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是什么使贪官们有贪污腐败的“安全感”?
【人民报消息】最近看了关于湖北省天门市“五毒书记”张二江的报道,知道贪官的“安全感”意识其实也非常强烈。既要贪,又要安,是贪官们的共同追求。在许多情况下,贪官在贪污受贿的同时就已经开始考虑“安全”问题。

就说那个“吹、卖(官)、嫖、赌、贪”五毒俱全的张二江吧。据报道,2000年9月他曾经和一位“知心朋友”通电话,咨询的就是“安全”问题。他问,最近有个民营企业家送我一笔钱,你干过公安又搞过监察,怎么处理才安全?在这里,他的“安全感”表面上建筑在对“知心朋友”的信任上,但只要认真剖析一下就不难看出,实际上建立在对现行反腐机制的研究与防范上。那一句“你干过公安又搞过监察”,实在可圈可点。

许多贪官所以敢于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恐怕正是靠着这些懂得“怎么处理才安全”的“知心朋友”指点迷津,还有这样的“智囊”在为他们出谋划策。张二江们的“防范之术”,使他们误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天衣无缝,这种错觉产生的“安全感”,是他们真正的心理防线。

值得研究的是这种“防范之术”的效用。从根本上说,此术实在自欺欺人,几乎不堪一击。贪官们最终落马,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从某一时段上看,这种“防范之术”的能量还是不可小觑。“五毒书记”从1989年至2001年7月这12年间,几乎平均每个月都有一名女性被他玩弄。当他如此腐化堕落的时候,当他吩咐工作人员“到街上转转,有好的就带回来”的时候,他有没有考虑过“安全感”呢?只要看一看今日之贪官几乎无一没有不道德堕落的丑闻,人们就不难想见,贪官在玩弄女性这个问题上普遍具有“安全感”。换言之,一些贪官至少已经懂得哪些问题需要“防范”而哪些并不需要。他们的这种心态,已经被“防范之术”扭曲到了何等程度!

贪官们并不时时都是惊弓之鸟,更多的时候,他们其实是老谋深算。看看贪官的这种“安全感”,人们切切再不能低估他们了。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质疑中共执政合法性 朱熔基降“罪己诏”(图) 2002/3/27 (20,685次)
谁害了贪官们? 2002/3/26 (12,409次)
华尔街日报:朱熔基是中国最弱的总理之一 2002/3/18 (13,910次)
谁说书生不腐败──时代造“英雄” 2002/3/17 (12,480次)
霍英东政协会议上发火:大骂广东官员勒索他的企业 2002/3/16 (12,871次)
除了发牢骚“两会”几乎啥事也没干 2002/3/16 (11,649次)
在腐败交流会上的发言 2002/3/14 (11,289次)
中国高校腐败大起底 2002/3/12 (11,562次)
向朱熔基进一言 2002/3/11 (12,291次)
小笑话:江泽民和王冶平的共同语言(图) 2002/3/9 (24,548次)
一个神奇的故事和几张令人震撼的图片(多图) 2002/1/7 (30,232次)
小笑话:江泽民的答案 2001/11/11 (17,845次)
小笑话:张爱萍教训江泽民 (图) 2001/5/20 (39,190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