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鎮壓法輪功與腰斬中華民族文化
 
作者:章天亮
 
2002年12月5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早在1999年7.20以前,當法輪功還在中國大陸蓬勃發展的時候,社會上就有許多的人直覺地感到中共必然會鎮壓這個看似與他們井水不犯河水的和平氣功修煉團體。鎮壓以後,對法輪功稍有了解的人都會對鎮壓的野蠻與荒謬感到震驚。許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問題:法輪功爲什麼遭到鎮壓?以下是筆者思考後的一家之言,僅供讀者參考。

李洪志先生在《法輪佛法 歐洲法會上講法》中曾經講過「任何一種東西能夠在這個世間上立足,能站得住,能夠成立起來,都必須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它必須在這個空間中形成一個場,而這個場是物質存在的。你比如說宗教,能夠建立起來,是因爲在很多人相信的過程當中,堅信中談論、崇拜等方式形成的一個環境。這個環境同時反過來也在維護著這個宗教。」

中國大陸在中共建政前是一個什麼樣的場呢?李洪志先生在《北美巡迴講法》中講到「近五千年中國」的文化是「半神文化」。中國的文明從軒轅黃帝開始,到現在差不多5000年了。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就是說我們是軒轅黃帝的後裔。而許多中國人現在忽略的一點就是道家管自己的學說叫做『黃老之學』,其中『黃』指軒轅黃帝,『老』指老子。現在我們覺得好象老子是道教始祖,道家都看他的《道德經》,如果追起人中的這個歷史,軒轅黃帝又要早於老子2500年的時間。換句話說,從中華民族從進入文明的第一天起就是道家修煉文化。

老子之後經過戰國時期和秦朝十五年的統治,就到了漢朝。從漢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代滅亡後,經過短暫的三國鼎立,到南北朝的時候佛教開始傳入中國,隋唐以來,開宗明義。五四以後搞的新文化運動對儒家思想是個很大的衝擊,因爲五四開始提出從西方引入民主和科學的概念,但那時候基本上是「中學爲體,西學爲用」。也就是以中國的傳統文化爲主體,同時學西方的技術。

整個中國的老百姓在將近1800年左右的時間裏一直生活在儒釋道三教並存的環境裏,對善惡有報和修煉這些東西都多少知道並相信。如果要考察一下中國的文化就會發現,無論是《西遊記》、《紅樓夢》和《三國演義》這樣的小說,還是官方的正史,如《史記》、《三國志》等等吧,其中都包含和記載了許多修煉的道理。象《紅樓夢》講的是因緣關係,《三國演義》講了歷史的安排,《西遊記》則是一個純粹的修煉故事。

馬克思主義的學說完全是外來學說,在中國毫無根基,沒有它可以存在的場。如果要想在中國立足,那麼必須要做的一點就是清除掉老百姓在另外空間對儒釋道的信仰所形成的場,打碎所有的中國傳統文化。經過批判有神論、破四舊、文化大革命、批判孔夫子,道家重德,佛家普渡衆生,儒家的忠恕仁愛,這些中國文化的精華都被暴力毀得差不多了。常人社會也講不破不立,共產黨的一套學說就在這種情況下站住了,也形成了一個場。但是有一點,這種場的根基是很脆弱的。

89年以後,中國大陸比較流行一個詞,就是「信仰危機」,那套學說在意識形態領域基本破產了。新上任的江澤民沒有什麼精神方面的理論,可以去支撐這個場,那麼它就希望全民都什麼也別信,它的唯一辦法就是讓老百姓放棄一切精神追求,完全沉迷於物慾之中。90年代初期中國大搞全民健身運動、申辦奧運會等等,都是讓老百姓不去想精神方面的東西。另外空間的邪惡看得很清楚,人在物慾中迷得越深,就離本性越遠,所以默許腐敗滋生,讓人去吃喝嫖賭。社會上許多人對婚外戀、性解放、同性戀甚至賣淫、嫖娼等社會現象和違法犯罪行爲能夠給予相當的理解,覺得壞人做壞事兒都是有原因的,這種敗壞思想就是「信仰危機」加上「物慾橫流」造成的。

總結起來,共產黨一套理論在中國立足的前提就是老百姓必須徹底割斷和傳統文化的聯繫。法輪功的出現恰恰點中了問題的要害,因爲他完全包容了中國所有傳統文化中最精華的東西,而且比那還要好。江澤民有一天突然發現,有上億的人居然有了精神追求了,而且在信仰有別於共產主義的學說,他一下子就跳起來了。他說的法輪功在爭奪思想陣地、會亡黨等等。信法輪功的人會越來越多,在集體煉功,開法會,交流心得。弘揚法輪功的過程中,加上法輪功法輪功對李洪志先生的崇敬,再加上修煉大法的人數,這個正的場已經相當強了。從另外空間來講,已經危及到了那套外來學說能否存在的問題。

唐朝的時候,韓愈寫了一篇文章叫《原毀》,就是探討一個人爲什麼會詆譭另外一個人。他總結了兩個字『惰』和『嫉』。一個人如果懶惰,他就不如勤奮的人,如果這個人不但懶還有妒忌心的話,那麼他就會恨比他強的人,並因此詆譭他。江澤民的理論水平就不用說了,加上他妒嫉心奇重,當然受不了李洪志先生如日中天的威望。

下面談一些個人對於科學和歷史的認識,由此也可以看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給人開創的是最好的一種生存方式,但是現在正在受到外來意識形態的破壞。

西方科學的發展和東方科學的發展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西方社會在文藝復興時期,思想從宗教的絕對統治中釋放出來,開始提倡科學和理性。西方科學的來源是古希臘的研究方法,對物質進行割裂,再進行研究、歸納、演繹、推理。但是科學在最初的目的,並不是爲了推翻宗教。有許多科學家如牛頓,搞研究的目的是爲了展示給人,自然界是個多麼壯麗、完美、精密、和諧的體系,不可能不是一位全知全能的神創造的。現在西方科學的研究走到了一個死衚衕裏了,沉迷於現在對物質的認識,看看怎麼能造出更方便的東西,讓人能生活得更加舒適。

我總結了一下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個人認爲人類的文明每次出現劃時代的進步都與兩個方面的突破有重大關係:一個是對物質的認識,一個是對能量的掌握。離開這兩者,發展出來的那都不能稱其爲科學,而僅僅是技術。

打個簡單的比方說,人人都知道樹木可以造紙,大家都對這種過程司空見慣。琢磨一下它背後的原因是很深刻的,這個過程同時涉及到我剛才講的兩個方面。首先人必須認識到構成樹和紙的基本成分都是一樣的,也就是纖維,這是對物質認識的一面;還有就是我們掌握的能量必須可以把樹木歸還成纖維,並按照紙張的纖維排列順序進行排列,就可以生成紙。這個例子基本上還是屬於物理變化,也就是不改變分子的結構,僅僅改變分子的排列程序。那如果對物質和能量的掌握更深一步,就是化學變化,改變的是原子的排列程序。比如我們可以用石油製造橡膠、瀝青、塑料之類之類的。對物質的探索和能量的掌握每當深入一步,人的生活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再舉兩個能量方面的例子:過去的紡織廠都是建在山谷裏,因爲那裏水力資源比較充沛,利用水流的機械能來帶動機器。瓦特發明蒸汽機,是人類第一次掌握了把熱能轉化爲機械能。人類歷史從那個時候起,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轉變。西方社會的工業革命正式開始。當法拉第的電磁理論被應用於實踐中時,人類第一次掌握了把機械能轉變爲電能。由於電能便於傳輸和儲存的特點,人類終於步入電子時代,從照明到工業的更大發展,以及電腦的發明,一切都與這種能量的利用息息相關。

人類現在利用不了原子以下的能量,也操作不了比原子更微觀的粒子,否則想要什麼都可以隨心所欲地變化出來。比如說我們如果可以認識到石頭和黃金的共同本源,同時掌握的能量可以隨心所欲地排列那種本源例子,我們就可以點石成金。我們可以變化出我們想要的任何東西。人做不到這一點,當然和人的道德是有關係的。西方的科學發展到這一步就到頂了,繼續探索物質結構和發現更大的能量就必須要向更微觀發展。物質越微觀,它所包含的能量就越大。這個人類可能也已經認識到了。原子能比燃燒石油的化學能要大,那就是更微觀的能量。比原子更微觀的粒子的能量人們無法去利用它。粒子加速器做得象太陽系那麼大,也無法將粒子加速到更微觀的能量水平。當人類用目前的方法,把對物質的認識和能量的掌握逼進了一個死衚衕的時候,科學必然是停滯不前的。

從另一方面講,現代科學的發展和人的生活方式對於地球資源的消耗,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它的負面作用又非常大。許多人類目前所消耗的資源,如石油、煤炭、有色金屬等等都是億萬年形成的、一旦消耗就無法再生的資源。

科學的發展有另外的路,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修煉文化。西方科學發展走的是和體育鍛煉一樣的外求路子。他的知識和技術更新就象體育鍛煉中的新陳代謝一樣,維持了一時的繁榮,「強壯、往上」,表面看起來一直處於「最佳狀態」,實際上卻是消耗式的、得不償失,付出的環境成本和健康成本非常大。技術的更新是有限的,現在所使用的能源的儲備也是有限的。人類現在不斷在尋找新的能源,象地熱能,海洋能等等,人也不知道這麼利用和消耗能源對於人類生存環境和自身健康的影響有什麼後果。

中國古代的科學非常發達,發達的程度是現代科學根本無法望其項背的。因爲他象氣功修煉一樣,走了內求的路子。舉個例子說,人體的結構是非常精妙的,人通過修煉可以修煉出各個空間的身體。如果人想利用哪個空間的能量,看穿哪一層的物質結構,用同等層次空間的身體就可以完成,就像我們在這個空間利用機械能一樣方便。李洪志先生在芝加哥講法時曾經說過:「那麼每一層粒子都有眼睛存在的形式。修煉人就是使那個眼睛能夠發揮作用,能夠起到和人這邊溝通起來,你就看得到了,這是從另外一角度講天目了。」這種科學的方法,老子在《道德經》中也說過,只不過沒有那麼明白,他講「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所以中國古代的科學沒有現代西方科學所表現的那麼轟轟烈烈,也不表現在這個空間,但是有許多東西,象魯班用木頭削一個鳥就能飛三天,這是《墨子》中記載的,《三國志》中說諸葛亮造木牛流馬,使用的是什麼能源?現代人根本無法理解。

西方的科學也認識到了,目前學科不斷細分會使人割裂許多本來相互聯繫的因素,所以也發展了一些諸如「混沌學」的理論去研究不同領域的聯繫。但是這種研究方法還是比較機械的。中國古代完全是走了天人合一的

 
分享:
 
人氣:21,60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