爱党热潮。然而,新华社在闭会两周后的八月二十五日才发布十六大日期的新闻(甚至有人估计是在西方传媒二十二日提前报导后才不得不发布)。如果北戴河会议皆大欢喜,就绝无理由拖十四天之久才发此新闻。而新闻中提到“政治局全体会议”,却又一字不提会议的时间地点,连“最近”之类词句也免用,似乎蓄意不要公众知道北戴河最近开了会。难言之隐,尽在其中。

其次,从媒体观察可见会议出现意外。香港亲共报刊可以参考的窗口不多,大公报的“马玲专栏”是值得留意的一个,它通常不回避热门甚至敏感的话题,有一定的资讯可读性。该栏一般维持每周两篇,北戴河会议前夕,连发三篇谈十六大,但从八月二日一篇谈“江泽民领军十三年”之后,到八月二十七日即官方公布十六大会期后,才再写一篇“从一大到十六大”,尤其是八月五日至廿一日,该栏无一篇文章见报,而这段时间正是北戴河会议及其后话时期,马玲不可能不知情,想必遇到非常困扰的状况,而无从命笔。
  
金钟强调,香港出版的《亚洲周刊》被认为是与上海帮保持信息管道的媒体,在江的去留问题上不违主旋律而较慎言,但在最新一期上,突然为江全退造舆论,说去年江在山西梅林禅寺,接受法师一首程灏诗而颇有启发,十六大可能全退,让胡锦涛顺利接班。这当然同此前左刊奉唱的“共产党不能骂,江泽民不能下”的捧江民谣大异其趣。说明江退已是大势所趋了。
 
形势比人强。金钟最后强调,本刊上期出版后,我曾征求一些朋友的意见。一位北京不愿透露姓名的政治家说,虽说一党专政,但江现在已不可能如毛邓一样随心所欲。最高层几个人全退,江独留,他们之间就没有了妥协,就敢于出来顶。因此,恢复八大体制,改组中央军委,可能是江的腹稿,但操作起来压力会很大。我问他会效法袁世凯吗?对方轻笑道:他还没有资格做袁世凯!
  
这番意见,似乎为政治局常委四比三否定江的留任作了注解。江目前是“志在千里”,但要一意孤行,实在麻烦不小。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十六大推迟有内幕 江泽民核心受重创 2002/9/5 (17,290次)
江泽民狼奔豕突 2002/9/5 (15,160次)
江泽民个人崇拜重挫 谁都怕沾光! 2002/9/5 (13,654次)
在北戴河遭遇难言之隐 江戏子的留任戏今后咋唱? 2002/9/4 (14,210次)
中央政治局四常委在“反江留任会议”上的讲话 (多图) 2002/9/3 (20,440次)
阻击曾庆红军方高调“效忠” 拦截国安会高层强烈质疑 2002/8/26 (17,410次)
国内惊传军中反江联盟北戴河挟持张万年扣留江泽民 (多图) 2002/8/23 (28,365次)
“国家安全委员会”北戴河引发争议 江泽民保持最高权力企图空前受阻 2002/8/22 (15,617次)
江泽民正心慌意乱 2002/8/21 (15,113次)
小笑话:江泽民和王冶平的共同语言(图) 2002/3/9 (24,548次)
一个神奇的故事和几张令人震撼的图片(多图) 2002/1/7 (30,232次)
小笑话:江泽民的答案 2001/11/11 (17,845次)
小笑话:张爱萍教训江泽民 (图) 2001/5/20 (39,190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