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某些中国人的失忆症──从神秘男子袭击赵薇的真实动机谈起
 
作者:胡平
【人民报消息】从网上读到一则消息,刚刚出版的《打工》杂志三月号刊登长篇报道,作者声称最近采访到了制造12.28赵薇长沙遇袭事件的神秘男子,并了解到了他对赵薇“下手”的真实动机。

据说这名男子叫付圣华,是一个打工仔,小时听父亲讲,他的爷爷奶奶当年被日本兵杀害,后来又听说日军曾在中国进行细菌战争,害死无数无辜百姓,由此激起对日军侵华罪行的无比义愤。去年8月,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其后,一名叫冯锦华的旅日华青用红漆在靖国神社侧门的石雕底座上喷写下日语“该死”,被日本警方拘捕,付圣华非常佩服冯锦华,认为这是爱国壮举。基于这种心理,付圣华精心策划了12.28泼粪事件。

报道说,付圣华此前的想法是,如果因教训赵薇而坐牢,只要能让这些浅薄的明星觉醒,那就值得。但是,当付圣华受到惩罚被当地派出所行政拘留一天后,他认识到:“我知道自己教训赵薇的方式不太妥当,不过,我还是觉得自己的初衷是好的。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一个公众人物,最不应该忘记国耻!”

《打工》杂志的这篇报道是否属实,我不得而知,不过,象付圣华为自己行为的辩解倒是完全在意料之中。一个人出于强烈的义愤而作出某种出格的行为,这不是很可理解的么?行为固然错误,精神总还是可嘉的嘛。无怪乎很多人为之叫好,也无怪乎很多人虽然批评其行为,但也不能不肯定其精神。

常听人批评中国人没记性,太健忘。现在看来不对了,你看,有这么多中国人能够对爷爷辈的遭遇怀抱如此强烈的记忆和激情。然而问题也出在这里:今天的中国人,绝大部分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我们没有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切身感受,但是,我们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有遭受共产暴政剥夺迫害的直接经验,从土改、镇反、三反五反、反右、三面红旗、大饥荒,到文革,到六四,全中国有几个家庭没有受害者?某些人对贴近的事情无动于衷,对遥远的历史却念念不忘,对切肤之痛缺少愤慨,对那些缺少切肤之痛的事情反倒充满激情。这样的记忆和这样的愤慨还能是正常的吗?

听说有一种病叫“失忆症”,所谓失忆,往往并不是失去全部记忆,事实上,患者对比较久远的事都保持良好的记忆,只是对切近之事统统记不得了。我们知道,人上了年纪就常常犯这种记远不记近的毛病。那么,青壮年呢?青壮年也有得这种病的,据医生说那常常是严重脑震荡的后遗症,头部遭受严重打击造成严重脑震荡者常常会出现此类症状。

无怪呼有人说:中共欺骗了你几十年,到今天你还在信它!

呜呼!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我控诉:一个只知道与权力偷欢的丑陋、贪婪、嗜血的“祖国母亲” 2002/2/28 (12,769次)
恨美国就是这样恨出来的 2002/2/21 (11,477次)
再评李文和案:不少华人过于聪明而成了反华势力的帮凶 2002/2/4 (11,310次)
一位热爱中国(政府)的老华侨 2002/1/30 (11,016次)
从赵薇事件看“爱国主义” 2002/1/25 (12,341次)
爱政府者香,爱祖国者惨──论民族主义优于爱国主义 2002/1/23 (13,250次)
收购媒体 李嘉诚将成“媒体大亨” 2002/1/9 (12,165次)
收回北方失土,才是爱国主义 2001/12/17 (15,137次)
发人深省的一幕──九运会开幕式江泽民独唱国歌(图) 2001/11/23 (13,235次)
一个神奇的故事和几张令人震撼的图片(多图) 2002/1/7 (30,232次)
小笑话:江泽民的答案 2001/11/11 (17,845次)
小笑话:张爱萍教训江泽民 (图) 2001/5/20 (39,190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