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引述數名拒絕透露姓名的中共官員的看法說,幾個關鍵職位已「形成共識」: 五十九歲、現任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將接國家主席、黨總書記二要職,這也是普遍的期望;七十六歲、現任最高領導人的江澤民或保留中央軍委主席一職,「留任一段過渡」。
報導並稱,副總理溫家寶是接替總理朱鎔基的主要人選,此一共識最近才達成。最近還有人批評溫家寶在處理農業和金融方面的表現,但他似已成功擺脫負面影響,提升接班態式。例如六月間,溫家寶代表中共出席在羅馬舉行的世界糧食峯會,會晤聯合國祕書長安南,此外,他也會見義大利總理、辛巴威總統和古巴高級官員等。
報導說,在溫家寶一向有意低調的政治生涯中,上述曝光通常是政治升遷預兆。更值得注意的是,溫家寶上月在處理國內不記名投票選舉黨代表時,一名官方報紙編輯即透露「媒體奉命要突出溫家寶」。
金融時報指出,另一關鍵職務全國人大委員長人選則「較不明確」,但分析家認爲,李瑞環最被看好。
報導強調,從現在到十六大期間,仍有許多變數,可能使「野心與妥協達成的微妙平衡」破局,中共當局選擇接班人,缺乏透明機制與明文規定,幕後交易常在最後時刻逆轉。
報導並引述分析家的話說,十六大若從十月提前到九月底召開,可能顯示中共內部對人事安排意見已漸趨一致;若十六大維持在十月或更晚召開,則可能反映內部鬥爭再起。
報導引述卡貝史坦及其他分析家的看法說,目前中共廿二位中央政治局委員中,三分之二還未選出,政府多數部長職位也未敲定,這些都可能成爲潛在權力鬥爭因素。
不論最後結局如何,報導說,可預期的是:在十六大前,北京不會在經濟改革議程上採取任何更大膽、冒險的措施,可能推遲至中共新政府組成後數月再作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