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江澤民的忌諱
 
作者:候大捷
 
2002年1月24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江澤民在抗戰期間曾是淪陷區僞中央大學的僞大學生,一九四七年曾在上海青年會中學的補習班教過英文,這都是他忌諱的往事,在官方資料中很難看到有關記載。除此之外,當然他還忌諱提「六四事件」、「趟紫陽」、「上海幫」。。。

● 阿Q的忌諱

古人有云:爲尊者諱,爲親者諱,爲賢者諱。尊者,由於手中擁有權力,他首先是爲自己諱。其實,不只是帝王之尊的尊者有所忌諱,即使貧賤如阿Q者也有忌諱。他忌諱頭上的癩瘡疤,也不許別人說「光」、說「亮」,並自我解嘲說:「你還不配!」

● 江澤民在歷史上的忌諱

據香港動向雜誌去年12月報導,江澤民也有他的忌諱。

抗戰時,南京的中央大學(校址爲原南京工學院,即現在的東南大學)隨國民政府遷到重慶之後,汪精衛僞政權在南京金陵大學校址三下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創辦了一所僞中央大學。江澤民從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曾就讀於這所僞中央大學。抗戰勝利後,遷至重慶的正宗的中央大學覆校,南京的僞中央大學解散。僞大學生要經過甄別考覈後,才能轉爲正宗的中央大學學生。當時不止是僞中央大學,如僞北京大學(正宗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南開遷至昆明,共同組成了西南聯合大學)等,根據國民政府教育部的決定,對僞大學生;一律要進行甄別考覈後,才能轉爲正宗大學,學生:對淪陷區學生的學籍、學歷,一概不予承認。遷至四川的東北大學遷回瀋陽覆校,在當地招收的新生,也一律不得進入本科,而稱之爲「先修班」。僞中央大學、北京大學的僞大學生,甄別考覈不合格者,也一律進入先修班。江澤民經甄別考覈之後,因他讀的是工科,便隨僞中央大學的工科生集體轉入了上海交通大學。當時,淪陷區的僞大學生們曾對國民政府此舉,進行過抗爭。正是由於江澤民積極投入了這一反對甄別核考的抗爭活動,於一九四七年在上海交通大學被地下的中國共產黨組織發展爲中共黨員了。

按說,江澤民同時擁有中央大學和交通大學兩問大學的校友身份才對;但江澤民在填寫履歷時,只說是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七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一九四七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對他曾是南京僞中央大學的學生,卻諱莫如深。

一九八九年,江澤民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不久,江蘇的南京大學在整理舊學籍檔案時,發現這位中共第三代領導核心,在一九四三年至四五年,曾在南京大學前身之一的中央大學就讀,並找到了他當年的成績單和貼有照片的借書證。

南京大學校方十分高興,校友會趕緊給江澤民發了一封「認親信」,但江澤民遲遲沒有回信,令他們大失所望。

江不回信的奧祕,在於他在簡歷中一直隱瞞了曾在僞中央大學就讀的這段歷史。他忌諱這段歷史的原因,一是忌諱這個「僞」字,更主要的是他如果承認了這個身份,就會被人認爲他當年是因爲和淪陷區僞大學生們爲自身利益積極參與抗議國民政府教育部對他們進行甄別考覈的活動,才加入共產黨的。一個共產黨員是恥於承認自己是爲了本身的利益而入黨的,因爲那樣參加革命和入黨的動機就不純了。

江澤民在歷史上的另一忌諱,是他於一九四七年在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曾在上海青年會(YMCA)中學夜間部(補習班)擔任過英文教員。

這段歷史,是上海市浦光中學(其前身即爲上海青年會中學夜間部)的前副校長蔡昭利道出的。據蔡稱:一九四七年他在上海青年會中學夜間部(補習班)擔任國文教師時,剛自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畢業的江澤民,經兼任上海青年會副總幹事的校長田信耕介縉,至中學夜間部教英文。蔡昭利表示,他聽過江澤民講英語,可以自由交談。或許這就是江澤民前次訪美,以及這次在APEC會議上,能以英語發表演說的基礎。

據中共官方的資料,四七年至五O年問,江澤民從事中共的地下活動,從未提過他曾在四十年代於上海青年會補習班教過英語。那麼,江澤民本人對這段經歷爲什麼也諱莫如深呢?

這有兩個可能。

一個可能是,江澤民恥於承認自己曾是個教中學補習班英文的小知識分子,而且在一個補習學校混飯吃,未免太丟面子。另一個可能是,他當時是由青年會副總幹事介縉才謀得這個職業的,那就說明在他的社會關係中,也有基督教的上層人士,這對一個共產黨員來說,也是一大忌諱。

● 新忌諱還會出現

由於江澤民獨斷專行、言行不一、表裏不一,使他不斷有新的忌諱。

如二八四」事件,就是他的一大忌諱,不能提。同樣,「趙紫陽」這三個宇,也是他的忌諱。他曾在公衆場合大言不慚地說,他不是獨裁者,是強勢領導,云云。如果有人就這個問題問他:你至今仍剝奪趙紫陽的政治權利和人身自由,也是強勢領導嗎?他肯定下會正面回答,因爲這是他的忌諱。除此之外,曾有香港記者問及董建華連任是否內定、欽點,江澤民立即變臉,火冒三丈,因爲這是他的忌諱。還有,「上海幫」也是不能提的一大忌諱。

隨著時間的推移,江澤民還會有新的忌諱。也許將來有一天,「曾慶紅」、「羅幹」、「賈慶林」也成了江澤民忌諱的名字。

 
分享:
 
人氣:10,90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