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壁歸趙
藺相如走上朝廷,對秦王行了禮說:「秦國從秦穆公以來,已經有二十一位國君了,沒有一個是講信用的。我怕受大王的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早派人帶壁離開秦國,恐怕現在早已到趙國了。」秦王聽了,十分惱怒。藺相如仍舊從容不迫地說:「今日之勢;秦強趙弱,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趙國要壁,趙國不敢違抗。馬上就派我把壁送來,現在要是秦國真把十五座城割讓給趙國以換取和氏壁,趙國哪敢要秦國的城邑而得罪大王?欺騙大王,罪當萬死,我已不存生還趙國之望,現在就請大王把我放在油鍋裏烹死吧,這樣也能使諸侯知道秦國爲了一塊壁的緣故而誅殺趙國的使者,大王的威名也能傳播四方了」。
秦王的陰謀被徹底揭穿,又狡辯不得,只好苦笑一番。而秦王左右的大臣衛士,有的建議把藺相如殺掉,但被秦王喝住了。秦王說:「現在即使把藺相如殺了,也得不到壁,反而損害了秦趙兩國的友誼,也有損秦國的名聲,倒不如趁機好好招待他,讓他回趙國去。」
於是秦王依舊按九賓之禮在朝廷上隆重地招待了藺相如;然後客氣地送他回國。以後秦國一直不肯把十五座城割給趙國,趙國自然也就沒有把壁送給秦國。
澠池之會
公元前282年,秦國派大將白起攻取了趙國的簡(今山西離石縣西)和祁(今山西祁縣)兩塊地方。次年,秦國又派兵攻佔了趙國的石城(今河南樸縣西南);又過了一年,再向趙國進攻,兩國交戰,趙國損失了兩萬多軍隊,但秦軍的攻勢也被遏止了。
公元前279年(趙惠文王二十年),秦昭王想和趙國講和,以便集中力量攻擊楚國,於是派使者到趙國,約趙王在西河外的澠池(今河南澠池縣境內)見面,互修友好。趙王害怕,想不去,大將軍廉頗和上大夫藺相如商議,認爲趙王推辭不去不好,就勸趙王去:「秦王約您會議,如果大王不去,那就顯得趙國力小而膽怯了,還是去好。」趙王聽從了廉、藺二人的建議,藺相如也隨着趙王一起去了。
廉頗帶領大軍把趙王送到邊境,臨分手。對趙王說:「這次大王去澠池,路上來回的行程,加上會見的時間,估計前後不會超過三十天。爲了防止意外,要是過了這個日期大王還未回來,請允許我們立太子爲王,以斷絕秦國扣留大王要挾趙國的念頭。」趙王同意了。廉頗還在邊境上佈置了大量的軍隊,防備秦國的進攻。
逼秦王擊缶
到了澠池,見到秦王,雙方行過禮,便在筵席上敘談,酒到中巡,秦王對趙王說:「我聽說你喜歡彈瑟,我這裏有瑟,就請你彈一支曲子助助興吧!」趙王不敢推辭,只好彈了一曲。這時,秦國的御史走了過來,在簡上寫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趙王在澠池宴會,秦王命趙王彈瑟。
藺相如見此不悅,上前對秦王說:「趙王聽說秦王擅長擊缶(瓦盆),我這裏有個缶,請你敲敲缶讓大家高興高興。」秦王聽了勃然大怒,不肯答應。藺相如又端起缶走過去,獻給秦王,秦王還是不肯敲。藺相如就說:「現在我離大王只有五步,如果大王不答應,我拼着一死,也要濺你一身血。」意思是要和秦王拚命。
秦王的侍衛看到秦王受到脅迫,慌忙拔出刀來,要殺藺相如。藺相如瞪着雙眼,大喝一聲,嚇得侍衛連連後退,秦王心裏很不高興,也只好勉強在缶上敲了幾下。藺相如回頭叫來趙國的御史,也把這件事情記下來:某年某月某日,趙王和秦王在澠池宴會,趙王命秦王敲缶助興。
秦國的大臣們見秦王沒有佔便宜,就說:「請趙王獻出十五座城地爲秦王祝壽!」藺相如也不示弱,說:「請秦王拿咸陽(秦國都城,今陝西咸陽縣東)爲趙王祝福!」
一直到酒筵結束,藺相如爲了維護國家的尊嚴,機智勇敢地同秦國君臣進行了針鋒相對、不屈不撓的鬥爭,挫敗了秦國的圖謀。秦國也知道廉頗率領大軍駐紮在邊境上,使用武力也得不到好處,便只好恭恭敬敬送趙國君臣回國。以後,秦、趙間暫時停止了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